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班绘本阅读中的运用
2017-08-28陈明花
陈明花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54-01
目前,支架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并不常见,那什么是支架式教学呢?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所使用的“脚手架”,能够保持建筑工人的平衡和稳定,使其能更好地展开建筑工作,支架的范围也非常之广,如平台、柱子等,凡是能够提供支撑作用的物品都可称为支架。在教育行业中,则将对幼儿的引导、支持、协助称为支架式教育,其最早出现在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发表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支架式教育通过科学、有效、恰当的概念帮助幼儿理解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出幼儿早期的知识意识,为往后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教师可适当的提问一些简单的与绘本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将幼儿逐渐带入情境当中。儿童的心理与情感均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进行语言的刺激,发动友好的交谈,使其对绘本阅读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小青虫的梦》(大班绘本阅读教材)这个内容时,教师可先播放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放松幼儿的心情,用音乐作为第一步来营造情境氛围,幼儿的接受程度与融合度会更高,再让幼儿说出自己聆听音乐后的感受。幼儿A“是我喜欢的音乐”幼儿B“很好听,很陶醉”,幼儿因此对音乐产生了向往和期待。教师继续引导“那大家听听这像不像是蟋蟀的声音呢?这是不是小蟋蟀们在开音乐会呢?”幼儿回答“像”。自信而优美的蟋蟀乐曲与小青虫的自卑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也为幼儿更深入的了解绘本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墊。幼儿对新知识的理解需要一定的刺激,如环境刺激、语言刺激、行为刺激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其回忆起以往的经验并与新知识联合在一起,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而教师的引导与刺激,便属于支架式教学,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架,在这之上进行新知识的有效学习。因此,绘本教学中,情境氛围的创设能够声音、情感、语言上刺激幼儿,对开展支架式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搭建支架,引导阅读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用提问,适当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情感思维,从幼儿的回答中教师也能够更了解幼儿当前的想法是什么以及思维到达了何种高度。仍用《小青虫的梦》这个内容为例,在情境的渲染下,教师可进一步的开展支架式教学,也就是引导与提问。通过三个关键字来进行提问:(1)躲,为何其他的小动物都纷纷围绕在蟋蟀身旁聆听蟋蟀的声音,而小青虫却要躲起来呢?(2)藏,小青虫为什么会结茧将自己藏起来?(3)飞,小青虫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听到了蟋蟀的音乐呢,为何这次它不需要躲藏呢?通过阅读绘本和观看图片,幼儿依次回答教师的问题:(1)蟋蟀觉得小青虫长得不好看就因此而赶走了它;(2)小青虫藏起来蟋蟀就看不见它了,它就可以偷偷的聆听蟋蟀的音乐了;(3)小青虫结茧之后就变成了可以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时再去聆听蟋蟀唱歌就不会被赶走了。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幼儿的回答,可以使幼儿从看故事转变为说故事,在幼儿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由此看出幼儿阅读水平的高低以及理解能力的高低,可为往后的绘本教学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奠定基础。支架的搭建,可减少幼儿对教师的依赖,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使幼儿阅读的目的性更强,也因此而更为专心。支架的搭建不仅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上,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搭建支架,使其能积累到更多的生活经验,并提升自己的情感思维。例如,在幼儿遭遇挫折和困难时,教师不要一味的指责幼儿或是告诉幼儿解决的方法,要重视问题的情境给予幼儿提供适当的引导,让其自行解决问题,当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幼儿就能综合以往的经验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3 撤去支架,独立认知
幼儿绘本阅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可独立完成绘本的阅读,并拥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因此,随着幼儿的成长教师为其建立的支架就要渐渐退出,使幼儿不在依赖支架进行阅读。在结束《小青虫的梦》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让幼儿再次完整的阅读一遍书籍,然后邀请几位幼儿表演小青虫蜕变为蝴蝶的过程,也可让幼儿们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的角色,针对小青虫的蜕变做出评价。这样的结尾活动能够使阅读教学更为完整,也能让幼儿更深刻的体验到小青虫蜕变为蝴蝶的过程,从中映射出幼儿自己也会有长大的一天。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够建立,因此,即使撤去支架不再给予幼儿绘本阅读的引导,当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解时,教师还是需要立即给予幼儿正确的解释,并加深幼儿的印象使其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再下一次的阅读中,幼儿就会减少对于教师的求助,最终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不仅能够使幼儿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还能够促进幼儿内在知识结构的形成,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正真体现了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幼儿将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