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体负平衡应用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临床作用分析

2017-08-28张欣妹

关键词:脱机成功率液体

张欣妹

(四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吉林 四平 136000)

液体负平衡应用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临床作用分析

张欣妹

(四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符合撤机标准后,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液体正平衡,观察组行液体负平衡,对比两组应用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日均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脱机当天液体负平衡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机械通气;撤机过程;液体负平衡

危重患者治疗中,液体治疗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容量复苏中。研究显示,容量负荷过重会在很大程度上损伤患者机体,将其通气时间延长,提高其病死率[1-2]。本研究主要针对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纳入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0.05±7.12)岁,男17例,女13例;观察组平均年龄(60.21±7.26)岁,男16例,女14例。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对其中心静脉压进行测量。

观察组(液体负平衡):在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之前,要保证患者两天以上液体负平衡,将每天的液体输入量控制在30~40 ml/kg之间,确保患者的液体保持轻度负平衡状态,通过有创血液、中心静脉压来对患者循环相对稳定性进行监测,并且对利尿剂进行适当利用,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其进行血液净化,以此来保持液体负平衡。

对照组(液体正平衡):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将每天的液体输入量控制在35~45 ml/kg之间,不限制液体,在自主呼吸试验前一天,液体为正平衡或者基本平衡状态。然后再进行自主呼吸试验,并且序贯撤机拔管,对患者的撤机结果进行准确记录。

撤机方法:对符合撤机标准的患者进行撤机试验,通常情况下,撤机时间选择早晨,将辅助通气模式设置为压力支持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对所有患者都采用低水平支持的自主呼吸试验,FiO2为40%,支持压力为7 cmH2O,将时间控制在120 min。

撤机成功判定:48 h没有进行通气支持;失败判定:自主呼吸试验失败,拔管后,给予其重新插管,将通气支持再次恢复。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液体管理情况。

(2)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撤机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液体管理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日均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脱机当天液体负平衡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液体管理情况对比(±s,mL)

表1 两组液体管理情况对比(±s,mL)

组别 脱机当天液体平衡 日均入量 日均出量对照组(n=30) 584.68±422.25 1950.22±422.23 2022.11±500.22观察组(n=30) -987.23±498.48 2278.68±556.89 2678.22±589.99

2.2 机械通气时间与撤机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5.02±1.82)d,短于对照组的(8.68±3.98)d,撤机成功率为显著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医院重症病房中通常会采用机械通气方式来抢救合并有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过早将其停止或者将通气时间延长均会将患者的病死率提高[3]。采取合适的时机撤机不仅能够将呼吸相关并发症降低,将抢救成功率提高,而且还能够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减轻。本研究在对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在确保其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分别采用液体正平衡和液体负平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日均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脱机当天液体负平衡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液体负平衡以利于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将其撤机成功率提高,这主要是复苏时,对液体入量进行控制,能够将肺部渗出减少,减少胸腔积液,进而将机械通气时间缩短。

综上所述,在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要采用合适的容量负平衡方式来提高患者的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1] 姚 波,刘大为,王小亭,等.液体负平衡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41):3206-3210.

[2] 吴慧慧,周建华.液体负平衡对腹部外伤并ARDS肺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79-1581.

[3] 黄志刚,顾东明,王 勇,等.液体负平衡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4):720-722,726.

本文编辑:刘欣悦

R614

B

ISSN.2095-6681.2017.11.63.01

猜你喜欢

脱机成功率液体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指导脱机的膈肌超声指标的研究进展〔1〕
液体压强由谁定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