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内涵、动因与路径选择
2017-08-30李绍琳郭晖云
李绍琳+郭晖云
一、引言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规模快速增长步入一个更加重视高职教育质量和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时期,而高职院校的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快内涵建设的决定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发展在全球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提升教师水平成为了高职院校转型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高校教师发展是以提升高校教师全方位水平为目标的系统、持续的活动和过程。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是指高职教师能力开发、素质养成和服务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跨国界或跨文化运动。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内涵出发,探讨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动因,分析教师发展国际化的驱动力,提出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路径选择,依托涉外合作项目开发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健全对外交流机制促进高职教师素质养成,变革高职教育生态释放高职教师服务创新活力。
二、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内涵
高校教师发展涉及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由于时代变更和社会环境改变,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西方学者对教师发展的研究以及西方大学在教师发展领域的实践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和积累。
英国学者伊文斯(Evans L)将教师发展定义为“教师的专业性和(或)教师的专业地位被认为可能得以提升的过程”。伯奎斯特(William H.Berquist)和菲利普斯(Steven R.Philips)认为,尽管高校教师发展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应是综合的,包括教师作为教学者、个人以及组织成员的发展。
国内学界对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也有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潘懋元教授对高校教师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从广义上说,高校教师发展可以是所有在职大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从狭义上说,高校教师发展,更多地强调其作为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1991 年美国教育联合会NEA 提出: “教师发展基本围绕着四个目的即个体发展、专业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国内学者认为大学教师发展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师德的提升。也有学者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提出大学教师发展的双专业性,既把教师培养成学科专家,又把教师培养成学科教育家。总之,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高校教师发展应是提升教师全方位水平为目标的系统、持续的活动和过程,其核心发展要素指向高校教师的能力开发、素质养成和服务创新。
何为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职教师发展的变化,也是影响高职教师发展的环境的变化。既然教师发展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的两大核心元素就是路径和目标,因此,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直指教师发展的国际化目标和高职教师发展的国际化路径。首先,高职教师发展处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其次,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全方位提升教师水平,其水平提升的标杆应该与国际水平看齐;最后,实现高职教师职业成长的路径应该面向海内外,要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国际名师,其成长过程必然要借助国内外资源,发展成果也必然要接受国内外的验证。
在这里,有必要与高职教师国际化区别开来。高职教师国际化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之一,但与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具有本质区别,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是高职教师能力开发、素质养成和服务创新过程中的跨国界或者跨文化运动,而高职教师国际化更多的是显示高职教师结构的变化,譬如外籍教员的占比等。
三、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动因
高职教师的发展既是发自高职教师的内在变化过程,也是来自外部的作用力或者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变化过程。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受到来自于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现代技术发展和社会三个方面的驱动。
(一)教育驱动力
高职教育经历了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在规模上已处于世界前列。高职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和力度都不断上升,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推动教师发展、加快教师发展国际化步伐是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从高职教育大国走向高职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广东省在2016年实施了国家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遴选省内18所高职院校进行为期四年的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明确提出构建教师发展中心,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建设一流院校的目标和结果都指向高职教育的质量,教师发展国际化是建设国内一流、争创国际有影响力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二)技术驱动力
新技术及其应用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尤为深远。首先,高职教育的三大元素之一职业技术的更新换代直接影响课程开发、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这要求高职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及时更新,与国际技术前沿同步,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走国际化道路。例如,在航空制造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复合材料相比于其他材料具有質量轻、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理想材料,目前被大量地应用在飞机机身结构制造上和小型无人机整体结构制造上,目前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基本上为西方大国所垄断,这迫使教师必须定期跟进海外航空材料的相关知识和维修技术。
其次,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本身。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通用的应用型人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其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育不一样,网络课程、数字仿真模拟实训教学设备、远程实习等正在改变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教育对象也因为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发生了变化,譬如,我们的学生是一群移动通信设备的超级依赖人群,如何利用这个特点实施教学、如何减少这种依赖对学习的负面影响等亦是一个世界范围教师们的共同话题。
(三)社会驱动力
现在“地球村”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了,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的社会已经演变为一个物质与思想跨国界、跨地区交流与互动的平台,高职教育发展也随着经济、人文、科技等卷入国际化的洪流之中。
高职教育的规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内外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企业与经济体的转型升级和海外扩张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教师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是停留在原地,还是将这个教师发展的问题放到全球的视域下进行思考和实践?答案应该是后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专门针对高职教育,鼓励高职教师赴海外进修、出席国际研讨会、参与国际项目合作、深入了解国外文化,同时,来自于高职教师群体的海外研修经历分享也加固了高职教师在思考自身发展规划时的国际取向。政府鼓励、群体效应和教师内心意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教师发展国际化趋势。
四、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路径选择
推进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要从教师、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入手,围绕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从总结实践出发,到对策建议,适时选择高职教师发展国际化路径,对高职教师发展的全面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依托涉外合作项目,开发教师专业能力
与普通高校教师能力发展不同,高职教师更关注双师素质能力发展,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开发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需要依赖多种形式的在职研修,更需借鉴国外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国外优秀企业研修。
高职院校近十年来,积极主动寻求与境外院校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合作办学,形成高职特色鲜明的涉外合作教育项目。在涉外合作教育过程中,双方教师交流,选派教师到外方院校培训学习。由项目延伸的师资交流不仅推动了项目的发展,参与交流的教师从专业能力到职业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发展,与境外院校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合作教育项目,项目行业和职业特色鲜明,现有7个涉外合作教育项目,项目学生占在校生人数的40%以上,通过合作教育项目,学院共选派近200人次的教师赴境外合作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境外院校每年派数名专业教师到学院进行为期四周的师资交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训实践能力不断加强和提高。
中外校企合作突出了高职教育国际化特色。高职院校与外国企业合作交流过程中,将教师的培养放在首位。现代职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而职业(行业)标准来源于生产实践,高职教师通过中外校企合作项目,深入了解海外知名企业生产流程、治理结构和技术发展等,与海外优秀企业的专家研讨对话、接受技术指导,将课程与行业国际标准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双师水平的提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一直致力于与海外民航知名企业合作开发教师专业能力,学院与贝尔直升机公司合作培养了一批通航专业教师,这批教师与贝尔直升机公司专家一起开发了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将通航维修的行业国际标准和行业国家标准整合到课程之中,推进了学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国际化进程。这些教师不仅可以实施双语教学,而且可以同时兼任理论与实训课。他们既可以在学校的教室里挥洒自如,也可以在企业培训课堂上得心应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师”——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培训师。
(二)健全对外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职业养成
教师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是教学实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只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部分,必须关注教师个人的整体发展。实际上,教师有着双重身份,既要关注教师作为教师的发展,更要重视教师作为人的发展,要谋划教师“全人”发展。在教师的“全人”发展过程中国际性元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全對外交流机制并不限于高职院校对外交流政策和方式,而是要将国际化元素渗入学校治理和发展的各个环节,譬如:双师队伍建设要提倡与国际企业、协会和组织的合作;科研制度要引导国际合作开发和应用;课程改革要考虑国际技术前沿的动向;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培养国际通用人才为目标;等等。教师的职业养成关乎以上每个方面,无论是教师发展本身,还是专业课程开发和科研乃至人事制度改革都关系到教师职业素质发展的成败。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建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全局观,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通过海外进修、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合作研究等方式不断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教师的国际意识,逐步把教师海外进修学习工作经历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国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教师国际发展平台,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为教师创造职业愿景,激发教师育人的使命感,成就高效自主有序的教师发展之路。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国际民航组织这个国际平台,为学校教师提供在国际民航组织挂职锻炼的机会,学校教师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这个国际化发展平台,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师挂职期间,教师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到国际民航组织在国际民用航空中的重要作用,近距离地了解国际公约和附件的建立、修订以及执行的流程,能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各种条款和规则对全球民用航空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国际性政府组织,国际民航组织所制定的公约和规则是全球民航业的指导性文件,反映了行业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技术,教师在工作期间积极关注行业的发展动向和当前国际民航业的重大事件,学习新技术,和其他国际组织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教师个人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三)变革高职教育生态,释放高职教师服务创新活力
教师发展的过程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发生的背景,高职教育生态既可以成就也可能会毁灭教师发展努力,积极变革高职教育生态,为高职教师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首先,加快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引导高职教育生态健康发展。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高职教师“走出去”。一则服务国际企业在华人才本土化战略,二则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国际企业需要熟悉国内环境且通晓国际规则的本地人才扩大在华业务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为这些国际企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的能力,而教师为国际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时,不仅“双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职业视野也得到了扩展。同样,中国企业进军海外,高职教育需要提供国内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所谓国外国际化人才培养也就是帮助中国企业在国外实现人才本地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升级和细化,催发高职教师服务创新活力,迎接时代的新挑战。
其次,加快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在全球市场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通过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引导高职院校“走出去”,站在全球职业教育的舞台上,扩大高职教师的视野,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开展高职合作教育,创新海外高职教育服务内涵。
参考文献:
[1]饶从满.教师发展若干基本问题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04).
[2]徐延宇,李政云.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概念、变迁与理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3]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01).
[4]钟秉林,刘丽.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9).
[5]贾俊礼,唐振华,郝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策略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Z1).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