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文化人格塑造的内求路向
2017-08-29李祥祥
李祥祥
【摘 要】本文阐述高校辅导员文化人格塑造的内求路向:加强人格塑造,提高自我认知;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文化素质;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拓宽格局。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文化人格 塑造 内求路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106-02
人格,是一种依赖肉身的外在行为所隐藏的可能性,集中体现人的品质、意志、作风,是文化修养的外部表现和灵魂折射。文化人格的塑造是以文化为核心的内在精神的价值尺度,蕴含着“人之为人”的价值维度、“以文化人”的价值功用以及“人性和谐”的价值指向。同时,文化人格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也深刻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的一线教育执行者,在大学生心灵结构形成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启迪、启蒙作用,扮演着摆渡人和良师益友的角色。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认知,通过文化人格的塑造,更好地实现心态、心境的调整和提升,在大学生引导式的教育工作中实现价值的自我佐证,以及促进学生在技能人—社会人—职业人间的相互转变。
一、加强人格塑造,提高自我认知
文化人格,首先着重强调的是“文化”层面的文化素养,人格力量的强弱与文化素养有着直接关系,在系统的语境磁场影响下,以文化为底蕴的人格,聚集着思想、道德、价值等多重能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但随着时代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文化层面出现断层、盲点和误区,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自身人格的塑造,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认知。
首先,要加强自身人格的塑造。其一,要友爱、宽容。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友爱就是要求一视同仁,给予每一位学生关注、期望和信任;宽容就是对学生在具有可选择性的成长路上所产生的错误、矛盾、挫折,给予理解、引导和教育,鼓励学生,勇往直前。其二,要乐观向上。人与人之间的磁场会产生影响和共振,辅导员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品质,可以传递给学生,滋润心灵,培养性格。其三,要以诚待人。“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高校辅导员要以诚待人,以信立言,一切工作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要求作为一切工作的诉求点和落脚点,和学生坦诚相待,践行履约,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积极促进学生诚实、守信品格的形成。
其次,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知识水平。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第一位,既要坚定政治理想信念,掌握多学科、学门类、多层次的知识结构、方法论,把握大学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时代趋势的潮流和特点;又要熟悉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发展趋势。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在理论的学习中提高知识水平,学会高效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方式方法。
最后,要提高自我认知,实现自我价值。高校辅导员应提高自我认知,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运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道德科学等知识,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的管理工作,发挥集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为一体的德育科研能力,在平凡的岗位实现自我价值,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文化素质
高校辅导员的文化人格与其文化素质有着直接关系,文化素质是身心人格、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审美人格的有机统一,形成内在的和谐因素。人格形象的完善依赖于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知识信息获取,高校辅导员是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知识丰富的特殊群体,但由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形势多变,他们对事件的判断夹杂着心理情感化,容易受到不良诱导,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文化素质,以深厚的修养影响自己的学生。
首先,“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有才德的人不会孤独,必定有人追随。高校辅导员要德才兼备,既注重真才实学,又加强德性修养。高校辅导员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其学生事务管理能力亦是一种人格力量,磁场能量的有效辐射并产生积极影响,是真才实学的具体体现,而责任心、处世态度、精神面貌等德性的展现,则能树立教师威信,铸就优秀品质,在“不经意”间把人格魅力融入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中。
其次,高校辅导员要学会尊重和谦让,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高校辅导员服务的对象是大学生,而大学生的性格和脾性迥然不同,因而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行为准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同时,在“眼前充满诱惑,失足就在瞬间,教训就在身边”的现实面前,高校辅导员言行举止,稍有舛误都显而易见,因此要以学生的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自律,自砥自砺,躬行自省,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最后,要“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下转第108页)(上接第106页)正确面对事态形势。国际国内的形势多变,知识信息多元性、多样化,高校辅导员要有敏锐的政治目光、稳固的知识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导向构建心灵的知识结构,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趋利避害。与此同时,汲取有益的知识成分,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针对新问题新情况,以进取、求实、求是、创新的态度和精神,在与学生探讨中实现人格魅力的升华。
三、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拓宽格局
文化人格,从文化水平有无、高低的文化层次、层面,到彰显文化内涵的人格精神,层层递减,自成境界,而境界的追求,关乎文化人格的高低和格局的大小,亦是人的高度。高校辅导员必须有宽大的胸襟,学无止境的心态。
首先,“目辨黑白美恶,耳辨声音清浊,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人天生具有分辨善恶、美丑的审美能力,而“身教重于言传”的高校辅导员更需要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有机结合体。高校辅导员一是要“慎独”“为人师表”,以教师职业道德操守为基本要求,以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精神追求为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要做好“榜样”,注重仪表,气质高雅,形象亲切,在学生工作中树立处事做人的“标杆”。三是要加强文学艺术修养,陶冶性情,提升审美情趣,“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也会逐渐带有其印痕。
其次,“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反省、思考、总结。在烦琐的学生事务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针对性、时效性难免会大打折扣,但要从自身的不足寻找问题的症结,通过宽渠道、多方式的解放方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构建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外部文化环境和机制结构,以文育人。
最后,高校辅导员要处理好多种利益关系,在大是大非层面一定要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先为重,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个人利益面前,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保持一颗坦荡宽容的心;在工作问题上,要一切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诉求点,要有一颗责任心。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文化人格处在整个德育过程的最前沿,他们文化人格风范辐射的驱动力正是影响学生的直接动力。正如19世纪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因此,高校輔导员文化人格的塑造,从提高认知层次到提升涵养层面,并落实到拓宽格局的高度,是一条以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当代大学生的内求路向。
【参考文献】
[1]尹一鸣.浅谈高校辅导云人格塑造的必要性[J].教书育人,2009(21)
[2]廖永艳.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塑造意义及路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