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7-08-27熊细梅
熊细梅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4)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熊细梅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4)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以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临床疗效与患者预后提高,可推广。
下肢骨折;老年;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
老年人群体由于年龄增长,其髋部肌群退变、骨质疏松,在下肢出现急速扭转、轻微外力作用或跌倒时,易造成下肢骨折[1]。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常予以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骨折状况,但因手术为应激源,易造成患者出现强烈应激反应,影响其术后恢复[2]。在手术治疗期间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从而促进术后康复。为明确人性化护理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针对性选取80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5:13,年龄60~82岁,平均(68.76±3.68)岁;骨折类型:股骨颈14例,股骨干10例,胫腓骨9例,其他5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7:15,年龄61~83岁,平均(68.94±3.71)岁;骨折类型:股骨颈15例,股骨干11例,胫腓骨10例,其他6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为术前器械、药物等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术中辅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等。研究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具体为:(1)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护理,提前半小时打开手术室内空调,调节温度至适宜值,确保室内温湿度适宜;(2)术前1d常规予以访视,对患者病情予以详细掌握,并依据其病情、文化程度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包括手术治疗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相应护理措施等,加深其对治疗相关知识知晓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3)针对老年人心理特征对其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在进入手术室后可全程握住患者手,缓解其紧张、恐惧感;在进行麻醉时对相关感受进行描述,减轻其负面情绪;(4)帮助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最大限度保护患者隐私,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协助医师顺利结束手术;(5)术后对患者伤口进行仔细清洁与巴扎,待其病情基本稳定之后,进行医护人员交接,转送至病房。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3]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若SDS在53分以上、SAS在50分以上则表明抑郁或焦虑,分值越高负面状态越严重;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应用SF-36评分标准,对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与角色功能等进行评估,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心理状态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以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s,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分组 时间 SDS SAS对照组 护理前 57.93±2.15 56.24±7.89护理后 46.64±3.12a44.61±2.02a研究组 护理前 57.86±2.24 56.42±8.03护理后 40.15±1.27ab39.03±1.98ab
2.2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
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s,分)
注:组间比较,aP<0.05
分组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对照组 72.36±2.43 70.59±3.43 69.15±5.66 71.45±3.12研究组 89.79±2.15a88.62±3.17a80.13±5.12a88.91±3.24a
3 讨 论
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常选用手术治疗,但因手术造成机体较大创伤,引起应激反应,而且患者由于缺乏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负面情绪增长,导致应激反应加重,不利于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4]。有研究表示[5],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促进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护理效果提高,并且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以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此次研究与王艳[6]结果相似,表明个性化护理通过更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室护理效果提高,从而促进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由于手术室属于一个陌生环境,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将加重恐惧、紧张等情绪,心理压力增加,从而导致其血压、心率显著变化,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个性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全程陪同患者,在其进入手术室后主动积极与其聊天,通过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减轻患者负面情绪,稳定其生命体征[7]。其次,个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先予以健康教育,对手术治疗原理、大致过程、手术室环境等进行介绍,有助于加深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了解,从而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8]。此外,在手术室内,护理人员运用熟练技能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并对患者病情变化与手术进展进行严格观察,有助于手术更加顺利完成。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即对其进行鼓励安慰,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相关恢复良好案例介绍,有助于患者治疗信心增强。术后,护理人员对伤口进行清洗、包扎,并主动向患者告知手术结果,提示其恢复良好,从而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应激反应减轻,进而提升术后恢复状态。研究受环境、样本等因素影响,未对并发症情况作详尽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具推广价值。
[1] 徐海燕.循证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3):265-267.
[2] 高春锦.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49-1560.
[3] 鄢火秀,曾青峰,邱春燕.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6,9(9C):106-107.
[4] 黄 燕,叶 红.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5):132-133.
[5] 江翠金.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57-158.
[6] 王 艳.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4):88-89.
[7] 聂 薇,刘丽芳,翁丽娟.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18):104-105.
[8] 赵红梅.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82-8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27.5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