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探析
2017-08-25李明霞
李明霞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成为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对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存在着种种原因,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有效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呈现丰富多彩的趋势,在教材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有爱国之情、游子思乡之情、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美好的感情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思想与新课题,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高度地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存在的问题
1.互动理念的缺失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大部分教师已经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一些教龄较长、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体系成熟的教师,不愿意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缺少新的教学理念,缺少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意识,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抓不住互动的良好时机,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方式陈旧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师生互动。互動方式缺少创新,互动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兴趣往往是被压制的,教师进行提问与交流的时候,那些优秀的学生得到的机会比较多,另一些学生的积极性逐渐被打压。
3.互动时机缺少准确性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需要教师把握好互动的切入点与时机,提升互动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如何准确地把握时机呢?这需要教师综合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找到互动的切入点与准确的时机。师生之间互动的类型比较多,每种类型都需要有不同的时机,否则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在互动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对话,对学生进行粗暴管理,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的途径
1.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互动方式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互动方式,让学生的内心感情得到有效的抒发。例如,学习那些抒情类的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注意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学习故事类文章,教师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人物特点以及文章跌宕起伏的情节;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让学生感受诗词中语言精简的特点,让学生探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鉴于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增强互动的有效性。
2.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沟通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重要的与必要的。那如何进行沟通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学会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亲自感受过桂林山水的魅力,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与视频,并且提问学生“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3.丰富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
小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师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不合理,是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变化语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保证课堂教学中的交流是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4.学会倾听
教师与学生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倾听的过程,倾听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改变权威的形象与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读书、讨论、发言进行观察与倾听,带着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教师不要仅仅倾听成绩好的学生的意见,那些学习中等、学习差的学生的看法同样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学会倾听,以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互动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交流,提升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鳗莉.试析师生互动的形式化——对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观察与反思[J].学科教育,2004(9).
[2]孙杰.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3]杨靖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田[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