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017-08-25程春霞
程春霞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语文学科,如果不去提前预习在课堂上你就无法与学生合作学习,甚至你就无法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这样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教会学生预习是根本,有些学生他不懂得怎样去预习,认为读几遍课文就是预习了。那么,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去预习,从而养成预习的习惯呢?以下就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点滴做法,收效还不错。
一、把书读通读顺
课前预习时,必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落字。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课文也就基本读熟了,同时字词也就没有障碍了,这样才能有利于阅读教学正常进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有的学生读课文仍然是字不连词,词不连句的。这就是读的功夫不够,所以对课文内容自然也就不理解。因此,考试时阅读理解这一块总是丢分。所以预习特别重要,不可小觑。
以前一篇主题课文通常都是用两课时上完的,而現在我校正在搞群文阅读模式,这样一篇主题课文就要一课时来完成。这样一来,预习就更为重要了。预习时不只是要扫清字词的障碍,还要明确课文写了什么。理清文章的脉络才能在课堂探究理解中有所收获。
二、明确预习的重要性
在预习中,要确定哪些知识点自己可以弄懂,哪些问题是自己搞不懂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预习不是说能回答上老师的问题,而得到老师的表扬。预习的目的是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让你明白了,这是有效学习的方法,对自己不会的问题不仅注意听,而且也节省了思考难题的时间,可谓是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是,在预习时对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思考过的方法,通过自己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把自己的方法与老师的方法进行比较一下, 使自己真正收到启发,进一步加深对此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然而,如果不去预习,那么本节课你要学的知识太多,而且还得都要去记,这样你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弄得自己顾此失彼,效果一定甚微。
三、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前,我都会精心设计以下预习作业:
1.预习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找出本课的生字、词,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
2.预习了课文,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事文章,写景或其他说明文另作要求)
3.给文章划分意义段,每段都写了什么?
这样安排作业学生就明确了应该怎样去预习,也就有针对性的去读课文了。 .
四、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每两个单元进行一次展示交流。学生可以制作预习卡,也可以制作学习小报等。在展示中让学生互相交流预习方法,这样即使做得不好的也会受到影响和启发。并且把学生的展示成果挂在班级的宣传板上,同时上传到朋友圈。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自然有所提高。
只要方法有效,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自然就会学得主动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阅读能力当然也会得到培养,真可谓是一劳永逸。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仍将不断探索,使课前预习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