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7-08-24刁淑梅刁艳萍栾培萍
刁淑梅,刁艳萍,栾培萍
(龙口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0)
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刁淑梅,刁艳萍,栾培萍
(龙口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0)
目的 分析和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布地奈德治疗,而观察组则使用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进行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63.3%,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则是93.3%,经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现象发生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通过使用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所得到的疗效要明显的高于只使用布地奈德一种药物。
博利康尼;布地奈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哮喘性肺炎
在新生儿中,先天性心脏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更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一旦发现患有此病,必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赢得最佳时机进行手术。对此,笔者在本文中对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治疗的60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天~11岁,平均(1.9±0.3)岁。在患儿60例中,有患儿是左向右分流型27例,房间房间隔缺损13例,肺动脉狭窄4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是内心膜垫损1例。将6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刚开始进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均采取化痰、止咳、吸氧及抗生素控制
感染等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利尿、强心及改善循环等综合的治疗,对照组则是在此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作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 mg/次,2次/d;而观察组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使用的则是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吸入时使用的是博利康尼雾化溶液,每次1.5~2.5 mg,2次/d。一个疗程是一个星期,两个组都需要为其3个疗程的治疗[1]。
1.3 测量Q-T离散度
在用药后的一个星期,对两组患儿实施12导联心电图检查,6个心动周期
是每个导联说测量的最低底线,最终得到平均值,而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最短和最长Q-T之间的差距就是QT离散度。
1.4 断疗效的标准
诊气喘、咳嗽、湿啰音及肺部哮鸣音等症状都消失了为显效;气喘、咳嗽、湿
啰音及肺部哮鸣音等症状都有所减少为有效;而气喘、咳嗽、湿啰音及肺部哮鸣音等症状都并未减轻,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加重的现象则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QT离散度
对两组患儿分别使用布地奈德和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治疗以后,比较其前后的QT离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QT离散度(±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QT离散度(±s)
?
2.2 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以后,在对照组中,显效11例(36.6%),有效8例(26.7%),无效11例(36.6%),总有效率约63.3%;而在观察组中显效19例(63.3%),有效9例(30%),无效2例(6.66%),总有效率是93.3%。通过统计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低于观察组,经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儿童的众多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的危害性极大,严重的威
胁着儿童的生命健康,由于改变了心脏血流的动力学,肺循环出现了充血的症状,左向右分流,处于婴幼儿时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呼吸道很容易出现反复的感染,而且也没有什么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对照组的患者单独的使用了布地奈德,而观察组的患者则使用了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离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是95%,对照组则是60%,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喘息性肺炎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亚,并不会影响到患儿的心率,其疗效是较为显著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1] 何春花,王艳萍,朱 军,等.1996-2006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异常死亡流行病学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2): 324-328.
[2] 曾双林,李亚军,黄 霆,等.先天性心脏病和支气管发育异常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当代儿童杂志,2011,13(11):893-895.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25.4
B
ISSN.2095-8242.2017.23.44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