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骆驼打败狼的故事谈假期学习

2017-08-24严清李文泉

新课程·中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故事读书

严清+李文泉

摘 要:古人云,宁可一月无肉,不能一日无书!学习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行为,是增长才干的最好途径。如今读书,虽不像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凡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能通过读书学习找到解决的办法,为自信加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故事;读书;假期学习

读不同的书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读书甚至可以包治百病,这一思想先哲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阐释得非常详尽。于是,人们对平时的读书持一种赞成的态度,甚至为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惜代价,尤其是我们父母,选居安宅首先考虑的是是不是学区房,房子有没有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的书房,对那些对孩子学习有帮助作用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兴趣班等更是趋之若鹜,甚至以自己的孩子参加了多少相关的培训作为茶余饭后炫耀的资本,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谁都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形成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所创立的期刊影响因子效应。面对假期是否要学习,不同的人看法不同,甚至有人还搬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理论来反对假期的学习,似乎假期就等同于物质的享受和精神的娱乐,学习那是开学以后的事!

但是事实是否应该如此呢?不可否认,教育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学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由许多的点线面构成,学习过程是要懂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日积月累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炼心工程,古人提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强调要持之以恒多读多练,才能真正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在现实面前总有人为自己的懒惰和松懈寻找借口。其实在我看来,假期学习更该加强,尤其是基础一般的同学。这好比是跑步比赛,平时的常规学习就相当于直道,你在努力别人也在努力,这个时候谁比谁都差不了多少,而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弯道,这个弯道就是假期或其他的休息时间,别人在努力而我们却在休息,还以为别人和我们一样都在休息,都在等待,而实际上,有人在这个“弯道”上更加努力,甚至是一些平时成绩不好的人也在这个时候积蓄力量实行弯道超越。等你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和别人相比差的不是一点点,而是被甩开很远,你和原来同一水平的人已不在同一起跑线了!

学习更是一个智慧与耐力的较量。也许,龟兔赛跑的故事已让人耳熟能详,但在自然的法则中狼永远是骆驼的天敌。记得在《人与自然》中讲述过这样的一则故事:在广袤的沙漠或者草原,骆驼的天敌只有狼。狼一向以凶残著称,它用牙齿作武器,凭着征战厮杀以获取食物。在这一点上,骆驼肯定不是狼的对手。不过,骆驼有另一手——它的生存手段不是进攻,而是逃跑。每当骆驼与狼相遇,狼总是急切地发动进攻,企图速战速决,想以最快的速度置对手于死地。而骆驼则从不仓促应战,常常是吼叫一声,便撒开四蹄狂奔起来。狼不肯放弃就要到嘴的美味,拼命追赶。它没料到,这一追恰巧中了骆驼的计策。一开始的奔跑速度,駱驼当然不如狼,但跑着跑着,狼就慢了下来。骆驼见状就主动放慢速度,给狼一点希望。狼果然中计,继续努力追赶,骆驼就继续逃跑。骆驼一点点地把狼引向无水无食无生命迹象的大漠深处……最终,狼用完最后一点力气,一命呜呼了。而此刻的骆驼呢,力气还足着呢!就这样,骆驼凭借自己的耐力优势打败了自己的天敌,为自己保全了生命。我们不得不佩服骆驼的耐力,更为它的智慧折服: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攻其之短。这或许是我们看完这个故事后的最大感想!

由此看来,基础一般的同学要想真正地超越比自己优秀的学生,也许应该从骆驼的身上得到一些相应的启发: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充满信心、耐力,从实践中获得生存的智慧。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当然面对处于劣势仍不服输的孩子,老师、家长和周边的人更应该投以关注。因为,这些基础一般甚至偏差的学生往往比一般的学生更敏感,更在乎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事情的看法。因此,每当他们取得进步时,都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可,以此获得对自己付出的肯定。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至关重要。我们不妨问问比我们优秀的同学、咨询一下我们的学科老师等,从他们那里寻求帮助。对策有了,关键是抓落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不能一觉醒来还在原地,不能只停留在书面计划中,而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抓落实。

相信,在假期这个弯道上,只要我们有信心、讲对策、抓落实,就一定能够让那只笨笨的“骆驼”战胜那只聪慧的“老狼”!

参考文献:

[1]孙长江.读书真好[J].兵团工运,2004(9).

[2]雷燕.人生如书 书如人生[J].中国职工教育,2013(15).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故事读书
我爱读书
故事细节语言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