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鉴赏方法初探
2017-08-25王丹
王丹
古诗词作为中国傳统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背诵经典诗文,品评名诗名句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风尚。央视大型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把“诗词热”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作为传播诗词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自然也应该挑起这份重担。让诗词走进孩子的学习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不能推卸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古诗文教学方面,很多老师注重学生的读和背,却忽略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只知道机械地背诵,却不理解诗歌的内涵,只感觉到诗词的美,但美在哪里却又说不清。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以说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评析和鉴赏是古诗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鉴赏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古诗词诵读,进而积累古诗词
诗歌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鉴赏古诗词的前提和基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诗歌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吟咏诵读,同时也是体会人文精神卓有成效的方法。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当然吟咏诵读并不是等于死记硬背,根据平仄规律,音韵节奏来协调音调的高低、长短、疾徐,吃透诗词的内涵,体悟、意会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其创造的情境美。在诵读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必要的点拔。这一环节主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要求准确流利。在这一板块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本诗情景进行“吟读”,而不能像小和尚念经一样,絮絮叨叨。如“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要启发学生用轻读读出月下的静谧,用延长的拖音品味闲适、恬静的气氛。一开始可以有意识地读得夸张一些,其中,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练读,可以学生之间互读、互评,更可以配上音乐营造气氛,可以配图加强直观感受等等,不拘形式,力求多样化。这一环节,应该让学生大胆而快乐地吟读,而不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
二、用想象还原诗词的意境之美
诗词的意境凝聚在诗词字句之中,每一句都会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之中让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体会在那种情景之下的情感。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诗作仅四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不可能像小说家、散文家那样把自己创造的意境详细地给你描绘出来,只有通过你的丰富想象,才能把诗合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并像电影一样衔接起来。再以《天净沙 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结合在一起想象那种夕阳西下的情景,残阳映照在地面上,几只乌鸦在苍老的树木上停歇,远处流水围绕着破败的人家,作者坐在消瘦的马匹上,在久远的道路上行走着,只要能够想象出这一片落寞萧条的景象,就不难体会出马致远当时那份苍凉与断肠的情感。这首元曲,前几句没有一个动词,只是几种常见事物的堆叠罗列,却丝毫没有单调枯燥之感,可谓“一字一传神,一词一境界”。这种情境之美,就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逐次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
再比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直”字,写出了沙漠里渺无人烟的广袤意境;一个“圆”字,把落日的浑圆柔和描写的惟妙惟肖。如此生动形象的诗句所描绘出的画卷很容易勾勒在学生的脑海里,而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具体的描绘出来,教师做好讲解和指导工作,让学生们边学边画,这样既增加了学习乐趣,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三、“字斟句酌”体会诗词的语言美
可以说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每一句诗甚至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而得来的。要想体会诗词的凝练优美,每一个字眼都需要学生们细细的品味。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诗词中的好词妙句,把最好的诗句找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为什么写的好,哪里写的好。我们以《行路难》为例,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妙的一句诗,然后每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大家一起评选出最好的诗句让大家一起学习与玩味,比如说有人觉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最好,表现了李白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也有的学生会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四个动词最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无论学生怎么品评,教师都要及时做出点评和指导,引领学生抓住诗歌中的中心句或重点词来进行诗歌鉴赏。
再如教学《沁园春·雪》,须抓准“望”、“惜”这两个词,它们分别统领上阙和下阙,一“望”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激情澎湃;一“惜”借古论今,歌颂当代英雄人物。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品味,学生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毛泽东的叱咤风云,博大胸怀。可以说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品析诗歌中的重点词句。
总之,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以诵读为主线,串联感受、理解、领悟与扩展,始终把学生的吟诵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示范引导,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开放发散,拓展创新,让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和谐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