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

2017-08-27王素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感染性血常规阳性率

王素莉

(兴隆县人民医院,河北 承德 067300)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

王素莉

(兴隆县人民医院,河北 承德 067300)

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即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11月~2016年12来我院儿科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中选取37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hs-CRP和血常规检测和二者联合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hs-CRP、中性粒细胞数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采取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阳性率明显比单独hs-CRP检测以及血常规检测阳性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可使诊断符合率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细菌感染性疾病

本次研究中采取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十分明显,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来我院儿科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儿37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7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中男23例(62.16%),女14例(37.84%),年龄介于2岁~11岁之间,平均年龄(6.97±2.13)岁。对照组中男21例(56.76%),女16例(43.24%),年龄介于3岁和10岁之间,平均年龄(6.89±2.21)岁。两组在年龄等一般因素上差异不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采取Ichroma(韩国)对hs-CRP指标进行检测,采集患儿静脉血3 ml,并把血液样本在抗凝管内放置,并摇匀、冷藏以备用。采取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迈瑞)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血液内白细胞数量、类型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同时检测期间需要应用和设备匹配的检验试剂以及质控剂。

1.3 阳性判断标准

hs-CRP高于7.4 mg/L,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6.4×109/L,白细胞总数高于9.7×109/L,都可判断是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x2进行相应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研究组Hs-CRP(13.81±7.97)mg/L、白细胞数(11.98±3.78)×109/L、中性粒细胞数(7.61±2.72)×109/L明显比对照组Hs-CRP(1.71±0.68)mg/L、白细胞数(7.31±1.56)×109/L、中性粒细胞数(3.49±0.97)×109/L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hs-CRP(mg/L) 白细胞(109/L) 中性粒细胞(109/L)研究组 37 13.81±7.97 11.98±3.78 7.61±2.72对照组 37 1.71±0.68 7.31±1.56 3.49±0.97 t 9.2014 6.9466 8.6783 P 0.0000 0.0000 0.0000

2.2 研究组不同检验方法感染阳性率对比分析

研究组采取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阳性率明显比单独hs-CRP检测以及血常规检测阳性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研究组不同检验方法感染阳性率对比分析

3 讨 论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如果早期未能及时治疗,会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促进临床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患儿疾病得以及时确诊,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通常采取血常规检查,然而根据其进行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误差,对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

本次研究中为选取37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以及二者的单独检测,结果发现,研究组Hs-CRP、中性粒细胞数以及白细胞数明显比对照组高,研究组采取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阳性率明显比单独hs-CRP检测以及血常规检测阳性率高,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文献[3]一致,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采取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可使诊断符合率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1] 张兵锋,董爱斌,杨 芳,等.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的价值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9)∶237-237.

[2] 夏 沫,夏 静.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15-215,216.

[3] 卢锦沛.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5)∶625-627.

本文编辑:吴 卫

R725.1

B

ISSN.2095-8242.2017.35.6864.02

猜你喜欢

感染性血常规阳性率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