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档案局(馆)干部赴基层调研报告
2017-08-29综合法规处
辽宁省档案局(馆)干部赴基层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我省《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加强局(馆)干部作风建设,全面、准确掌握基层档案工作发展情况,推动“十三五”期间全省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局(馆)统一部署,2017年5月15日至26日,局(馆)共组成20个调研组赴全省100个县(市、区)进行了走访调研。
一、调研内容与方式
1.调研对象。此次调研对象为辽宁省各县(市、区)档案局(馆),随机选取的县(市、区)直机关、乡镇机关(街道办)、村(社区)档案室。
2.调研内容。一是县级档案局(馆)执法主体资格(机构、编制、人员)情况;二是馆舍建设、档案资源建设、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安全体系建设和开发服务情况;三是县(市、区)直机关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是否按照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要求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专门档案库房、装具,现代化管理情况;四是乡镇档案归档齐全完整情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归档情况,精准扶贫档案形成积累情况;五是2015年以前村级档案立卷归档和社区建档情况。
3.组织形式。此次调研共分20组,每组3人,由局(馆)副处级以上干部组成,局领导随机抽查。对遴选的县(市、区)档案局(馆)、县(市、区)直机关、乡镇机关(街道办)、村(社区)档案室进行实地调研,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
4.调研范围。全省100个县(市、区)。(见下表)
二、新形势下档案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在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的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基层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基层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服务中心的优势进一步发挥,档案部门自身建设和履职水平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调研单位数量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 0县(市、区)馆13 10县(市、区)直机关13乡镇机关(街道办)13 10村(社区)13 11 11 12 13 14调研地区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葫芦岛7 7 6 6 7 6 7 7 7 7 4 6 9 7 7 6 6 7 6 7 7 7 9 4 6 7 8 6 6 7 6 7 7 6 7 4 6 7 9 6 5 6 7 7 8 9 8 7 9总计100101100112合计52 40 28 31 24 23 27 25 28 29 29 31 19 27 413
1.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扶持力度不够。一是档案经费投入不足。《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自2009年印发以来,档案部门年年都在强调落实,每每汇报都要明确提“将档案事业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按每卷每年2—3元标准核拨档案日常维护费”,但效果并不明显,越到基层越难落实。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还能按时足额拨付档案事业费等,经济不好的地区档案事业费就难以保障。有的县区档案局一次次的向财政“要小钱儿”,能不能要来经费,要靠县区档案局长的面子。此次调研,有3个调研组反馈了档案保护费不能足额核拨落实的情况,涉及6个地区。
二是基层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总体认识程度不高。相对各县(市、区)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档案部门因为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成了真正的“冷部门”,常常被忽视,财、物的投入不足。但档案工作有时又是一项需要一定经费投入的工作,尤其是档案数字化,更是亟需资金保障,没有经费的投入档案数字化根本无从谈起。此次调研,各地均提出了希望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要求。
三是对从事档案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一方面,档案管理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档案工作人员更是具备着默默奉献的精神,耐得住寂寞,甘为平凡。但在工作中,有些领导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使用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还有档案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心关注,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按照劳动人事部、国家档案局《地方各级档案馆人员编制标准》(1985年颁布)规定的“馆藏超过一万卷不足30万的,其超过部分每五千卷增配一人;超过30万卷的,其超过部分每七千卷增配一人。”标准,全省各地区基本上都未执行,都存在工作领域扩大和工作量增多但人员仍未按标准配备的问题。
2.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一是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工作不到位。2011年,我省印发了《关于将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纳入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通知》,以确保权力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完整。此次调研,仅有部分单位能够做到将权力运行档案收集齐全。绝大多数单位档案室保存的档案还是以红头文件为主,反映职能部门主要行政管理活动的档案数量较少,很多机关业务经办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没有进行归档,仍散失在各业务经办部门及个人手中,没有做到集中统一管理。且有些单位的业务经办部门或个人认识不足,认为将权力运行档案交到机关综合档案室不方便部门和个人平时工作的开展和档案资料的利用,对按规定集中统一管理与归档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是档案执法仍是薄弱环节。虽然目前全省93%的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但档案执法仍是目前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档案执法队伍执法水平不高、档案执法手段相对简单、档案执法程序不严格、档案执法监督处罚力度不够、档案执法监督系统不够健全等问题,不能做到严于执法、善于执法和敢于执法仍是阻碍档案依法行政的老问题。
三是档案(馆)室定升级暂停后业务建设普遍存在滑坡现象。一些县(市、区)直机关在档案室评上等级后,就放松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档案工作停留在等级评定之时,之后不再按相关要求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有些单位没有按时整理档案材料,只是将其简单的存放在档案室,组织沿革、大事记等没有按时接续。
四是档案管理组织网络不够完善。调研中,各调研组都充分体会到了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对加强档案指导工作的呼声。在基层单位提出的建议中,大部分都提出了希望各级档案局加强对基层档案工作监督指导的愿望。
五是专业档案管理规范和标准没得到系统落实。从全省范围来说,大部分地区能及时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及省档案局制发的档案管理规范和标准,但有部分地区未能贯彻落实,镇、街道和村(社区)领导、档案管理人员不知道规范存在,或是没有完全按照这些规范开展工作。
六是单位之间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从调研结果看,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水平高低不均,好的好坏的坏,差距较大,财政、税务、银行、公安、检察院等系统档案管理水平较高,档案意识最强。其余整体水平不高的单位,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意识到差距存在,不能及时落实措施加以改进,导致各地区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
七是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缺乏高素质人才。档案工作开展的如何,决定因素主要在人。但从此次调研来看,目前基层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较为频繁,档案员有的身兼数职,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做好档案工作。一些档案员经过学习培训,对档案业务刚刚入门就被调换岗位,接替工作的新档案员又不了解档案工作,基层档案局又得对其再进行一番指导培训,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从目前情况看,各级档案部门都缺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手段和措施。
3.档案管理硬件设施建设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目前,档案馆(室)建设已成为制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馆室紧张、设施简陋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于全省各基层单位。一是日益增长的档案资料数量,严重考验着档案馆室的容量。此次调研的县档案馆中,有一半以上的档案馆库存档案饱和、缺少对外服务用房,造成接收、展览、利用工作受到影响。还有部分馆房仍存在被占用、挪用情况。馆室紧张的情况在县(市、区)直机关、乡镇机关(街道办)、村(社区)档案室更为明显。二是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三室不分,“八防”措施无法落实。有些单位存档、阅档、整理、办公同室;有些单位因办公条件限制,无法落实专用档案库室;有些单位将杂物存入档案室,增加档案安全保管隐患等等。三是村(社区)档案室建设不容乐观。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和社区已越来越多的发挥着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作用,其档案室保存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但目前,我省村(社区)档案室建设问题较多。部分干部档案意识淡薄,缺乏对档案工作的系统了解,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疏于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有的村只是将应保存的档案资料随处堆放。除个别实行“村档镇管”的地区外,村级档案资料大都存在收集门类不齐全、整理不规范、归档无序的现象,且利用效果不明显,服务质量不高。我省社区档案工作在档案部门与民政部门的联合推动下,整体情况向好,但仍普遍存在无单独档案库室、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档案整理和档案装具不规范等情况。
4.档案信息化工作仍需下大力进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从全省实际情况看,各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有的县级档案馆仅处于起步阶段。这次调研,我们着重对“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和“拟申请省级数字档案馆评估时间”进行摸查,调研结果比较严峻,仅有绥中县档案局(馆)明确馆藏档案数字化已100%完成,71%的县级档案局(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完成率不足30%。这与《辽宁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数字化比例达60%”相距甚远。另外,只有极个别县级档案馆对“拟申请省级数字档案馆评估时间”有打算。
附:各组反馈存在问题
三、做好新形势下基层档案工作的建议
针对目前基层档案工作存在问题和困难,为实现我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推进全省县级以下档案工作水平提升,到2020年全面形成和保持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出以下建议如下。
1.加强档案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是坚持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完善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参与的档案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将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软硬件建设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工作纳入对地方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切实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
二是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这不仅仅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领导部门,尤其是各级主要领导同志的理解和支持,还要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教产品、教育基地、学术交流、法律宣传活动等传统载体的基础上,利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优势,向社会普及档案法律和业务知识,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
2.下大力气攻坚薄弱环节,切实解决基层档案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各级档案部门要着力完善档案机构建设,省档案局(馆)在加强对基层单位指导的同时,各县(市、区)档案局(馆)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密切与基层单位的联系,注重加强对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将档案管理网络延伸到基层社区、农村,切实承担起监督指导的重要职能,做到执法监督与业务指导双推进。各基层单位要将档案收集管理工作职能明确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员,打好档案工作基础,从而形成以县级档案局(馆)为主体,区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农村档案室为基础的科学、完备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
二是加快基层档案馆室软硬件建设。《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推进市县级档案馆标准化建设”,各地区要切实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加快档案馆新馆建设,力争在国家资助政策下使县级档案馆建设得到彻底解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基层单位要结合自身办公场所的调整、重建,超前谋划、提前介入,切实做好各类新建档案库室的规划建设;改善设备、整合资源,有效缓解现存库室紧张、保管条件差的突出矛盾,对明显不符合档案管理标准的库室,要及时调整修缮,确保档案安全。同时,各地区单位还要加强档案配套设施的建设,使软件建设也要“硬”起来。要高度重视社区、村档案室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档案有序管理。
三是切实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档案事业发展的成败。一方面,要强化档案干部的思想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档案局(馆)的同志,更要加强学习,学习致用,坚持学用结合,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档案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省、市档案局要针对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基层单位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既可以请档案局专业人员现场指导,也可以到好的单位实地学习。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证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时间,确保档案工作的延续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建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对从事档案工作干出成绩的要表扬、奖励、重用,对优秀的基层档案干部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使用。
四是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是档案事业的根基。国家档案局在去年就提出了“到2017年,全面建成‘党委政府领导、档案部门依法监管、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负责’的档案安全工作机制”的目标任务。各地区单位要建立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将档案安全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目标之中。要积极宣传贯彻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不懈抓好国家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的落实,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和推进档案安全工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责任落实和专项督查,使基层档案部门安全观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要加大档案安全执法力度,对违反档案安全的现象和行为,要依法依规严格处理,决不迁就庇护。
五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第二年,国家和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都对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制定明确目标。县级综合档案馆要争取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本级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逐步实现存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和档案服务网络化。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沟通,除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里政策支持外,帮助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推进基层完成“十三五”期间县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数字化率达到60%以上目标。要鼓励和引导各基层档案馆室进一步做好档案数字化,持续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综合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