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策略探析

2017-08-29夏佩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夏佩

【摘 要】本文提出生源多元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需求多元化与传统高职学生管理单一化的矛盾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加强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走专业化、职业化管理道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源多元化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107-02

一、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多元化态势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数量的逐年下降,导致处于高等教育生态层级末位的高職院校出现了程度不一的生源短缺问题。顺应高校招生改革生源多元化评价趋势,我国高职院校多元化招生模式成为必然。多元化招生模式一方面扩大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自主权,初步缓解目前面临的生源危机;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发挥个性潜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多样化入学途径。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态势。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简称“统考生”);二是通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选拔的高中毕业生(简称“单招生”);三是通过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选拔的中职、技校、职高的毕业生或二年级在校生(简称“对口生”)。在高职生源多元化过程中,单招生和对口生占高职生源的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不同于本科院校相对单一的生源,高职院校这种复杂的生源构成,不同生源之间文化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甚至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对教育管理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

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生源多元化保证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但生源质量整体下降也成为客观事实,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和成本,故高职院校很多学生管理者对生源多元化持消极态度甚至抵触情绪。整体而言,单招、对口生源学生相对于统考生在学业、组织纪律、心理等方面的确存在更多问题,学生管理者容易过度关注单招、对口学生身上的问题,忽视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多才多艺等优势,认识不到单招、对口学生是可发展的,对他们持消极否定的态度,在管理上更加严防死守,从而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职院校有的学生管理者缺乏学生主体意识,将学生当作管理的对象,没有真正围绕学生实际和需求来安排工作,习惯要求学生接受和服从,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服务。生源多元化下,高职学生尤其是单招和对口学生自我意识更强、个性更加突出,与高职院校相对僵化的管理理念的冲突愈加激烈,造成了管理与被管理对抗的局面。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相对单一僵化。生源多元化背景下,不同生源明显存在基础差异、个性差异与需求差异。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以“稳”字当先,强调整齐划一和绝对服从,偏重共性管理,评价标准单一,忽视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在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和管理内容上千篇一律,管理措施和方法上比较简单僵化,忽视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已经无法适应生源多元化下学生个性差异、需求差异增大的现实。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相对薄弱。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基本体系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学生处—系部书记—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的纵向管理结构。其中兼职班主任主要由专职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由于他们本身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或行政事务,且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的力度不够或缺位,致使兼职班主任更多流于形式。所以作为专职人员和主力军,学生管理的重担主要压在辅导员身上,辅导员的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管理成效。目前辅导员职责分工通常采取年级专业负责制,一名辅导员管理服务学生人数200-500不等,生源结构复杂。辅导员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学业辅导、学风管理、宿舍管理、资助、安全稳定、学生活动等学生事务范围内的全部工作。这种分工模式要求辅导员是多面手,什么都要抓,什么都得会。但辅导员精力有限,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主要是基于班级进行统一粗放管理,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同时很多辅导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专业出身,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相对单一,没有形成基于生源多元化视角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从而导致学生事务管理的单一僵化和非专业性。

三、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改进策略

(一)观念转型是改进学生管理现状的根本点。积极心理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的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挖掘激发每个人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获得良好生活。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学习和借鉴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正视生源多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用积极心态认识分析生源质量整体下滑、学生基础差异、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增大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并以此为契机,主动谋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变革。同时,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改变以往总是聚焦于学生的劣势和问题,严防死守、围追堵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思维,而应将主要精力用来关注学生的优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优秀品质,让学生获得自我发展、谋求幸福的能力和品质。

(二)管理模式转型是提升学生管理实效的基本点。面对生源多元化趋势,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初步尝试对不同生源进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教学改革,学生管理也应打破僵化单一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生源多元化的“因材管理服务”新模式,让学生各得其所。首先,高职院校应深入调查、系统分析不同生源基础差异和需求差异,分类分层建立相匹配的多元化教育管理服务目标体系,帮助学生制定合理、个性化的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其次,结合生源多元化的实际及社会发展变革,重新梳理教育管理服务的内容,对不能适应现状的管理制度及时革新、补充,弥补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再次,注意生源个性差异,采取更加人性化、私人订制化的管理举措和管理方法。最后,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标准,以动态纵向发展的评价观,保护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都能获得积极客观的评价,激发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三)工作内容模块化、专业化是改变学生管理队伍现状的突破点。要适应生源多元化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应打破现行纵向的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建立新的学生管理队伍体系,真正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首先应重新划分辅导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打破以年级专业为单位分工的模式,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差异和学生事务的性质类型,将工作内容模块化,结合辅导员的专业特长,实施专业化分工,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使辅导员术业有专攻,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满足生源多元化需求,更好帮助学生发展。其次,要选拔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专业人才充实辅导员队伍,加强培养,并畅通辅导员发展渠道,解决辅导员的晋升、发展问题,让辅导员在各专业模块工作系统中,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稳定辅导员队伍,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舒爱平.地方性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变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2]蔡培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夏 佩(1986— ),女,湖北武汉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