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路径

2017-08-30刘达闻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合谋外部性环境治理

李 萌 刘达闻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000)

论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路径

李 萌 刘达闻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000)

近年来京津冀的环境污染加剧,生态超负荷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首次确定将生态环保列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之一。本文从生态文明推进路径视角出发,分析了政企合谋现象在推进京津冀生态治理道路上的阻碍路径,提出要注重运用企业的隐性社会成本来限制企业的违规生产,提升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氛围,从根源杜绝生态恶化的可能性。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外部性;政企合谋

一、引言

随着人类素质水平的提升,传统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批判,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各国政治机关都开始关注到环境保护的议题上,国际国家法规层出不穷。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将生态文明加入到我国的总体布局中,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切实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还可以提升整体的区域竞争力,形成生产生活互相促进的绿色循环。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4月30日审批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该纲要中提到要把环境治理和交通问题提高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京津冀一体化的目的主要是疏解北京地区一些产业和功能,缓解首都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同时拉动周边的发展,形成区域模块的共同发展。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建立和发展具有很大研究意义。

二、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分析

生态环境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公共物品,因此生态文明的建立和治理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良好的生态环境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正外部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起点并非相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其结构更类似于金字塔,北京位于金字塔顶端,而河北作为底部根基,针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所产生的正外部性从下向上流动,即收益会向外扩张外溢,但从成本的角度看,环境管理的负外部性则从上向下外溢,这种外溢效应必然会导致治理效果的滞后性,由于政府在生态治理的过程漫长且复杂,搭便车现象普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使得政府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很难维持治理强度。

在生态文明建立及治理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决定了治理成效,但是政府的主导地位也会引起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政企合谋现象的发生。我国的特色制度体系是“政治集权,经济分权”,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是中央政府授权地方政府进行实施监督,以博弈论方法来分析,经济主体可以划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三大类参与者。

企业一般在进行生产前会有一个预期收益和成本的比较衡量,从生态治理角度出发可以将其生产计划简化成两类选择,一种是选择合规生产,但是需要花费更多成本去购置过滤系统以及更昂贵的清洁材料;另一种是降低废料处理规格,但是为了使自身生产不受阻,支付一定额外成本,与政府签订私下合约,保障自身生产,而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当地总体业绩,可能会默许私下契约的存在,这种情况即政企合谋现象。政企合谋现象的发生短期来看双方都获利,政府不仅获得了额外的财政税收收入,还获得了当地经济增长的优良政绩,企业也因为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了更多的生产利润,所以政企合谋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个例;但是长期来看,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隐性成本由公众进行承担,企业安全事故频发,政府失去公信力,实际上来看,政企合谋现象只会埋下诸多弊端隐患,其总体结果是社会成本增加,不利于社会发展生产。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地区,重工业产业分布密集,产业能效较低,污染严重,监管漏洞多,生态环境管理的负外部性增加了整体成本,造成了发展效率低,水平难以提升的困局。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我国生态文明建立的一些阻碍分析,在京津冀生态文明推进过程中需要对一些低效行为进行加强管理,鉴于之前学者对环境治理问题都从显性成本角度出发,本文从隐性成本角度对生态管理推进路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媒体纰漏。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新闻媒体作为一个事件的传播媒介,更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作为第三方加入到监管程序中无疑是对企业和政府的一种制约,增加了企业在作出抉择时的社会成本考虑,改善了中央政府只有决策权无操作权,地方政府操作权限过大的弊端。

第二,提升公众生态意识。生态遭到破坏的最大受害者是公众,在制约企业违法行为时的社会道德谴责主体也是公众,所以需要增强公众的维权意识,发挥其的社会监督作用,分解政府监管功能,强化社会氛围,使企业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规避违规操作。

第三,政府透明化管理。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程序上应更加程序化透明化,避免某些官员的暗箱操作,加强政府内部的相互制约力,避免部分部门权力过大的结构。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应全面一体化,在环境治理方面,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不能将地区完全独立分割管理,应将京津冀地区综合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成本收益管理,做到均衡绿色发展。

随着我国在生态治理方面关注度的提升,一些生产污染已经得到缓解和限制,但仍存在企业为追求生产效益违规生产的行为,环境恶化和环境治理的后果都具有滞后性,因此,对于生态文明的建立的一个长期战役,做好每个环节的管理监督,才能享受到生态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与利益。

[1]聂辉华,李金波.政企合谋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2017,(1):75-90

[2]龙硕,胡军.政企合谋视角下的环境污染: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4,(10):131-144

[3]李胜兰,初善冰,申晨.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世界经济.2014,(4):88-110

[4]聂辉华.政企合谋与经济增长,反思“中国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李萌(1993-),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学生,经济学硕士,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及就业;刘达闻(1991-),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学生,经济学硕士,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研究方向:地方财政。

猜你喜欢

合谋外部性环境治理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网络特征下工程招投标合谋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流域污染治理中政企合谋现象研究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对象合谋的成因探析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测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