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世纪和声风格特征

2017-08-24乔微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音程中世纪

[摘 要]古希腊的协和观、音与音间的纵向协和关系与数的和谐比例相通,与人的和谐、社会和谐相通,它有物理声乐层面的涵义,也有道德教化的价值。中世纪的音程协和观继承了这一点,并在一定意义上成功转化和深化,成为基督教观念与上帝之至善至美的一种物化形态。本文将围绕中世纪的和声风格特征做研究。

[关键词]中世纪;和声风格;音程

一般说,西方近代和声的起源是公元 9 世纪以八度、五度、四度音程关系为基础的奥尔加农,最初产生的二声部平行奥尔加农,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多声音乐,却可作为和声萌芽的起点。之后出现的花唱式奥尔加农、自由或反行的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等等复调形式和体裁,从和声角度看,都反映出在纵向上的协和音程观念以及协和与不协和关系的历史嬗变,同时映射出人们审美心理上不断适应并挑战着中世纪文化的杰出代表奥古斯丁的和谐与适宜的美学原则。

我们看到,9 世纪的平行奥尔加农追求纵向音响上的完全协和,不考虑声部的流畅与悦耳,但其后出现的更世俗化的自由或反行的奥尔加农、装饰性奥尔加农、孔杜克图斯、经文歌等等多声音乐形式则开始更多地注重各声部横向线条的独立流动,进而导致纵向音程协和观念的变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从逻辑角度看,这种协和音程协和观念的变化已蕴含着一种悖论,即本应随着纵向协和音程的扩展很快发展出和弦,建立起自觉的纵向和声创作意识,但事实却是复调对位技术的繁荣和发展,横向与纵向的技术发展不平衡,忽视纵向和声的自觉。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有理由说,西方多声音乐的开端——9 世纪的平行奥尔加农中的八度、五度、四度协和音程观念,出于宗教教义内容的更深层情感体验,出于对上帝和谐与美更完整深入的显现,但却不是多声音乐创作上和声自觉的开始。西方多声音乐的和声自觉是在复调音乐不断走向繁荣的过程中,经过漫漫一千多年,随着世俗化观念的增强,从无意识、潜意识到有意识,逐步建立起来的。孔杜克图斯、经文歌等体裁形式虽已出现和弦的形态,但却是随意的。

一、中世纪教会调式和声

在大小调和声体系建立之前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音乐创作是以六个中古调式(亦称教会调式)为依据的,这一调式体系的特点是调式中各音之间的联系松散,缺乏柔和力与向心力,特别是缺乏导音对主音的半音倾向,与以后出现的大小调式相比较,可将其称为“松散式”的调式。在这种调式的制约下所产生的相应的和声手法,则缺乏以后的大小调和声所具有的力度性与动力性,其主要特点是:

1.和弦结构

由于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和弦概念。音与音的纵向结合是建立在音程的协和与不协和理论上的。用现代的眼光看,原位与第一转位的大小和弦是当时所采用的主要和弦结构。其他如四六和弦,原位与转位的七和弦等结构都属于运用“不协和音”所产生的“临时性”结合,它们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和弦形态来运用。另外,在声部运用的过程中,常常可以见到为了避免音乐中的魔鬼——增四度音程式是为了加强声部的半音倾向以及为了用大三和弦做结束和弦而使用半音的情况。

2.和声进行

中世纪音乐的多声部结合是建立在“横生纵”思维方式上的。由于当时使用的是“松散型的”调式结构,和弦之间的关系同样处于一种松散性与非规律性的状态,表现在和声进行方面则有以下三个特点:

(1)各级和弦平等使用。除了主和弦和减三和弦以外,其他各级和弦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没有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的差别。

(2)各类根音关系普遍使用,不特别突出某一类型的根音进行。

(3)在结构内部,形成以“落音”(有时并非是调式的结音)为中心的“终止式”进行,构成局部调式中心的变化。

中世纪中后期一般指11-15世纪,人们通常把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奥伽农时期和新艺术时期。人们通常把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奥伽农时期和新艺术时期。

二、奥伽农时期(850--1300年)

纵向结构:从最初对八、五、四度音程的使用到后来三、六、二、七度音程的较多应用,协和观念有了一定的发展变化。一些原本被认为是不协和的音程如三、六度,逐渐地被看作不完全协和音程。而一些最初被看作是极不和谐的音程如二、七度,逐渐地被作为经常使用的音程来对待。尤其是被看作是最主要的协和音程之一的四度,却在这一时期被当作不协和音程来对待(当四度处于下方声部时)。

横向运动:从9世纪的平行音程结束方式开始,经历了调式结音式的终止方式,在到达 13世纪“和弦化”的终止式时,建立在音程叠置基础上的终止式已形成了某种比较规范的格式,尤其是为避免三全音的出现而被广泛应用的“双导音”终止式,在这一时期尤为突出。

三、新艺术时期(1300--1450年)

纵向结构:对于完全协和的五、八度来说,三、六度音程虽在理论上被划分为不完全协和的范畴,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开始和结束部位外,它们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二、七度的存在必须介于三、六度或五、八度之间,这是由于它们的不协和性质决定的。此时三全音依然作为一种极不协和的音响所使用,偶尔只出现在终止式中,大多数则是被禁用的。相对于奥伽农时期,四度的应用更为规范化,即四度处于上方声部时认定为协和音程,当其处于下方声部或是独立存在时被看作是不协和音程,并且这一观念一直延续到调性和声时期。

横向运动:14世纪及15 世纪上半叶多声作品中的终止形态,在奥伽农时期的基础上有了更为丰富、快速的发展,例如(1)朗迪尼终止及其变化形式。(2)类似“正格终止”的反向八度终止。(3)v--i的“正格”终止的雏形。(4)利底亚—双导音式终止及其增减变化、换位变化、八度省略变化等使和声进行更為多样化。

参考文献:

[1]《从音程性和声看中世纪多声音乐的审美指向》,张楠。乐府新声,2011年第三期.

[2]《欧洲中世纪中后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和声语言的历史进程撷要》,张冉冉。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乔微(1993-),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视唱练耳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音程中世纪
中世纪欧洲艺术
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境内的雇佣兵
论钢琴调律的“调律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上)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