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探究

2017-08-27宫子双褚景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脑梗塞黏度血脂

宫子双,褚景春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300)

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探究

宫子双,褚景春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300)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梗塞患者86例,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6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血脂水平、血黏度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黏度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活血化瘀法;高血压脑梗塞

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老年人较为多发,脑梗塞主要由高脂血症、高粘血症以及动脉硬化症所致,高血压脑梗塞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临床上,必须为高血压脑梗塞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对86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旨在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梗塞患者86例,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空腹血胆固醇超过6.6 mmol/L,甘油三酯超过2 mmol/L,全血比黏度、血浆对比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超过正常范围;②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偏瘫麻木、头痛身痛等症状;③舌质紫暗,且1个月内未服用活血化瘀药物、降血脂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①排除脑梗塞合并脑出血者;②排除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1];③排除病历资料不全者;④排除合并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严重疾病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高血压脑梗塞患者86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的一般资料:女15例,男28例;年龄42~83岁,平均(68.32±5.25)岁。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女17例,男26例;年龄43~84岁,平均(67.22±5.42)岁。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主要是给予辛伐他汀片(山西华元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4)进行治疗,1次/d,10 mg/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一个疗程。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即在应用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生地、赤芍、丹参、枳壳、川牛膝、桔梗、桃仁、红花、天麻、石决明、杜仲、川断、寄生、全虫组方进行治疗,每天一剂,15剂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一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的血脂水平、血黏度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血脂水平、血黏度水平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血脂水平、血黏度水平比较(±s)

实验组(n=43)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甘油三酯(mmol/L) 2.56±0.25 1.68±0.09 2.55±0.31 1.99±0.12胆固醇(mmol/L) 6.89±1.25 6.22±0.21 6.88±1.31 6.51±0.58全血比粘度(mPa·s) 5.96±0.89 4.32±0.45 5.89±0.57 4.92±0.51血浆比粘度(mPa·s) 3.15±0.69 2.01±0.15 3.14±0.55 2.74±0.13血小板凝聚率 18.52±1.28 14.25±0.25 18.55±1.15 16.42±0.27

3 讨 论

高血压脑梗塞在临床上属于中风、卒中对范畴,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血瘀证的出现,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表现存在着很大的关联。辛伐他汀是临床常用药,其口服吸收后的水解产物,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从而可以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血府逐瘀汤是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效果,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与血液流变性以及微循环的功效,同时,也兼具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镇痛、抗炎、抗缺氧等多重作用[2]。有关临床实践也表明,辛伐他汀联合血府逐瘀汤在治疗高血压脑梗塞以及降低血脂、血黏度方面,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3]。

根据本研究结果:实验组的血脂水平、血黏度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得出如下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黏度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1] 左 敏.浅谈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07)∶59.

[2] 李 勇,张 艳.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早期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5,(02)∶83.

[3] 段立焦.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疗效[J].当代临床医刊,2016,(02)∶2049.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43.2

B

ISSN.2095-8242.2017.35.6792.02

猜你喜欢

脑梗塞黏度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你了解“血脂”吗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