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
2017-08-24王雪寒
王雪寒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育中的不断推行,当前的初中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观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重要的方向指导。初中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基础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相关的文化氛围,落实初中英语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现阶段初中英语仍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通识类课程,但不同于语文和数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具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如果在教学中单纯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重点词汇、句型等进行讲解,以简单的中文翻译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大部分学生是无法直接完全掌握相关英语知识的。因此,如何转变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出发,提出几点建议。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各类课程设置中,英语是唯一一门区别于语文课程的语言类课程。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小学阶段对于英语只是简单接触,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只停留在简单的英语单词、日常的英语词组和一些英文童谣的练习上;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增加了许多英语对话、课文,重点的学习项目增加了语法等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身心各方面都不太稳定,很容易因为课程内容枯燥而对英语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英语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的以单词、词汇、句型为主的生硬的内容,新入编的英语课文选材相对广泛,涉及英语国家的相关人文背景、风俗习惯,教材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和教材进行对接整合,通过在课堂上介绍一些相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开始一门新的语言学习,对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培养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设立交流的平台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一般以“讲授式”为主,通常的教学环节都是教师放录音或者为学生示范朗读,学生对英语单词、英语课文进行跟读,然后教师再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翻译,勾画出重点句型、重点短语等主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作为课后巩固练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停留在基础的读、写、背环节,而这些相对呆板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主动参加到英语教学环节中,缺乏自主的学习体验。针对当前的现象,教师应该真正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在课文的对话过程中,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进行朗读或者对对话的情境进行模拟,用自己熟练的英语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自己的英语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际交流能力。
2.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材中选取了许多文化差异类的内容,比如一些中西方节日的介绍、中西方生活习惯的不同、中西方学生不同的校园生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将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还要多关注一些课外的与教材内容有联系的相关知识链接,为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课外资源,让学生对所学的外国文化有更多、更广泛的了解。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例如,在教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人观点,对一些西方节日的印象、对一些西方习惯的认识等,通过学生各抒己见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背景,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良好的情感基础。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科目所带有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即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英语的正常交流和表达能力。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英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语言环境的训练,在学习方法上缺乏直观的体验,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文化情境中,发掘教材中对于异域風俗、异域习惯、异域文化等方面的情感,通过学生体会到的真实情感来沟通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学生在课堂的自身体验中学习语
言,真正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锋,邓凤华.情感教学:英语教学的法宝[J].内江科技,2011(2).
[2]李黎明.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