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德育实践的融合

2017-08-25高跃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德育实践融合

摘 要:微信的普遍应用给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微信的弊端又给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增加了难度。大学生需求层次的多元化给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高校应通过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德育工作者水平、建立長效机制等途径来实现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顺利融合。

关键词:校园微信公众平台 德育实践 融合

作为新兴传播媒体,微信已从学校德育边缘走向主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德育实践的融合研究,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习近平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中央国家领导人做出的最高指示和决策,说明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学术界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课题组对湖南工程学院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了解和调研。数据显示:湖南工程学院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粉丝达到44000人,平台设立了《一校一书》、《湖工人物专访》、《湖工之声》、《湖工文艺客》、《一周新闻回顾》、《图说湖工》、《六十秒音频》、《漫说湖工》、《湖工生活》、《毕业季》、《微视频》等十一档栏目,做到每天都有图文推送,2016年推送图文800篇。平台积极指导微信团队进行图文创作,微信图文《湖工版南山南》和《从心开始》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图文点阅数达到27000和35000,宣传片在腾讯视频中的播放超过10万次。湖南工程学院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立足校园讲好湖工故事,在传播校园正能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微信的普遍应用给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自微信的广泛使用以来,各大高校纷纷抓住契机,注册开通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符合大学生需要的各类相关信息,既方便了学生,又给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1.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使德育具有便捷性。智能手机作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载体,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使用方便便捷,上网成本不高,在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之内。微信具有灵活、智能、个性化、自由开放、互动、生动活泼的特点,符合广大用户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申请也十分方便快捷,没有复杂的申请程序和费用,只需要搜索学校名称,或用扫描二维码功能点击关注,即可完成。根据问卷调查获悉:98.52%的同学都注册了微信,而且使用频率远远高于QQ。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60.33%的同学至少5到10分钟,百分之十的同学超过1小时以上。可见,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方法、形式和途径。微信汇聚起一个个的社会焦点事件,引发了大学生对道德的追问,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微信内容方面,98.51%的同学是通过微信获取重要消息,如微信班级群、各类社团工作群、老乡群等,通过它们获取重要通知和其他活动事项,利用微信开展活动和加强联系。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传递的便捷性,可以保证高校德育内容的实时更新,有效地解决传统德育内容单一的问题,使得大学生更乐于主动去关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更新的德育内容。微信公众平台所提供的功能应用与大学生的需求契合,关注之后,微信公众平台就会推送你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每天还会定时更新,用户在接受信息的方式上具有主动性。

2.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突破了传统德育的时空束缚。高校使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德育工作,突破传统的德育模式,让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都能成为大学生德育的场所,大学生的课间饭后睡前都能成为德育的时间,彻底打破了德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时给学生以指导,处处给学生影响,实现师生之间的无限制、无界限交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有利于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全过程,提升了德育工作的便捷性。不管何时何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都可以通过微信即时交流探讨。呈现出一派人人有微信,日日刷微信的局面,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这种全新的社交平台,形式新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为受教育者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感受,也利于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

3.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增强了德育客体的主体性。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一切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手段都应该被借鉴。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实施德育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以平等和生活化视角切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的以施教者为主体、一对多、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多对多、平等互动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德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壁垒,德育主客体从弱关系链接转变成为强关系链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微时代”的主体交互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德育本身成为新的双向互动的一个过程。学生可以自主发表自己的言论,在微信平台随意挥洒自己的个性,德育工作者也能够看到学生本身的真实面貌,以便更加真实客观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使德育也更有针对性。

二、微信的弊端给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德育实践的有效性

1.微信内容的多元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三观”。微信平台作为高校学生阐发和接受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不自觉地将大学生置于较为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海量信息的灌输,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冲击。 90 后群体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受到全家人的宠爱,有着追求自由、平等、个性张扬的特点。当代的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判别力,在海量的信息中无法甄别真伪,极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和观念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多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冲击。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未经过滤的海量的多元信息,大学生的好奇心强、可塑性大、自我克制能力差,很容易受网上不良思想及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思想混乱。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德育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新媒介上多元信息观的质疑和挑战。这是对高校德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树立主流德育理念的严峻考验。endprint

同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从未停止,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渗透西方社会思潮,发布虚假信息,蓄意抹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企图推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认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這些微信公众平台很会揣摩用户的心理,投其所好,比如有的加关注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就有礼品相赠,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网络散布资本主义情绪,妄图腐化大学生,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2.微信的过度使用容易使大学生变成宅男宅女。微信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使一部分大学生成了彻底的“微信控”。微信具有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心情、传递信息、展示自我的特点,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吃饭、上课还是睡觉,都刷着微信,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社交中,大大压缩了现实生活空间。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参加现实的社交和实践活动,整天独立于自己的微信王国里,造成孤立、封闭的个性,由此导致面对面沟通的障碍,丧失了其在现实社会的社会功能,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大下降。微信的过度使用一方面影响学生的视力和健康,使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另一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自我封闭。这对德育工作倡导的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挑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3.微信使用行为主体的隐匿性存在安全隐患。网络世界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充分暴露压抑在心理深层的需要和欲望,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正是这种虚拟性的网络行为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降低、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和自由意识的泛滥。鉴于行为主体的隐匿性,网络上不道德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为所欲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包括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有的学生出现道德的偏差,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淡化。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微信实施犯罪,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保护存在潜在的威胁。调查显示,在微信的使用安全隐患方面,76.19%的同学没有这方面的防范,虽有少数人认为存在风险,但疏于防范措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那些所谓的网络诈骗,密码被盗等不会这么“幸运”地降落到自己头上。而在自我约束力下降、与陌生网友会面产生的危险,则全然不觉。进行网络舆情监控和预测的难度加大,在监控的时间和空间上面临空前挑战。

由于微信具有上述弊端,所以给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削弱了微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

三、大学生需求层次的多元化给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样,大学生既有较低层次的需求,又有着自我实现的较高需求,需求层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1.大学生较低层次的需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使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初步融合成为可能。大学生也是人,有着普通人类拥有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将平台覆盖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将各类适合他们个性的生活和学习资讯推送到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他们最切身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教育者的服务功能而不是教育功能,拉近跟他们的心理距离。组织采写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身边熟悉的小人物故事,让他们有亲切感,引起他们共鸣,并适时地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积极引导,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据调查,82.14%的同学关注公众号的数量一个以上,9.57%的同学不知道这个功能。而在公众号内容方面,幽默笑话最多,其次的娱乐资讯,社会热点和新闻较少,人生哲理和职业技能素养几乎没人关注。81.26%的同学愿意选择关注学校官方的校园微信平台,但他们更愿意选择查看校园生活资讯和身边的人和事,音乐视频其次,主页信息和人生哲理没人特别愿意关注。对于官方校园微信平台设置与德育有关的栏目问题,大部分同学不置可否,认为有无都不重要,表示不太愿意去看,除非是特别吸引人的事迹。他们更倾向与视频类与德育有关的内容,纯理论的说教让他们视觉麻木。因而大部分同学选择“看栏目内容与形式是否吸引我来定”。

2.大学生较高层次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使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深层次的融合成为可能。高校处于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扮演着高校发言人的重要角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还普遍有着较高层次的需求,有着实现自我的强烈愿望。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如果校园微信平台有社会热点问题(如一带一路)信息,您将持何种态度?”这个问题,选择“认真看,了解这一类新闻是大学生该做的事”这一选项的占30.03%,选择“看一下标题,基本了解下文章内容”这一选项的占56.48%,选择“不关心”这一选项的占13.49%。可见大学生还是很关注热点话题的。在开展典型教育和设置名师栏目方面,我们设计了“如果校园微信平台设置人物故事栏目,您希望了解?”这个多选题,选择“教师风采”的占35.24%,选择“学子风采”的占46.01%,选择“校友风采”的占24.44%,选择“无名英雄、小人物的平凡故事”的占50.28%。可见相对于典型来说,大学生更偏重于了解身边人的故事。

调查中我们发现,如果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学生自己的微视频栏目,选择“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制作并投稿”的占20.18%,选择“比较感兴趣并关注”的占32.01%,选择“可能会关注”的占34.75%,选择“不感兴趣”的仅占13.06%。可见,学生对参与创作微视频等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他们自主意识强烈,猎奇心理重、同时又希望实现自我的较高层次的需求。endprint

四、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融合需要的保障机制

1.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显示,57.96%的同学认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一定影响,有时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其辨别信息、“去伪存真”的能力,增强其对网络不良文化的抵抗力,有效地抵制各种负面信息的侵蚀。倡导诚信守法文明上网公约,提高大学生网络修养,养成道德自律,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调控上网时间和浏览的内容,理性、文明地运用网络,成为“微时代”高校德育“绿色”网络环境的营造者和维护者。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学习观,维护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和谐环境,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传递正能量,让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能够真正的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助手。

2.提升德育工作者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一套很精致的钳工工具。它们都放在那里,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途。可是,当人的手还没有接触它们的时候,所有这些工具是什么呢?是一堆金属而已,只有到了匠师的手里,才能变成工具”①(杜殿坤译,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84:386)。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匠师的重要性。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就是这些工具,德育工作者就是匠师,好的匠师可以变废为宝,不好的匠师手上有好的材料也会浪费掉。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强调的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理念,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技术上和知识能力上的更高要求。高校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微信团队,既掌握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知识,又拥有最新的德育理念和知识,把德育专业理论与信息化时代背景相结合,打造图、文、影、音并茂的德育信息,提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吸引力。

3.领导高度重視,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日常维护、管理以及专业人员的培养,是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二是加强对微信用户的监管。规定学生在登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时要采取实名制,并与自身的学生信息进行绑定。三是建立网络媒介重大事件处理机制,对散布谣言和各种侵权行为及时处理,齐抓共管,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道德环境。四是完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管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机构,并且制定相关制度,使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所发布的信息能够时刻受到管理和监督,保证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畅通运行。

作者简介

高跃辉(1971.8—),女,湖南宁乡人,讲师,硕士,湖南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实践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探究性德育实践视域下的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小学德育实践衔接性探析
用心沟通 用情呵护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科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