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体验式教学构筑学生主体课堂的实践探索

2017-08-24吾颖

化学教与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例主体性体验式教学

吾颖

摘要:利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设计并执教了苏教版《化学1》中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的一节理论课。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引入课堂,再由课堂教学回归关注生活中真实的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实验设计,带领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分析,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教学的主导性,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化学课堂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主体性;教学实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8-002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8.009

2017年3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省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体验-创新”为宗旨,将理论课构筑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探索课,设计并执教了“化学反应中热效应的探索”一课,得到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现结合展评课的教学设计,谈谈体验式教学构筑學生主体课堂的具体实践与个人体会。

一、体验式教学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述基本理念与“体验式”教学模式不谋而合。“体验式”教学模式来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也就是从实践、动作中获得知识,与中国教育家黄炎培的“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放到具体的化学课堂中,我认为:体验式教学应从学生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能力上,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知识本身。利用课堂这一载体,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创新性。

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

基于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我将原本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2的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这一偏向理论的课,设计成了探索课,希望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完成体验式探索的过程。

1. 从课外到课内,通过实例引发学生思考

化学源于生活。在对化学学科进行教学时,我们适合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入手,燃起学生对生活的好奇与热情,进而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与关注。例如:本课的导入,我采用了两次生活中的实例导引(见下图):

图1是视频播放神州飞船升空场景,通过激动人心的时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自豪感,同时将学生思考的焦点引到神州飞船这个庞然大物能起飞的原因,顺利得出能量间的转化。图2是翻牌小游戏的设置,让学生在互动游戏的过程中思考并回答大家身边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分别代表的是何种能量间的转变,从而自然引出课堂中要重点探讨的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2. 从演示到分组,利用实验加强学生感知

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而化学实验对学生感性认识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探讨化学能与热能间的转化,是一节偏重理论的内容。对热量最好的阐述不是用文字,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因而在引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概念的环节,我增加了学生分组实验,并且对课本列出的实验稍作改动,对比如下(见表1):

教材实验1保留,对实验2进行改进,目的是避免产物氨气污染教室空气,同时也为了简化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容易感知该实验的热量变化,增强趣味性。增设实验3,其目的是希望能与必修1中学生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适度融合,拓宽放热反应的类型,后续能更顺利地让学生归纳出常见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上述三个实验的效果及现象十分明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到知识探索的乐趣。

3. 从学生到老师,合作设计激发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实验探究与创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本节内容教学中,为了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团队勇于创新的精神,我增加了一个实验设计环节:不用手摸,只用眼睛看现象来判断某个化学反应的吸、放热状态,药品还是分组实验中所用到的,但是仪器不限,绘制设计装置图。我希望各小组学生通过合作,能激发出更多创意。以下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小组绘制的装置图。

由于未限定使用的仪器,图3学生很自然想到了用温度计测量反应的吸放热情况;图4学生与图3思路不谋而合,但是他采用了更精密的测温仪器,也就是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反应中热量的变化。图5与图6两位同学的设计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图5学生通过观察气泡排放验证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来验证放热反应;图6学生则通过发生器里热量的变化影响U型管中液面的升降。图7学生的设计是最巧妙的,他利用反应吸热可以使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这一物理现象来判断反应中热量的变化。这一设想与我的设计思路心意相通,为我接下来的实验演示做了非常棒的铺垫。

图8、图9为教师同题设计的验证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连续实验现象演示:通过拱形杯盖上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来证明Ba(OH)2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已经发生, 盖上的杯盖又很好地解决了产物氨气污染空气的问题; 通过杯底结冰黏住铁盖来验证Ba(OH)2晶体与NH4Cl晶体是吸热反应;通过冰重新化成水, 铁盖从杯底掉落来验证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这一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小组间的交流,思维的火花被不断点燃,学生惊喜于自己的设计,钦佩于同学的见解,惊叹于老师现场的演示,显著的“合与分”的视觉效果与铁盖掉落时产生的听觉冲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维的创新,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4. 从感性到理性,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剖析

经过前期实验的感性铺垫,此时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对观察、交流得到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归纳总结,形成深层次的理性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采用了学案导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逐步思考相关的问题,在问题中层层递进,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化学反应中存在热量变化的原因,并鼓励学生尝试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表述理论知识。学案设计如下:

学生得出的结论如下:

5. 从课内到课外,带领学生再次回归生活

化学反应中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能量服务我们的生活,造福我们的社会,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这节课的最后我将学生的目光再次从课堂引向了课外,回归到生活中。通过学案介绍部队自热食品产生的原因与优点,揭示化学能量合理利用的强大优势,通过课件及实物展示超市中常见的自热米饭,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索生活中自热食品的原理和装置,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装置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带领学生认识并关注我们身边真实的化学。

三、体验与反思

1. 专家的观点

对于“化学反应中热效应的探索”这堂课,专家们给出了充分肯定,认为:课堂情境设置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有效地引导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学习发展;师生互动与实验创新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其中的实验创新环节,是对教材实验的再创作,使得学生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课本中出现的实验,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提高了化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剖析原理的部分,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多角度地理解并归纳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化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课外到课内的引入,最后再由课内回归生活,帮助学生关注身边真实的化学,较好地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2. 体会与思考

通过课堂的实践和探索,我深刻体会到:高中化学课的设计应尽可能避免沉闷的一言堂模式,多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从身边真实的化学出发,基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选择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实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实验或者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尽可能地营造有张有弛的课堂节奏。化学学科是严谨的理论性学科,但化学学习却可以生动活泼并且更加真实。体验式课堂恰好实现了这一目标,它也必将成为教育的主旋律。 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如何合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并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学习模式,如何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是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師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蒋新芳.例谈“简异”化学实验创设的教学价值[J].化学教育,2013(9)

[3] 遇娜.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综合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3)

[4] 蒋东.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化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猜你喜欢

教学实例主体性体验式教学
例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简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对于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性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用批注“石”,巧搭能力“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