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2017-08-24翟媛

西部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内在的精气神,传承至今具有强大的对内自信力和对外的无限吸引力。内在精神表现为推崇家国情怀的人文精神;重视朴素辩证的自然精神;融合吸收创新的会通精神;推进历史进程的自觉精神。我们要不断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自然精神、会通精神和自觉精神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往圣之绝学得以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大国气质的活水源头。中华文化的繁荣必须要有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相融;要有精英意识与大众情怀的同行;要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只有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具有创造活力、气质独特、会通中西、普世价值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启示;活水源头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正在以雍容华贵的大国形象向世界展示着这头狮子已经睡醒的姿态,而一个真正的强国,特别是文化强国,首先就表现在其文化强大的对内自信力和对外的无限吸引力。中国目前的发展强大,不仅仅是偶然现象,而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的全面发展,也是中国和谐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其制度背后的渊源正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国在新时代的自我探索,而非凭空而生。这样的文化产生的制度是最适合于中国的实际国情,适合中国的发展阶段也适合中国民众的期望。我们用和而不同的理念,用礼仪之邦的气度,用热情好客的行为,诠释着柔和中坚韧独立的文化情怀。

北宋理学家张载曾提出这样的命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我们抛开当时的历史环境,用今天的时代精神诠释张载的话,仍然具有精神鞭策的作用。客观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是为了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启示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从未间断的文化,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梁启超先生曾经讲:“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研究或评价中国历史的第一任务,在能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要认识‘中国文化之优异之价值就必须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不须外求,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得其生机。本来是由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但也可以说中国文化创造了中国人,总之,中国文化在中国人身上。因此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应该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人,亦就是说看中国史上历来的人生与人物,即中国人怎样地生活?中国人怎样地做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他指出,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有认识和弘扬真理的能力。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看看她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在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判断她在未来岁月里将对我们自己以及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一、推崇家国情怀的人文精神

我们知道近代西方也有人文主义传统,13世纪—16世纪欧洲盛行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也宣传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价值。但是我们可以提炼出来西方与东方在两个人文精神上的不同点:近代以来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而中国的人文主义传统则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在古代的典籍中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强调人的重要。具体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套自身“内圣外王”的追求体系,认为君子之道需要追求的境界是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一个人自我约束形成人格的过程。即便是普通人,也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人文精神很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重视家庭的和谐共处

中国文化里虽然有被人诟病的三从四德,但我们也无法忘记东方女性贤良淑德的优良品行,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老百姓都相信:“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老百姓流传一句话,国安享太平,国强民才富,民富国安定。”家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重要的符号之一。

(三)重视社会的理想建构

古代人文精神还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企求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董仲舒:“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則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以从生,故其治人之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些对社会的理想建构与今天执政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简要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关注人、家、国、民族这样的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当然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中的不足也值得我们重视。由于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而忽视制度和法治;由于过分强调家庭的作用,因而在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方面,把家庭成员间的血缘关系推到最重要的地位;将道德人格化,即塑造出所谓“圣人”,他被描绘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从而忽视了社会整体对社会发展进步所作出的贡献。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就需要我们将重视人文精神与制度建设并重。

二、重视朴素辩证的自然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学派大都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农耕的物质基础。比如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我们直觉经验总结下的自然辨证精神。

(一)推崇相反相成的辩证观

中国传统文化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比如我们有很多相应的概念:“阴阳、方圆、安危、动静、左右、上下、盈缺、贵贱、尊卑、情思、知行、相生相克、抑损举补等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即是《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二)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自然哲学,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非离开人生去讲自然,而是从人生出发去探讨自然,其理论又作用于人生,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这些从中国的绘画、建筑、饮食等等方面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

简要言之,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精神中的不足也值得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一种是任何自然的协调,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认识、保护和利用,而另一种则是将自然神化,从而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屈服于神性的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很多学科由于与政治相连,无法独立发展。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就需要我们重视将人文自然精神与理性相结合。

三、融合吸收创新的会通精神

会通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那么什么是会通精神?一个是我们自身文化的各个学派之间具有相互批判和融汇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具有消化和融汇外来文化的能力。

(一)重视相互学习和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学习是有一定传统的,这里不得不提当年的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它企图综合相互矛盾的各家学说,这在当时被称为“杂家”。

(二)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

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历朝历代演变,逐渐向中国本土化演变,并最终成为中国佛教的过程。佛教最初传入从依附方术、渗透、变形、流传、矛盾冲突、互适交流、融合入中国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禅宗为代表,

提出一念觉悟,刹那成佛。充分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中国文化融合印度佛教文化用了一千多年时间,历朝历代都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包容心态。我们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融入自身文化之中从而长足发展。

简要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会通精神的不足也值得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精神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容易养成变通和模仿的习惯,从而缺乏了培育独特性、原始性的创新意识。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就需要我们将创新和融合并举。

四、推进历史进程的自觉精神

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文化自觉,据他解释,文化自觉是对自己文化的准确评价。主张将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提到自觉高度,以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解释文化自觉是人们对于文化认识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我在这里强调的传统文化自觉精神更多地指古代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很重视对主流文化的反思,重视文化在推进社会变革和促进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文化自觉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促进文化自觉的高度。因此中国古代文化自觉大都与社会推进与变革有关,并不仅仅是文人学士的个人爱好。

(一)文化随政治变化的整合

中国古代社会的几次重大变迁都伴随着社会主流思想的创新整合,社会变迁促进了思想进步,思想进步又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看其脉络,一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集权政治时,思想界也基本结束百家争鸣的局面趋向统一。二是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后来的主流思想意识。三是唐朝时,实现儒释道三家并流,推进了儒释道之间的融合、互补和吸收。四是宋朝时,文化发展空前繁荣,书院兴盛,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政治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创造了理学即新儒学。五是清末时期,面对外来侵略,近代思想家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我们开始反思怎样在落后中实现崛起与复兴。这每一次整合都体现着文化思想的巨大力量,也是历史前进中每一步扎实的脚印。

(二)文化对社会进程的反思

我们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有农业文明的成果,也有工业文明的伤痛,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人口增多、环境污染、道德缺失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只有一种良方,而中华文化中的某些部分,如重视家庭伦理价值和重视自身修养、中庸之道、和谐观念和返璞归真的思想都是有益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对社会进程自觉地反思能力,有巨大的包容力。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尤其在物质虽然丰饶充沛而精神却相对贫乏迷惑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渴求及时雨对心田地滋润。

简要言之,中国传统文化自觉精神的不足也值得我们重视。精英的文化自觉大都停留在“自然”的层面和社会变革层面,往往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理论研究,却并不充分。文化自觉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促进文化自觉的提高。因此中国古代文化自觉大都与社会推进与变革有关,无法在推进普世价值上实现突破。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就需要我们将重视主流与普世相融合。

我们现阶段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展示着中华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融合的思路。十八大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我们分析这个核心价值观,不难发现中华文化会通精神的体现,比如其中富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概念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概念则属于西方文化提倡的内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我们不好妄言这个论断的正确,但是她至少警醒着我们对于强国的深思。有人提出过文化强国的指标:文化魅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道德力量。我们的传统文化曾经拥有这些因子,只是在未来如何继往开来推进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华文化不缺乏魅力和道德力量,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和创造力。两者的相融将会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深厚根基。中华文化的繁荣必须要有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相融;要有精英意识与大众情怀的同行;要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总之,“政治是暂时的,经济是长久的,而文化是永恒的。”文化的永恒魅力就是能不断地散发一种持久而震撼的力量,在盛世和危机的时候都能让国人凝聚在一起,毫无疑问中国文化具备这样的能力,具备这样支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的能力,希望它能不断地弥久历新,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活水源头。中华的文化虽然缺少契约和法治精神,但是却关注人文;虽然缺少冷静分析的理性情怀,但是却主张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虽然缺少注重独特创新的传统,但是却注意融合和再创新;虽然缺少人文与科学结合的理念,但是却在危难时期具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因此,中华优秀文化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富矿,一旦开掘出来,就会成为“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毕竟没有富强支撑的民族复兴将是单薄的,没有灵魂支撑的中国现代化将是浅薄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只有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创造活力、气质独特、会通中西、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4.

[2]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07.

[3]张荣华,费宗惠.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翟媛,历史学硕士,讲师,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通史、中共党史和中国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启示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