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双层”PC箱梁桥荷载试验研究

2017-08-28珊,朱广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跨径校验挠度

杨 珊,朱 广

(1.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2.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9)

“类双层”PC箱梁桥荷载试验研究

杨 珊1,朱 广2

(1.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2.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9)

通过建立浏阳市浏阳河第六大桥—“类双层”PC箱梁桥主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理论仿真计算,并开展了针对其进行的荷载试验,分析结果,有效验证了大桥质量的可靠性,为大桥的竣工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并提出了大桥在后期运营中针对性的管养建议。

“类双层”PC箱梁桥;挠度;应变;荷载试验

1 工程概况

浏阳市浏阳河第六大桥(下文简称六桥)位于浏阳市秋收路南端,横跨浏阳河,连通关口新区和唐家洲。主桥跨越河堤,跨河主桥在河道中设2个墩,在两堤的外侧各设一墩,其跨径布置为39 m+60 m+39 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上、下游双幅分离布置,截面形式采用单箱单室等截面“类双层”PC箱梁,外侧梁高4 m,单幅桥面宽8.5 m,梁底内外侧分别悬挑出4 m和1.99 m,外侧悬挑4 m处布置非机动车道,其横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双幅主梁横断面示意图

2 试验方案

2.1 测点布设

(1)静载试验。

针对“类双层”PC箱梁桥的特点:非机动车道悬挑长度4 m较长,且关于箱梁中心线不对称,应变测试选取的控制截面为:边跨和主跨的跨中(A、C)截面,5#墩顶(B)截面,非机动车道悬臂根部(D)截面。其中A、B、C截面在箱梁内部分别布设8个应变测点。挠度测点共6个,布点位置为:5#墩顶处,边跨距4#墩1/4跨径、1/2跨径、3/4跨径处,中跨距5#墩1/4跨径、1/2跨径处各布设一个测点。

(2)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主要研究桥梁的动力特性,采用一辆32 t的载重汽车,分别以20 km/h、30 km/h和40 km/h的车速沿行车道中心线匀速行驶过六桥,并按20 km/h行驶至主跨跨中刹车,分别测量桥梁跨中的动应变响应。在进行跑车试验前,将试验车辆布置在动应力测试截面处,测出各截面的静载应力水平,以与跑车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2.2 试验荷载工况布置

在已有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本次试验用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2对六桥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本次荷载试验各工况下的荷载效率系数均控制在了0.95~1.05之间,符合《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的要求。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1)挠度测试结果分析。

静载试验的挠度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各工况实测挠度随加载等级的变化规律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实测最大挠度为2.7 mm,理论值为3.3 mm,校验系数为0.818。荷载加载桥跨的荷载校验系数均在0.67~0.89之间,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结构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且模型计算合理。各工况的最大残余变形为0.1 mm,占最大变形的8.3%,小于规定的20%,说明试验荷载作用下桥梁处在弹性工作范围。

图2 部分工况挠度测试结果及理论值

(2)应变测试结果分析。

边跨跨中在最大正弯矩(工况一)荷载作用下,A截面实测最大正应力为0.55 MPa(C50混凝土弹性模量按设计取E=34.5 GPa),应力校验系数为0.89,残余应变为2.8%,满足规范要求。中跨跨中在最大正弯矩(工况三)荷载作用下,C截面实测最大正应力为0.41 MPa(弹性模量取值同上),应力校验系数为0.8,各测试点的残余应变均小于10%,边跨和中跨的跨中最大正弯矩加载试验时,各测点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支点的最大反弯矩(工况二)荷载作用下,实测B截面的最大正应力为0.59 MPa,理论值为0.76 MPa,校验系数为0.78,残余应变为4.6%。各测试点的残余应变均小于9%,各测点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非机动车道悬臂的最大反弯矩(工况四)荷载作用下,实测D截面的最大正应力为0.65 MPa,理论值为0.71 MPa,校验系数为0.917,残余应变为6.3%。各测试点的残余应变均小于10%,各测点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4 结 论

通过对六桥的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结果的分析比较可得如下结论:

(1)该桥机动车道区域以及悬挑4 m宽非机动车道区域,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校验系数均在0.6~0.9之间,实测应变和挠度值与理论计算值相符,残余值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处在弹性工作状态,使用性能较好。

(2)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裂缝,满足规范要求。

(3)从实测数据得出的规律来看,建议该桥运营期间严格限速,避免紧急刹车。

[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标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湛润水,胡钊芳.公路桥梁荷载试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邵旭东.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017-03-14

杨珊(1991-),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桥梁结构分析与施工控制。

U442

:C

:1008-3383(2017)06-0099-01

猜你喜欢

跨径校验挠度
使用Excel朗读功能校验工作表中的数据
基于挠度分析的等截面连续梁合理边中跨跨径比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实用精细化模型在大跨径斜拉桥设计中的应用
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新作为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站在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技术创新的最前沿
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式研究
大跨径拱桥的发展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