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交通秩序

2017-08-28沈后功

人民交通 2017年8期
关键词:交通秩序扬州市道路交通

■ 沈后功 周 凯

交通管理

扬州: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交通秩序

■ 沈后功 周 凯

▲ 扬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官文飞(右三)为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警校共建共治试点揭牌。

今年3月开始,江苏省扬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安全文明出行,共建扬州规矩”为主题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打响了一场全警动员、全民参与的城市交通治理攻坚战。4个月以来,全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道路交通秩序有了极大改善。

纳入民生 主力担当

扬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一直以来,扬州市区交通格局以平面为主,没有大面积建设立体交通,老城区许多道路路幅较窄,且多数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车道,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凸显,行车难、停车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横亘在城市管理者面前,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水平。

为解决突出交通问题,改善道路出行环境,打造旅游城市形象,扬州市将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纳入市政府“1号文件”,作为十二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市长张爱军亲自挂帅全面统筹指导大整治工作。

扬州市公安局牵头制定了《扬州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公安机关要重拳治理机动车乱停放、乱变道、乱鸣号及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等八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治工程运输车、非机动车、占道经营车辆及机(电)动三、四轮车等四类重点车辆,联合相关单位围绕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周边等四类重点区域开展共建共治活动。

集聚民意 厘清思路

6月20日,第75期《市民论谈》节目围绕“治理交通秩序,如何纲举目张”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很多非机动车骑手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高,闯红灯、乱穿马路的现象大量存在,我认为这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市民王先生说。

“我们公安机关将加大执法管理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守法自觉性和交通安全意识。”扬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倪文连回应道。

“有时看到市区道路上行驶的渣土车速度非常快,满载的砂石泥土一路抛洒滴漏,而路口的执勤交警竟然视而不见!”市民黄先生直言。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监督,我们将采取交叉执法、‘快闪’行动、联合治理等措施,加大对渣土车的管控力度,同时加强对交警队伍的教育管理,提升民警的工作质态,做到在岗管事、管事得法。”倪文连说。

扬州市公安局围绕交通秩序整治“整什么、怎么整”通过多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工作靶心,做到精细施策、精准发力。先后召开交通秩序大整治警民恳谈会359场、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462条、邀请网民参与治堵大讨论收集治堵“金点子”1852个。同时,借鉴兄弟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寻求破解城市交通管理的良方。

前移路口停止线960米、增设左转弯车道28条,城区11处交通“堵点”有效解决;安装隔离护栏2290米,学校、医院、大型商业综合体周边道路通行效率普遍提高20%;老城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有效缓解;建设六大换乘中心,来扬游客出行更便捷更省心……

立体宣传 全民发动

大整治启动后,扬州市公安局专门设计制作了220块文明交通宣传警示戗牌,摆放在市区55个主要路口,时刻提醒过路群众遵守交规、文明出行。同时,还编印了大整治宣传折页,印制“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给来扬游客的一封信”等大整治系列宣传资料30余万份,在主次干道、街道社区、旅游景点悬挂大整治标语口号横幅1660条,利用大型商圈户外大屏滚动播放文明交通公益广告,营造出铺天盖地的整治氛围。

为了使大整治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扬州市公安局精心组织谋划,整合社会力量,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借助扬州电视台“扬州新闻”“扬州好佬”“扬帆”App、扬州日报“党报在线”“扬州发布”App等电视、网络品牌栏目,介绍大整治的背景、目标和措施。发起“扬州文明交通共识、扬州安全出行规矩”大讨论,在全社会凝聚文明交通意识。策划开展了文明行车百日无违法挑战赛、“万名儿童共绘文明交通”绘画大赛、“扬州好司机”大赛等主题活动,牢固树立职业驾驶人的文明交通理念。

扬州市公安局还开通“扬州市交通违法举报平台”,鼓励并发动市民群众积极举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平台自开通以来,共收到举报信息1300余条。

▲在路口设置文明交通宣传警示牌。

全警参与 合力攻坚

“见警率高、管事率高”,这是大整治工作启动后,扬州市民最直观的感受。

按照大整治工作部署,扬州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班子成员将办公桌“搬”到路面,带头深入一线参与早晚高峰时段重要路口的交通管理工作,各机关科室民警也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参加高峰时间路面执勤。据统计,大整治以来,市区派出所共开展交通违法“清零”97194起、视频抓拍违法行为17814起。各属地派出所加大对交警执勤执法的维权力度,对阻碍交警执法、暴力抗法、袭警等违法行为快速反应、依法打击,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效应,截至目前已依法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14人。

扬州市公安局先后举办交警系统交通秩序大整治全员培训班、各分局各警种参与交通执勤执法业务培训班,围绕法律法规应用、执勤执法技巧、人身安全防护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教学。编发《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执法指引》13期,针对整治中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程序、法律适用及执法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和执法指导。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打造“无缝隙”管理,真正实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

支队为路面一线执勤民警配发了60辆警用摩托车,极大提升了勤务效能。在此基础上,还抽调精干警力组建了6支执法机动队,全天候在主次干道进行巡逻执法,对多发显见的违法行为及时“亮剑”、重拳整治。

对酒驾、渣土车超载、机动车违停等交通违法“顽症”,支队联手职能部门,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整治效果最大化。开展“快闪式”整治行动,进行突击执法,集中优势警力打“歼灭战”。与城管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组建联合执法小分队,动态巡查并强力整治瓜果车占道经营。在市区机动车违停多发路段漆划黄实线2.4万余米,运用球机抓拍并实施顶格处罚。

大整治办公室专门建立了“大整治工作微信群”。执勤民警工作质态、路面交通秩序、违法查处绩效等具体情况,图文并茂地“晒”到大整治工作微信群,并且每周编发督查通报,针对重点问题下发整改督办单,每月还要开展综合考评,公布各部门绩效排名情况。

“大整治不是‘一阵风’,需要我们参战民警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扬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夏红兵说。

据统计,3月以来,扬州市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75.3万余起,其中现场查处51.9万余起,同比增长251%,查处八类重点违法行为50.2万余起,一个前所未有的交通秩序整治氛围和严管态势在扬州迅速形成。

共建共治 破解难题

“增加了左转弯道、前移了停止线,‘小改动’换来‘大顺畅’,大整治带来‘大福利’!”近日,市民李先生在扬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扬州交警”微信平台留言。

李先生曾通过“扬州交警”微信反映: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市区文昌西路的交通比较拥堵,需要等上好几个红绿灯。

收到这条留言后,扬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迅速组织“马路会诊”,实地调研后开出了“药方”。连夜整改到位,文昌西路国展岗、新区岗等5个路口的通行效率一下子便提升了20%,早晚高峰交通压力有了明显缓解。3月以来,支队已开展“马路会诊”35次,解决交通拥堵问题47个。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周边道路秩序混乱、医院门前拥堵不堪等交通秩序难题,扬州市公安局实施“队校、队医、队所、队社”共建共治工作机制,采取“一点一策”“一路一案”精耕细作、联手攻坚,有力净化了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市区邗江中学门前的马路上接送学生车辆乱停放、乱掉头的现象突出。针对交通乱象,交警支队六大队在马路中间设置了隔离护栏,杜绝了车辆随意掉头、乱停乱放的现象。

苏北人民医院是扬州市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交通情况异常复杂。交警支队一大队主动加强与苏北医院的沟通会商,实行车辆进出“单流向”、内部“微循环”,并安排警力引导,缓解医院内部停车压力。一系列措施实施后,该医院内外的行车和停车秩序有了极大改善。

“通过‘找位子、划格子、栽桩子、贴单子’多管齐下,老城区的停车难、行车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老百姓非常认可和赞同。”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办书记牛耕耘感慨道。

旅游旺季车辆停放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安交管部门。为此,扬州市公安局联合建设局、规划局、交投公司等单位,大力推动在瘦西湖景区及主城周边建设6个临时换乘中心,作为游客进入扬州后的第一站。今年清明、“五一”及端午小长假换乘中心投入运行,共驳载3.5万余名游客,接纳小型私家车7800余辆、旅游大巴车800余辆,有效缓解了城区行车、停车压力。

大整治以来,扬州市公安局联手市区30所学校,共同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接送学生车辆停车秩序;与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等10余家医院联动,优化医院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指导医院做好院内交通组织、停车管理等工作;与23个街办开展共建共治,排查停车资源,清理乱停乱放车辆,净化居民小区、后街背巷的交通出行环境。

猜你喜欢

交通秩序扬州市道路交通
扬州市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浅析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从运动式执法到公民性塑造:城市交通秩序的基础构建
山西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秩序管控系统设计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