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大专班的钢琴教学

2017-08-24秦静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自学能力审美

秦静

[摘 要]大专班的情况较为特殊,因此我将从教材的选择,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等几方面来论述大专班的钢琴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专班;钢琴教学;因材施教;审美;自学能力

去年我接任了04級大专班的钢琴教学,因为她们的中专时期也是由我进行教学的,因此她们的情况我很了解。大专班钢琴教学存在的最大难度就是学生钢琴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生已达到钢琴考级业余九、十级水平,有的则连弹奏简单的曲目都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同头老师商议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将同学们分为两组,即一组和二组,分由两位老师上课。一组同学重点上较难曲目,二组同学则以即兴弹唱为主。如果一组同学学习效果差,则可分到二组;如果二组有弹得好的同学也可随时分到一组,这样即满足了同学们的学习需求,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下面我就主要谈谈一组的教学方案。

一、因材施教,运用差异化教学

经调查,一组学生还是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如果一味按原来的方法都布置一样的曲目明显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又将一组同学又分为两个小组,A组布置相同曲目,约17人;B组则按个体需求情况,具体处理,曲目大的同学可延长回课时间,曲目小的同学分别布置曲目,约10人。在B组中,有的同学可弹九、十级曲目,大锅饭式的教学,她们根本吃不饱,因此,将她们分离出来,单独布置曲目。有的同学则可弹五、六级曲目,我也根据她们的个体情况分别布置曲目。回课的频率也根据具体情况一周回一次。教师先示范1组同学曲目,即一组的1组同学曲目;后按个体分别示范相应曲目。这样细致的分配曲目,因材施教,因人置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都摩拳擦掌,勤进琴房,比学比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美为诱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钢琴教与学的互动中有听觉体验、亲身参与、实际操作等主要过程。学生每接触一部作品,必须“聆听”“欣赏”,因此,“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首要环节。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最直接的、全方位的体验。而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才会产生了解并驾驭其作品的渴盼心理。

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示范演奏”,用细腻的音色,张弛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力度,扣人心弦的和声,生动变化的速度等表现手段为学生展示作品,提供美好的听觉体验。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起学生的丰富想像和学习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表现与感受美的互动中,相互之间有了心灵的接触。当师生心理相容时,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而开始积极愉悦的主动学习。毫无疑问,“美”在此产生了一种春风细雨润无声的潜在效应。

三、挖掘音乐因素,培养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分析作品,处理作品”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学仅停留在启发热情、激发练习欲望这一层面上,那么这种激动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理解、表现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传统的“单向”方式教学常常忽略这一点——教师在诠释音乐内容时不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参与这一审美过程,虽然有时也让学生讨论乐曲分为几段、每段描写什么内容、应该怎样演奏等,但最后总是习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因此弹奏千篇一律,缺乏个体风格。如此教学无法培养学生主动的审美意识,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依附教师的心理。显然,这种“单向”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在分析作品的理性思考中想像美、发现美,在表现作品的实践操作中创造美?我在分析作品这个环节上作了尝试:一是根据作品的内涵,从文学、美学、等方面多视角、多元化方向作知识延伸,让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形成个体的、独特的理解;二是引导学生从曲式、旋律、织体、调性等构成钢琴作品的各种元素的不同构造中感受钢琴作品的特点,同时辅以听录音、看录像、听演奏等手段,强化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富有创造性的去挖掘每一首乐曲的内涵。如在莫扎特《奏鸣曲》的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我抓住莫扎特创造中出现许多革新因素这一重点,将传统的回旋曲题材写成的奏鸣曲末乐章与这首进行曲形式的奏鸣曲第三乐章进行视听对比,并从创作背景入手,启发学生探究这首乐曲体裁的不同特点。学生在聆听中分析,在分析中思考,理解了这首乐曲的独特风格,进而能运用恰当的演奏手段表现这首乐曲的形象内容。如此长期的、多侧面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提高了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四、创设平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钢琴教学中,“回课”是检查学生练习效果的途径。针对以往“回课”时学生上台怯场、演奏呆板的情况,我在“回课”时作了如下改进:一是创设表演氛围,采取“表演五分钟”“大型演奏会”“优秀者表演”等方式回课,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辅以课后辅导,让学生对回课演奏充满自信。二是采取小组回课、对比回课、结伴回课等形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谈、听、想、说等多种积极的活动中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三是结合课外活动,定期举行各种类型的演奏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欣赏,表演机会。在这种贴近自我的演奏中,让学生在二度创作中获得创造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通过视屏,观摩艺术表演,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优美的、雄壮的、欢乐的、崇高的、悲剧的等人类一切情感,以此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实践证明,在钢琴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审美因素,将感受美、体验美(想像)、发现美(创造)、表现美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能提高大专班钢琴教学的效果。钢琴教学中“美”的积极效应,将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一个具有美的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才懂得热爱生活、热爱事业,才是一个人格完善的幼教人才。

五、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钢琴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有些学生完全依赖老师,要求老师一句句的具体指导,或是一味安老师的示范弹奏,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一旦离了老师就一筹莫展。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简要分析作品的能力。从大专班的一年级就由浅入深,逐步地指导学生分析作品。比如:怎样分清旋律、伴奏;怎样理解旋律的进行、走向;怎样划分乐句、乐段以及体会它们之间的音乐情感、内涵。懂得分析一般的曲式结构与掌握简单的和声知识。使他们在表现乐曲时心中有数,具备理解、表现作品的自学基础。另外,学生的音乐感也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学生的音乐感是有差异的。天赋好的学生也不能顺其自然,以致使学生停留在满足于自己本能的音乐感受,所以要有意识的加强培养她的音乐感受力。而乐感一般的学生则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启发,只要学生能自觉地追求,音乐的领悟力、感受力是可以明显的增强的。考虑到学生仅仅学习课堂上布置的一些作品不能有效地提高她们的乐感,所以,我鼓励并要求学生在课外浏览一些自己喜欢的乐曲,让她们精弹与泛弹相结合,我在适当的时候抽听一下她们自选的曲目,并听她们自己讲,不提什么要求,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因为自学曲目的能力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这个方法很有效,并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

总之,通过合理的曲目分配与因人置宜的曲目布置;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专班的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们越学越有劲,老师也欣慰地看到学生们的进步,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希望学生们再接再励,走好钢琴学习之路,成为优秀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燕镜《教育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3]张世臣 杜兰玉 赵淑文《心理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4]《谢玫瑷教授访谈录》载《钢琴艺术》200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自学能力审美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