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南北三弦之异同

2017-08-29王利峰

艺术评鉴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三弦蒙古族差异

王利峰

摘要:三弦是中国传统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其在南北诸多民族的音乐艺术文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中国南北由于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同形制的三弦,本文以北方的蒙古族大三弦及南方的福建南音的小三弦为例进行探究。

关键词:差异 三弦 福建南曲 蒙古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4-0023-03

三弦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因其共有三根琴弦故得名为“三弦”,其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当时人们将使用“批”“把”(相当于现代的“弹”“挑”)技法的弹拨乐器统称为琵琶。汉代刘熙的《释名·释乐器》中对于琵琶的解释为:“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而晋代的《释智匠乐录》中记载:“琵琶出于弦鼗”,鼗是秦代一种两面蒙皮的打击乐器,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就使用鼗来发号施令。后来人们将鼗绑上弦便有了三弦的前身“弦鼗”,在唐代则被称为“秦汉子”,并与琵琶、阮咸琵琶等加以区分,称之为“三弦”。明代词人杨慎在《升庵集》中写道:“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可见“三弦”这一名称的首次出现是在元代,这也是关于三弦名称的最早最可靠的记载。直到明清时期,三弦艺术发展到了成熟时期,随着昆曲的发展流传到全国各地,并逐渐成为当时北方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而这一时期所用的都是我们现在说的“小三弦”。直到距今一百四十多年前,民间艺术家马三峰先生对说唱艺术“大鼓”中的伴奏乐器三弦进行了改革,为了更好适应北方说唱艺术的演出效果,马三峰先生根据现有小三弦的形制创造出我们现在所说的“大三弦”。清末民初三弦形制上逐渐趋于固定:细长的琴身,鼓子呈椭圆形并在两面蒙蟒皮,琴杆光滑无品相。基本奠定了我们现如今所见到的三弦形制。

现如今我们普遍将三弦分成三类:北方大三弦、中原中三弦和南方小三弦。北方大三弦多运用在北方说唱曲种、蒙满汉等族的文人套曲和蒙古族的三弦音乐中;原中三弦多运用在陕西的秦腔和弦板等音乐和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和三弦书中的音乐;南方小三弦多用在中国南部的音乐中,比如:弹词、福建泉州南音、广东汉乐和潮州音乐等。可以说,由于地域的原因,使得每个地区的音乐文化、音乐风格、音乐性格有所不同,这也是三弦形制有所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和食物造就了南北人民生活的差异,长期的生活传承和文化的积淀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南北方人民的文化。北方多山丘沟壑,土厚水深,气候干燥寒冷,植被贫乏,因而北方人们性情多豪爽、厚重;南方水流交错,山清水秀,植被茂密,气候温暖湿润,故而南方人民普遍多细腻、柔婉、精明,而这些自然因素的差异使得南北有着鲜明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我国艺术文化得以丰富多彩。例如:北方戏曲喜欢粗犷热情,如秦腔,我们感觉其中唱段几乎是靠吼唱出来的,十分洪亮;而南方戏曲讲究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行腔润字,逐字行腔,对于细节要求普遍很高。北方的说唱艺术有不少女艺人,而北方的女艺人即使唱京韵大鼓,也能唱出犹如男人一般的英雄豪气;南方的男人唱评弹,喜欢注重强调韵味,故而更加细腻清新。而在三弦艺术中,北方蒙古族的大三弦与南方的小三弦也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文化差异。

三弦乐器制作简单且易于操弄,其无品、颈长,不受律制的约束,左手随意滑动演奏不同的音,并可以模仿自然之声,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因此在我国流传甚广,彝族、傣族、苗族和白族等将近三分之一的少数民族使用三弦作为伴奏或主奏乐器,与本民族的音乐、舞蹈等艺术联系在一起。其约有十几种民间器乐乐种如:广东音乐、福建南曲、潮州音乐等都将三弦用在自己的音乐中,可以说三弦艺术在我国民族器乐艺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范围遍布全国各地。

在我国北方的地区,三弦艺术在蒙古族的音乐艺术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我们都知道,三弦与笛子、马头琴和四胡并称蒙古族民间器乐的“四大件”。在蒙古族也有大、中、小三种,而大三弦更加贴近其民族文化和性格故而使用最为普遍,蒙古族人们将其称为三弦、弦子,因蒙古族地域差异、方言不同,因此还有少德日布、敦不勒、弦吉等多种叫法。

在我国南方地区有一乐种被誉为“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泉州南音。可以说泉州南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其在泉州得到近乎完好的保存,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并于三年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贸易发达,造就了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人民生活富足稳定,故得以将南音完好的传承下来。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朗君乐”等,其历史悠久,保存完好。泉州南音广泛流传于福建闽南地区的泉州、厦门、漳州,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厦门等地,还有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走在泉州的街头,演奏着南音的茶馆乐社随处可见,在当地,以曲会友甚至是谈生意中都少不了来上几段南音。在南音中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琵琶、洞箫、三弦、二弦,俗称“四管”,而一般演奏时也有持拍板、唢呐以及其它一些小型的打击乐器。其演奏演唱时有着固定的位置:持拍板亦或是演唱者居中,持拍板者右一為南音琵琶,右二为南音三弦,持拍板者左一为洞箫,左二为二弦。根据其特有的演奏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南音艺术被称为“活化石”的原因之一。南音琵琶采用的是横抱的姿势,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诸多伎乐图上,琵琶也是采用横抱的姿势,居中的持拍板的演奏者边敲击节奏边演唱,其艺术形式与汉唐时期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说明泉州南音在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地位。

三弦,其最基本特征就是有三根琴弦,常用有丝弦、钢丝弦和尼龙弦三种。在三弦的历史长河上大多使用的是丝弦,按照粗细将弦分为老弦、中弦和子弦三种,并依次由内及外安置,老弦位于三弦内侧。随着人们耳朵对于振动频率更快、音量更高、更为嘈杂声音的适应,人们逐渐摒弃易折且声音较弱的丝弦,采用声音高亢、质量结实的钢丝弦,而泉州的南音则仍然坚持传统使用丝质琴弦。泉州南音在形制上与北方蒙古族的大三弦基本相同,长宽略有不同,南音三弦大约长98厘米,而北方的大三弦长120厘米。其二者结构都较为简单,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琴头、琴身和琴鼓。琴头呈铲形,北方大三弦琴头上较南音三弦多了一块白色骨制装饰品“大顶”,均有三根琴轴,左二右一,并在琴头山口处开出三道弦槽,琴身大多使用红木、乌木、紫檀木以及桑木制作。三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无品,琴身正面是指板,其表面光滑平整便于演奏者上下滑动,因而改变弦的长度达到演奏不同音的目的。三弦的另一特点是蒙皮的琴鼓,不论是北方蒙古族的大三弦还是南音三弦,其都有一个两面蒙有蟒皮的椭圆形琴鼓,琴杆直插琴鼓其中,在蒙古族有在琴鼓上蒙有牛皮、羊皮,现大多用蟒皮。在蟒皮与琴弦底部有一个竹子制的琴码,其目的是将琴弦的振动传到蟒皮表面,引起琴鼓整体共鸣而发声。可以说在形制上,南音三弦与北方大三弦基本相同,只是南音三弦较北方大三弦较小一号而已。在演奏上,北方蒙古族的大三弦传统上仍使用圆柱形拨子演奏,俗称“弹棒”,此外在蒙古族一些地区也有使用其它工具进行演奏的,如:用硬纸片叠成三角片演奏,用骨制的指甲演奏还有用塑料拨片演奏的,其声音更加深沉粗犷、刚劲有力,十分符合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而南方的泉州小三弦则大多使用演奏者的真指甲和使用义甲两种演奏方式。早年演奏者大多使用自己的真指甲来演奏,这样的演奏方法会使南音三弦声音更富有弹性且音响效果更加柔和,因而从声音层面上说,北方大三弦由于使用钢丝弦,并且琴鼓较大,声音较为宽广且集中,洪亮粗犷,更适合北方的音乐艺术,也更符合北方人民的性格。而泉州南音三弦由于使用了传统的丝弦,又有着较小的共鸣箱,因此其声音柔和婉转,听起来更加暗淡朴实。

在定弦上,蒙古族大三弦有多种定法:五度四度,低音5、低音2、中音5;四度五度,低音2、低音5、中音2;二度五度,低音5、低音6、中音3;其中大多专业类院校及艺术团体大多使用第一种定弦法。泉州南音三弦定弦有两种,一种名为“洞管”,另一种名为“品管”,“洞管”定弦为A、d、a,“品管”较“洞管”高一个小三度,故定弦为c、f、c1。

在弹法上,长滚是北方蒙古族大三弦最常见的技巧之一,标记为“///”。这是蒙古族三弦的特点之一,长滚又有实滚与虚滚之分,实滚在低音区使用较多,虚滚在高音区使用较多,实滚要求过弦速度快,每个音都要求有颗粒性,清晰干脆明亮,使人感到热情奔放,慷慨激昂。而虚滚与实滚相对,演奏时似有似无,声音犹如飘在云端一般,常用在抒情部分使人感到乐曲优美如歌。在演奏中实滚与虚滚常常交替使用,亦如歌唱中的真假声交替。长滚在演奏中多用于来模仿长调民歌的人生演唱,极富旋律性和歌唱性。在蒙古族大三弦演奏时常会为了与蒙古族民歌相适应,在大三弦的演奏中加入滑音、颤音等装饰音,使乐曲更加委婉细致,富有音乐性。泉州南音中,琵琶是最重要的乐器,主要演奏骨干音,而泉州南音三弦则是琵琶的辅助者,起着衬托的作用,故而其演技技法较为简单。主要有:点(弹)、挑、滚等,南音三弦音色深重沉稳,在乐队中起到平和琵琶音色的作用,使音乐听起来更加稳定和谐。在泉州南音中,谱子是以琵琶的指法和节奏来记录的,因此南音中所有的乐器均是按照琵琶谱来演奏,而三弦音高较琵琶低了一个八度,是泉州南音四管乐器中最低的乐器,因此其在演奏中充當着低音的角色。在泉州南音中有一个特殊的规范:其演奏不允许使用左手中指及小指进行按音,南音的演奏艺人忌讳中指及小指,认为其是不高雅的,故而禁止使用。

在乐谱方面,三弦传统的记谱法有天干谱、工尺谱。而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几乎照搬日本的音乐教育,诸多留日的革新者也学习了日本使用简谱的方式并将其传入我国,故而后来一段时期我国许多器乐谱都使用了简谱进行记录,随着我国与国外音乐文化的交流加深,五线谱也成为我国音乐的主要记谱方式之一,现如今专业性院校及团体大多使用五线谱和简谱进行教学和演奏。在北方蒙古族中以“前八后十六”的节奏最为常见,演奏者们用其来模仿骏马奔腾的形象,在蒙古族民间传统器乐合奏“阿斯尔”中就大量使用这样的节奏型,如其代表作《阿都沁阿斯尔》《黄旗阿斯尔》等。而泉州南音仍然使用工尺谱,工尺谱又写作工乂(尺的方言)谱,其乐谱从右及左,由上而下读谱,每个音共有三列来具体表示音高、时值和指法。最左边为谱字(音符),中间表示指骨法(节奏及时值),右侧为撩拍(强弱拍子)。南音工尺谱有五个基本谱字:乂 、工、六、电、一,这五个谱字是固定音高记谱法,其音高分别表示小字一组的c、d、e、g、a,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工、商、角、徴、羽”一致,可以说泉州南音很好的继承了我国古代的艺术传统文化并将之不断传承下去。在泉州南音中还有另一个艺术特色:谱简腔繁。在南音中,琵琶和三弦负责演奏骨干音,而另一侧的洞箫和二弦在演奏时会根据骨干音进行一些润腔和加花,是音乐更具有旋律性,琵琶和三弦的演奏如同一个人的骨架一样,确定了音乐的样式,而洞箫和二弦更像是人的血肉,使音乐更丰满动人。

北方的蒙古族大三弦和泉州南音三弦两者的性格有着差异,两者更像是一个北方壮汉与南方居家女子的形象对比,音乐的性格反应着文化的特色。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正是因为这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使得我国音乐艺术璀璨多样,我们要尊重和包容这种文化差异,让音乐艺术达到“和”的境界。众所周知,音乐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音乐源自于文化,文化又寓于音乐,不同文化性格产生的音乐艺术也是不同的,通过北方蒙古族的大三弦与泉州三弦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音乐文化是与当地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十分具有民族色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三弦作为我国极具特色的传统弹拨乐器,我们应该将其发展弘扬。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我们不能抛弃我们的传统,忘却我们的文化,作为音乐教育者的我们应始终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己任,作用到我们的工作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王耀华.三弦艺术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

[3]乐声.三弦[J].中国音乐,1986,(01).

[4]呼格吉勒图.三弦源流新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02).

[5]黄仕中.试论大三弦的发展[J].音乐探索,1989,(02).

[6]陈茂锦.浅议三弦史诸说[J].中国音乐,1989,(04).

[7]博特乐图.中国蒙古三弦的地方传统及其传承形态[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04).

[8]王振先.三弦史略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03).

猜你喜欢

三弦蒙古族差异
三弦在京剧伴奏中的规律及特点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左手握右手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