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8-24张西儒

新课程·中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中学生

张西儒

摘 要: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几堂写作技巧课就能解决的事情。有创新素质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找出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寻找一些学生有兴趣的话题,再加上课堂上对学生创新作文技巧的培养,使有新意的材料转化为有新意的文字。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一篇篇充满生机、充满个性的作文来。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

一、中学生缺乏作文创新能力的现状

中国教育报曾对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调查,调查的系列资料表明:有90%的学生不喜欢写作。

在一次初中作文竞赛中,老师们对272篇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进行分析,发现作文中,共出现孩子们的母亲为孩子倒饮料18次,给孩子们吃点心25次,还有23次给孩子们做饭。

对于这样的结果,每位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也会深有体会:作文要么千篇一律,故步自封(如有人总结出中学生记叙文的套路——“五子登科”:让位子、捡票子、推车子、挨棍子、死老子),要么大段引用,文章含义深幽,一篇作文会有很多处读起来艰涩。有的学生大量使用排比句,力图使文章更优美,但多是无意义的排比。学生对所描写的对象缺乏情感,情感是虚假的。不少考生的考卷都有夺人眼球的题目,学生过分注重题目和结构,文风华丽,陷入严重的“贫血”“缺氧”状态,部分蜕变成了“八股文”。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学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好奇心和表现欲最强的重要阶段;被喻为人生中的花季,充满希望、活力与创造力,他们笔下的文章为何会如此没有生机?我们不得不深思。

二、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文课堂一般包括两个部分:教师评上次作文,学生写本次作文。在这个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写出有创新、有个性的文章?教师要当导演,更要当剧务:搭好舞台,提供材料,设置场景,制造气氛,想方设法调动演员的情绪,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然后让演員自由发挥。

1.写作前的激发

著名创造学家韦斯伯格说:“实质上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就是说除了日常的积累、技巧的培养这些前提因素外,还需要教师将这些本来存在于学生身体中的能力激发出来,学生才能思如泉涌。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写作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必须要有理想的学习环境。”而建立这种理想的学习环境,首先要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情境,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情境的体验去感悟、理解所学的知识。人们的语言离不开情境,需要有情境的诱因,但是我们的学生不可能人人亲自观赏自然景观,不可能亲自经历工农兵商等各行各业的活动,而教师语言所描述的“情境”显然十分苍白,这里就需要我们运用多媒体,将我们预设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将一朵花开放的过程从头到尾展现在学生面前,或者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个感人的镜头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这令人惊叹却难以把握的瞬间体味生命的脉动,这

时如果让他们写那一刻的心动,恐怕没有学生会觉得无话可写,

而且人在感动或者被震撼那一刻是最有灵感的时刻,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刻。

(2)展示资料,提供作文的源头活水

有了震撼,有了灵感,还需要将以前积累的资料拿出来作为参考,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对有些东西并不能记忆得很准确。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的意境或语言整理出来,作为备用,教师也需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各种信息,作为学生的备用资料。这样一来,有灵感,有材料,再加上平时所学的技巧,一篇充满生命力的文章便顺利产生了。

当然,如果学生很有激情地写出一篇文章,拿给老师看,结果被教师批得一无是处,或者老师根本就没反应,学生会热情大跌,不愿再动脑筋。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次都顾及每一个学生,这里我们需要改变一下往常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体同学,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这样的评价会更客观,更让学生信服。这里我们需要借助于网络。

2.评价时平等交流

目前,“同辈评价”已经成为新一代的自我认同方式。一位网络征文获奖学生在“沙龙在线”平台上留言:“通过网络征文大赛,我看到了许多同龄人的作品,也了解了他们的很多想法,这让我觉得不再孤单。”

(1)利用网络促进交流,突出作文交际功能

作文教学是语言交际最基本的表达训练,突出作文的交际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长期以来,作文的交际功能被忽视,学生写作时不明白为什么要写,写作时不会想到阅读者的要求,只把它当作应付老师任务的枯燥乏味的事。这样写作成了没有动机、没有激情的被动表达的训练。而网络恰恰可以实现交流,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因而可以通过网络这个渠道,让学生将所写的东西发给老师、同学或陌生人,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组成协作小组,开展合作写作,这样会使作文训练的效率更高。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元化的作文评改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教师的负担很重,效率不高,效果也不好。如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展示出来,让所有的同学参与评价,再对照作文中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修改意见,以克服作文中常见的错误。让他们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另外也可以展示学生的佳作,代替以往的念范文,让学生评价并学习佳作。

总之,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几堂写作技巧课就能解决的事情。首先,需要教师本身提高创新素质,只有具有创造力、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不怕权威、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有创造力的学生。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通过对广告、报纸、新闻、网络的利用积累创新的材料,有了这些源头的“活水”,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找出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寻找一些学生有兴趣的话题,再加上课堂上对学生创新作文技巧的培养,使有新意的材料转化为有新意的文

字。这样一篇篇从形式到内容到思想都很有个性的作文,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布鲁克斯.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0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