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共和国交通事业及其传奇专列
2017-08-28■凯文
■ 凯 文
交通往事
毛泽东与共和国交通事业及其传奇专列
■ 凯 文
纵观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有很多片段跟交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就重新拾起这些毛泽东鲜为人知的交通往事,用一种特别的角度来纪念和缅怀这位伟人。
▲ 毛泽东在专列上批改文件
毛泽东题词武汉长江大桥
1952年2月的一天下午,雪后初晴,大雪把武汉三镇装点得多姿多彩。毛泽东沿盘山小道,登高远望,隔江相望的武汉三镇和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铁路尽收眼底。有关同志向毛泽东汇报了工作情况和桥址方案,经过实地考察,毛泽东同意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也同意铁道部的桥址方案。
1956年的一天清晨,毛泽东在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后,连续三次畅游长江。当第二次游到大桥水域时,毛泽东一边踩水,一边观看正在紧张施工中的大桥。临近桥墩时,毛泽东挥臂侧游,从大桥二、三号桥墩间穿过。第三次畅游长江后,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水调歌头·游泳》。词曰: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中国能够建成如此雄伟的大桥,靠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60多年过去了,我们看看这座桥,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它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文化,这是毛泽东的大桥文化。
毛泽东专列的故事
建国以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日子其实并不多。那时候他更多的是在一辆“毛泽东专列”火车上,这辆专列随时都会出发,也随时都会停下。围绕着毛泽东的这辆专列前前后后发生过很多故事。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后,除了每年五一、十一毛泽东必须要出席在北京的庆祝活动之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专列上度过的。毛泽东既在车上办公接见地方领导甚至外宾,他也在车上休息。每到一处专列就会停到支线上,不妨碍正常的通车。这辆专列就这么载着毛泽东不断行进在中国大地上,而这也是他实地考察的一种特殊方式。
▲1960年3月16日,毛泽东视察宁波市容,图为毛泽东在专列上。
▲1963年7月14日,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与专列乘务员合影。
▲1950年2月27号,毛泽东结束访苏回国,途经哈尔滨车站在站台谈话。
▲毛泽东从西柏坡到北京的座驾
毛泽东的两位摄影师侯波女士和吕厚民先生这样回忆说:“一到农村以后,他不是表面看看就走了。他就跑到农民家里去,有时农民家里黑黢黢的,很脏,可是主席从来不嫌这个的。”
吕厚民先生说:到哪个地方都要找地方领导,找各个方面的人士谈话,作为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各种方面的情况。工业、农业,包括对国际上的一些问题,方方面面都要做调查研究。出去很勤的,出去并不是休息,甚至在火车上都要开座谈会,都要办公。我过去拍过主席在火车上看河北省的一个水利规划图,趴在案子上,伏案在那看。
毛泽东专列停留最多的城市一个是武汉,另一个是杭州,一个是在东湖之滨,另一个是在西湖岸边。或许是南方的空气更适合毛泽东,每到这两个城市,他都特别愿意下车散步,甚至住上一段时间。
终身座驾吉斯115装甲防弹车
现代人看到很多毛主席的照片是在列车上拍摄的,很少看到毛主席坐飞机的照片,毛泽东最早坐过“里-2”,后来,有了“伊尔-24”,毛泽东也坐过。为什么毛泽东后来不坐飞机了呢?因为飞机总是有危险性,1958年以后,毛泽东不但是中国的领导人,还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领导人,中央政治局决定毛泽东不坐飞机,改坐专列。
1926年国共合作,毛泽东来到广州,代表中共参加国民政府的工作,被任命为代理宣传部长。广州政府为他配备了警卫人员和一辆老式的软篷轿车。这应该是毛泽东的第一辆座驾,他使用这辆车的时间很短,总共大概只有两三个月。
1945年初,中央办公厅给在延安的党政军领导人配备了吉普车。毛泽东分到的是一辆由美国福特公司1944年生产的4缸吉普,2.2升,功率为36.8千瓦,3挡变速器,最高时速102公里,4座,整车重约1吨。身材高大的毛泽东上下这辆福特吉普车颇有些不便,以至于有一次他对办公厅的同志开玩笑说,是不是能替他换一辆十轮大卡车?毛泽东就是乘坐这辆美制吉普车,从河北的西柏坡移驻北平,并与朱德等在西苑机场检阅了参加平津战役的解放军坦克部队,留下了一张流传甚广的新闻照片。
1949年的12月21日,斯大林亲自下令为毛泽东特制了一辆高级小轿车——吉斯115。 吉斯115是装甲防弹保险车,底部和车身装有厚厚的装甲,整车重达7.2吨,沉重的防弹车窗玻璃必须借助液压系统才能升降。轮胎为双层结构,即使被机枪子弹击穿,还能行使50公里,车内驾驶座后还有一道可升降的防弹隔音玻璃。毛泽东从五十年代一直到去世,都乘坐斯大林赠送的吉斯115。
毛泽东坐车有个很特别的地方。他从来不坐别人的车,却极愿意别人来挤他的车。周恩来、陈毅、贺龙等领导同志都深知毛泽东的这个癖好,只要有机会,就会去挤毛泽东的车。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时,苏联代表团前来祝贺,赫鲁晓夫在听说了毛泽东的这一癖好后,欣然与刘少奇、周恩来加上秘书和保卫人员一共7个人与毛泽东挤坐在吉斯115里面,一起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宴。
毛泽东为青藏公路的开通题词
1954年12月25日,也就是毛泽东61岁生日的前一天,青藏、康藏公路正式通车。西藏拉萨、四川雅安、青海西宁各界各族人民,在这一天举行了盛大集会,热烈庆祝通车。毛泽东主席特为康藏、青藏公路全线通车题词:“庆祝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天堑变通途,拉萨直通北京城”的赞歌伴随着汽车的轰鸣声,响彻青藏高原。路透社于1954年12月28日发出一条消息称:“共产党中国动用十万工程部队,花了几年时间,秘密修通了从青海到拉萨的近1200公里的战略公路。”——而实际上,这条公路只花了7个多月,共计219天时间就筑成了,耗资250万元,修路人是一个工兵团,外加1200名驼工和6名陕北石匠。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二级公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穿越峡谷、戈壁、沼泽、泥石流、冰川和常年冻土区等险峻地段,长期以来承担着85%和90%以上进出藏物资的货运量和67%的客运量,是连接祖国内地与西藏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和生命线,并在半个世纪后成为青藏铁路得以顺利开通的重要依靠。
毛主席为一汽奠基题词
1953年6月下旬,周恩来总理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了汽车厂即将动工兴建的消息,并请毛主席为汽车厂奠基题词。毛主席听到这一消息很高兴,挥毫写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十一个遒劲有力的字。这幅题词告诉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建立是毛主席亲自筹划和决策的。而且说明中国的汽车制造厂不但有第一,还要有第二、第三……,要建立起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
1953年7月初,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派人将装有毛主席题词的密件送到汽车厂。当时作为郭力副厂长秘书的刘培善是汽车厂第一个见到奠基题词的人。他拆开一看,眼前一亮,竟是毛主席为汽车厂奠基的题词。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高兴得跳了起来。待郭力副厂长从工地赶回来,他立即将题词捧给郭力,他看见郭力接过题词,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眼角眉梢都是笑,喃喃地说:“来了,终于来了。”听得出,郭力心中是怎样期盼着这个题词。原来,在筹建汽车厂之初,人们比拟苏联的情况,曾将工厂称为“毛泽东汽车厂”。1952年4月,在筹建汽车厂时,亦称“长春汽车厂”(代号652厂)。现在毛主席的题词来了,这是一件大事。郭力立即通知办公室,马上选最好的汉白玉,请最好的石工,来镌刻毛主席的题词。
▲毛泽东为天兰铁路通车题词。
▲毛泽东为天兰铁路通车题词。
1953年7月15日,是汽车工人毕生难忘的日子,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灿烂的朝霞映照着建设工地。在奠基典礼大会背景台上,两面五星红旗中间悬挂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一大早,施工建设大军就聚集在这里,等待着奠基典礼开始,等待着安放镌刻着毛主席奠基题词基石的幸福时刻到来。
上午九点整,奠基典礼大会在鼓乐齐奏、鞭炮齐鸣声中开始。主席台两侧塔吊上的两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时候,全场再一次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饶斌在致开幕词中强调指出建设一汽的重大意义和光荣艰巨的任务。他向大会转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并感谢苏联政府对建设一汽的无私援助。林枫、黄敬、张维桢、苏洛维也夫、希格乔夫等,都在会上讲了话。曾在战争年代立过七次战功的先进平土工人薛震海和曾经参加过淮河三河闸闸门安装工程的金属结构工人赵顺发,先后代表建厂工人讲话,表示一定要克服困难,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工程计划。工程师吴世英在讲话中代表工程技术人员也表示了同样的决心。
大会宣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贺电贺信。职工们高兴地把一札札决心书送到主席台。万名建设者在一匹红绸上签名,向毛主席、党中央和全国人民表决心。一汽党委书记顾循宣读了大会致毛主席书,庄严承诺:“我们一定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发扬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开辟道路,为建设工业化的新中国而努力!”接着,大会举行了奠基仪式。由李岚清、王恩魁、周同义、李柏林、贾志学等六名年青的共产党员抬着刻有毛主席亲笔题词的白玉基石进入会场,安置在厂址中心广场(今车箱厂西侧),会场欢声雷动,黄敬、林枫、饶斌等领导同志手持铁锹破土奠基。霎时,推土机、掘土机像一匹匹烈马咆哮,扬臂挖土、推土,一辆辆翻斗车往复穿梭。工地上人山人海,尘土飞扬,建厂工程开始了。
1953年7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庆祝第一汽车制造厂兴建的短评,文中指出:“汽车厂的建设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并将进一步鼓舞着我国人民建设祖国的信心……为了使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能按计划完成,今后,我们全国人民更要以高度的热忱和更大的努力来支持这个巨大的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