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失范的经济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7-08-25韩丽娟
摘 要:在当今我国教育领域里,存在许多教育问题,教育失范现象严重。在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成本——收益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下,教育收费过高、教育结构不合理及教育腐败问题严重的教育失范现象尤为突出,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细化教育收费准则及加强教育管理水平,才能减少教育失范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教育失范现象 经济原因 对策
每一个教育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凭空构成的,它的出现必定基于社会现实。站在教育经济学的视角下,着眼于经济学理论,这些教育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教育失范现象
1.教育收费过高
无论是政府公办的学校,还是社会上民办的学校、教育机构等,问题都突出表现在教育收费过高。由于公辦的高等学校收费受国家的直接管理和控制,所以不会有很大的收费问题。但是对于幼儿园、中小学校,其收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数额,在规定收费标准外的额外收费,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是无力承担的一笔费用。对于民办的私立学校,高额的学费更是普通家庭无力支付的。对于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辅导班等,其凭借自身的品牌效应将收费标准不断上调,出现了教育收费过高的现象。
2.教育结构不合理
对于高校而言,高校扩招的人数大量增加,非全日制学校不断增加,全日制下的三本院校越来越多,这些相对于初等学校、中等学校、职业学校而言,呈现出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表现在教师分布的问题上,例如偏远、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师相对于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教师质量较低、数量较少,很难促进当地学校的发展及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只会扩大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而无法优化教育结构。
3.教育腐败问题严重
许多学校凭借自身优厚的教学资源及高升学率,大量招收学生,使得每个班级的人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班级人数,还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并自主支配,导致学校内的教育腐败现象不断发生。例如学校里掌有实权的干部利用公权为自身谋取利益及为其亲人谋取校内的职位,还有的学校乱收学杂费,胡乱采购教学物资,制造办学假象,并从中赚取额外的费用。
二、教育失范的经济原因分析
1.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
教育相当于一种商品。初等教育相当于以消费属性为主、投资属性为辅的教育。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就将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在了孩子的教育上。由于学生参加辅导班的需求不断增加,优质的教师资源又有限,就产生了供需矛盾。同样,虽然中等教育的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是并重的,但是出现的教育供需矛盾相同。例如高中生的课业负担沉重,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让孩子报名参加社会上各科著名教师的辅导班。在教育市场上,课外辅导班的需求不断增大,供给却有限,导致辅导班乱收费的现象十分严重,也激化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问题突显,教育失范现象严重。对于投资属性为主、消费属性为辅的教育,如成人教育出现此类供需矛盾的现象则较少。
2.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在当今社会,我国没有很好地将人力资本、配置能力、教育投资等经济理念运用到各个教育阶段及教育地区。在农村,复合式的教育仍然存在,使得教育资源充足与否成为了教育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还有我国没有优良的外部资源作为教育配给,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有所欠缺。如今我国有大量的学校,但是优秀的学校仍占少数。我国将4%的收入投入到教育发展上,是对教育的一种投资,只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劣势学校的发展,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来配置资源,才能使整个社会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1]。只有解决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冲突,才能促进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发展。
3.教育成本与收益的不平衡
教育成本与收益在经济学上属于资本的范畴,与其成本——收益理论密切相关。在教育失范的问题中,学校里普遍存在的社会不良习气是收受贿赂。例如,被赋予一定权力的教育者,由于其具备谋取额外收益的客观条件——高职位及高威信,使得他们在自身工作付出的基础上赚取额外的收益,使得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收益不合乎规范,这在于教育制度不够健全,对不平衡的教育成本与收益的规范力度不够。
三、解决教育失范现象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将教育办好,国家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运用在教育改革上。在教育制度的编写中,就要明确教育经济的投入及产出,并且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约束。因而,教育问责制的实施就要落到实处,将其具体的细则融入到教育制度的建立中。教育制度应以现实为依托,随时进行删减及填充。完善的教育制度面向整个市场,不局限于政府和学校,应鼓励高等学校建立校办企业,开展政策咨询、继续教育等活动,搞活对外关系[2]。完善的教育制度必定会为教育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也会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2.细化教育收费准则
无论在公办教育上,还是在民办教育上,国家都应当制定出详实的教育收费细则,在同一种教育经费支出项目上,不一定要将详细的价格标明,但一定要有一个缴费范围供家长参考。细化教育收费制度是为了抑制教育市场上胡乱收费的现象,是为了使教育收费规范化、合理化、公开化。在高等教育上,要完善科学学费定价机制,进而核准高等教育市场化私人收益与市场化社会收益的比例关系,并完善已有的学生资助体系,[3]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市场的收益。
3.加强教育管理水平
加强教育管理水平应从学校领导干部及教师着手。在学校领导干部上,应加强对其的纪律检查力度,明确其职责权限与行为规范,在给予其教育管理权的基础上又要削弱其执行教育行政权的范围。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要优化教师队伍,构建精良的教师团队。若要吸收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就要解决好教师的收入分配问题。只有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及社会地位,将良好的教育资源分配到位,才能实现加大教育成本投入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赖德胜.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经济学解释. 教育研究, 2004, 3: 11
[2]孙伟, 丰硕, 王美, 于长志. 论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及其解决路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161
[3]傅维利, 刘伟. 关于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理论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 1: 17
作者简介
韩丽娟(1990- ),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