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内部机制和策略探索

2017-08-25任玲玲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4期
关键词:策略

任玲玲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从觉醒主体意识、促醒已有知识、唤醒学习动机、点醒主动建构、激醒反馈评价等五个方面探索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内部机制和策略,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发生;内部机制;策略

我们的教学实践似乎正走在这样一条路上:從研究知识教学到发展学生能力,再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要为成就学生的精彩生命奠基,就要不断突破与聚焦教育教学变革的核心,即“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觉醒主体意识:学习发生的核心要素

第斯多惠曾说:“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真正的学习常常是学生主体通过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反思产生的。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学习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学习所需的活动场所、教学设备、学习材料、学习工具等客观物质条件;软环境是指师生共同打造的快乐的学习空间、融洽的课堂气氛、浓厚的学习风气。当学生处在开放、民主、充满鼓励和期待、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里,更容易被激发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学习就是自觉自愿的;如果学生被强迫或勉强参与学习,会产生抵触甚至反抗的行为,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2.关注动态的学习过程,引领学习行为

教师需要从关注自己讲得如何转移到关注学生学得如何,从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在备课时要深挖教材,研判学情,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把动态生成性问题转化为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必要时适度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行为,顺应学生的学习节奏。教学行为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真正地“学”,主动地接受,更易融入自身经验,自觉内化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如果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没有兴趣,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或探究欲望。

二、促醒已有知识:学习发生的认知基础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戴维·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教师应尊重和善用学生的认知起点,悉心揣摩并用活、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问题归因,捕捉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其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距离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只有精准捕捉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有的放矢,省时高效。因此备课时可先理清一些共性问题:学生按照教材进度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什么?有多少人具备或部分具备了所需的相关知识、能力、思维水平?程度如何?然后针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设置预习问题,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归类分析。最后推断出学生能力、思维、学科素养的起点。

2.温故知新,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

学生已有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对新知识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温故知新,重点不仅在于知道哪些是已有知识,还要激活已有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判断、理解、选择、整合和内化的过程中,联系旧知理解和学习新知识,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系统,并产生新的知识结构。开发已有知识积累不只局限于教学导入环节,而是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根据实际开发学生已有经验。如在教学陆游《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去回忆梅花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之象征意义,然后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陆词中“梅”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果漠视甚至脱离学生独特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去教这首词,无疑会使学生对词中梅的认知与体验简化许多,对词人陆游的共鸣也会弱化许多。

三、唤醒学习动机:学习发生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有四个作用:激发学习动力,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维持学习过程中动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

1.以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期待

美国成就动机理论创始人阿特金森指出,成就动机是个体进行自认为有价值的工作的内驱力。没有学习目标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目标的未来期望与已有知识基础之间的差距将会自然引发出认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能够激发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要把握好尺度。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设置适合的目标,结合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还要重视学生道德、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的视野不只局限于小我,而是拓展到整个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文明的进步,通过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激发学生更持久、更有力的学习动机。

2.以满足需求增强学习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从低级的缺失需要到高级生长需要形成一个层级,如果较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很难去追求较高的目标。作文教学如果脱不开应试的桎梏,写作就会渐变为无味的语言游戏,学生将失去写作兴趣和动机。笔者常常组织开放式的自由写作,使学生自由表达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积极写作的愉悦体验,此时写作便完成了“要我写”到“我要写”的积极转变,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将真正获得表达的冲动,并追求更高层次的表达艺术,产生追求高级需要的动机。

四、点醒主动建构:学习发生的过程管理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不论外在给予的是怎样的教育方式,学生都不应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应是能动地生成、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1.立足学科基础,举一反三,建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学生主动建构的基本概念、知识体系和思维形式更富于个性化和创造性,更符合个人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也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建构建立在学生主体的过程性经历之上,而且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完成新知识的建构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可能需要分层建构、多元组合、逐步完善。在组织学习活动中,笔者首先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然后注重引导过程性学习,引导学生分层学习,举一反三,逐步建构知识体系。

2.创设认知冲突,同化顺应,重组认知结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学习就是同化和顺应的认知建构过程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认知发展过程的统一[2]。教师应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未来学习内容,理清新旧知识的差异,找准知识生长点,在生长点处巧妙设计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引发积极的思维碰撞和主动探究,通过同化或顺应方式,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思维的临界点发生质的飞跃,重组与优化认知结构。

五、激醒反馈评价:学习发生的监督调节

在组织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善用评价,积极开展以激励性为主的教学评价活动,优化过程评价,发展学生自我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1.优化过程评价,突出学习过程管理

依据学习理论,当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出现后,学习者将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完成建构活动。整个过程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已有知识、适切的学习方法等进行认识与判断的过程,即评价天然地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譬如每次作文教学,笔者向学生发放作文目标达成评价报告单,一方面评价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评价学生获取材料的路径、方法;另一方面评价学生的原创作文及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倾向源于过去强化的经历,强化促进了某种行为,其结果也增进了日后的行为倾向[3]。写作成长档案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自我反思,等等,能够充分评价自己的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预期发展水平。

2.发展自我评价,强化学习动力调节

罗杰斯认为,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使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种负责的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4]。”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规划、对学习活动实施监控、对学习结果進行评价,能够使学生清楚地感知学习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习动机的自我维持和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实施者、评价者、获益者,当教师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并基于这一点组织学习活动时,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学习内容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向上的能力,成为生命成长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戴维·奥苏伯尔等著.佘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晓文.现代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9.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90-391.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