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探索

2017-08-29邱志雄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措施师德职业院校

邱志雄

【摘 要】本文针对“互联网+”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冲击,论述师德建设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 “互联网+” 师德 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037-02

教书育人,师德为先。然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工作涌现出许多新热点、新问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与时俱进地推进师德建设,成为当今职业院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一、“互联网+教育”催生了新的教学环境

(一)教师备课可以下载、共享网络优质资源

对于教学而言,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在于教学资源丰富,如教学软件、教学课件、技能实操视频等,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并能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授课改单一形式为多种形式

教师传统低效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已经落后并且不受学生欢迎,集图画、文字、音乐、动漫、视频于一体的PPT、慕课越来越多应用在课堂上,这些新形式都是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同时学生的作业、考试也不限于纸质形式,可以实现线上作业、线上测试等,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评价采用了网评方式

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受欢迎程度如何,学生通过学校网络评价平台自由地给老师打分,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评价,形成师生互评机制。教师台上教学与学生线下评价可以同步进行,如学生对教学情况进行微信交流。

二、“互聯网+”给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带来新挑战

(一)挑战教师的知识权威

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拥有多方的学习路径,如通过收看网络教学视频可以达到同等甚至更好的学习效果,这导致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授业者。另外,由于教师知识的有限性,不可能做到与网络资源的广泛性同步,这也导致教师不可能是知识的绝对权威。

(二)弱化教育的育人功能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面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言传身教,将德、智、体、美的育人工作融入教学当中,给学生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在“互联网+教育”中,师生之间通过电子信息如音频、视频、PPT等层面的交流,减少了教师的人格影响,教师的榜样式育人功能被弱化。

(三)滋生学术腐败

“互联网+”时代以来职业院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上更容易弄虚作假,不断出现论文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等现象,师德不断地被冲击;甚至极少数教师利用评卷评分的权力,收受学生或家长的微信红包,严重破坏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形象。

(四)师德缺失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民拥有了广阔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论坛,大学生本身就是网民的主力军。学生将自己关心的校园资讯或教师信息等发送到网上,暂不论此类信息或真或假,但总能引起网民围观、评论,甚至围绕师德问题谴责教师、声讨学校。这足以说明“互联网+”时代对职业院校师德建设产生了革命性的新挑战。

(五)惰性行为

借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确实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并提升教学效果,也容易导致教师产生惰性行为,如上课用的课件、微课,教师实行“拿来主义”,不筛选不加工地在课堂上使用,这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教师上课随意接电话、看微信等,影响教师师德形象。也有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等现象不予管理,损害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形象。

三、职业院校“互联网+师德建设”的创新措施

(一)教师主动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元的,不再仅仅来自教师和教科书,也不再仅仅来自于课堂教学,学生更喜欢从互联网获取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另外,基于网络的灵活性和影响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性更加突出,求知问学不一定向教师请教,而是主动向网络求助,“互联网+”成为重要的学习手段,教师对学生学习主要起着教学与网络导学融合的作用。教师主动使“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籍、考勤、课程查询、成绩查询、奖惩信息、师生交流等,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再如有教师让学生扫二维码实现课堂签到,做到精确省事,方便快捷。再如电子作业、家校联系、实习跟踪、就业服务等,“互联网+管理”是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师积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基于“互联网+”元素的介入,教师的单一说教逐渐失去市场,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被说教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师生都共同依赖互联网,这必然产生平等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寻找网络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成长成才,也促使教师享受“互联网+教学”、体验教育新乐趣,完成教育责任与使命。

(三)制定与执行新的师德建设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

职业院校是师德建设的责任主体,针对“互联网+师德建设”涌现的新热点新问题,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与新时代不适应的薄弱环节,职业院校应严格制定执行与之相适应的师德建设机制。

1.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师德建设。加强与固化传统项目如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法制教育,增设教师“互联网+”技术技能培训,实现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应对各项挑战。

2.健全师德考核评估机制。一直以来,师德考核是职业院校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师德考核在教师成长考核中的权重,增加职业能力的师德考核内容,以促进职业院校教师重视师德建设,以适应“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需要。

3.建立立体化的师德监督机制。各职业院校设立师德投诉电话、电子信息、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使教师师德置于学校管理层、教师同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制度约束、群众监督的约束作用。这种立体化的师德监督机制目的是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师德水平。

(四)“四有”好老师是师德的新标准

1.养有德之师,育有德之人,做有理想信念的好教师。职业院校教师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教育为本、互联网为辅”,互联网只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技术工具。无论“互联网+”怎样发展,教师始终是人类文明的傳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好教师要用教师的理想去点燃学生的理想,要用教师的信念去唤醒学生的信念,我们必须坚守“做有德之师上好课,育有德之人报祖国,这就是最崇高的师德”的信念。因此从教育的育人目标出发,合理开发与使用“互联网+”,真正让“互联网+”更好地为职业院校教育服务。

2.敬业爱生,身正为范,做有道德情操的好教师。在“互联网+”条件下,不少职业院校教师使用教学新模式,得到学生的肯定与好评,但也有少数职业院校教师借用新网络新手段的名义,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言行失范、道德败坏,这些失德行为严重损害了职业院校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师德形象和职业声誉,破坏了纯洁的师生关系,最终影响教育的效果。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职业道德,尽职尽责,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献身教育,心系学生,身正为范,诲人不倦,做学生的学问之师,做学生的品行之师,成就自己也成就学生。

3.苦练内功,学高为师,做有扎实学识的好教师。“互联网+”时代科技信息日新月异、新知识不断更新、新技能不断涌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日益提高,这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也不断攀升。好老师必须苦练内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知识,修炼与增强“互联网+”教学技术如慕课、翻转课堂等,使自己具备精深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广博的职业技能,做一个学识扎实的好教师。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学识,才能做到学高为师,才能满足大学生强大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4.充分尊重、理解和关怀学生,做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必须要有仁爱之心。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在三个方面:真诚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相信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地理解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就是教师需要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包括学习、成长、交友等需要,教师善于与学生对话,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倾听学生心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宽容地关怀学生,宽容的关怀是用教师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严与爱结合的方式对待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知错能改,达到育人的目的。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教师不应该歧视、辱骂、体罚酷爱网络或痴迷网络的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欣赏、引导学生对网络的追求与发展。

(五)突出大学生在职业院校师德建设评价的主体作用

教育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交流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真正感受到教师师德的真实情况,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职业院校师德建设中的评价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学生对师德建设的监督作用。许多职业院校开展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网评,为职业院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这种方式在时间设置上有限制,每学期期末只评价一次而不是过程性的动态评价,开发与利用“互联网+”过程性评价平台,学生在教学中发现师德问题能及时向评价平台反映,将问题通过平台即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与相关教师,共同激励与监督老师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还可以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多方参与职业院校师德建设。

(六)发挥互联网的宣传舆论功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互联网+”条件下媒体宣传舆论功能极其强大,加强师德宣传,弘扬正能量,树立师德模范,努力营造崇尚师德的良好舆论环境,营造“四有好老师”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有利于调动职业院校教师修炼师德的积极性,促进职业院校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庆炳.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基金项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项目(JK15002)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创新措施师德职业院校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电力企业抄表核算收费的创新措施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