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地之中有嵩阳

2017-08-23郑如虹

旅游 2017年6期
关键词:嵩山石碑理学

郑如虹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这里文物瞻丰,名扬古今,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清澈缓流双溪河,东傍林泉深幽的逍遥谷,西望如凤飞舞的少室山,景色清幽,环境宜人,确实是一个修身、读书、著书、讲学的好地方。

始建于北魏的嵩阳寺

嵩阳书院的前身叫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是一处佛教活动场所,僧徒曾经达数百人。隋朝时期更名为嵩阳观,开始被道教占据,著名道士潘师正、孙太冲等曾在次修炼。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社会动荡,许多有识之士为孔孟思想不至没落,以办教育、传授儒学为己任,纷纷聚集于嵩山开课授徒。后周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更名为太乙书院,嵩阳观逐渐成为一个儒家思想传播场所。北宋之后,文风大行,著名学者吕蒙正、滕子京以及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朱熹先后在这里聚徒讲学、传播儒家理学思想,这里成为“洛派理学(亦称程朱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为嵩阳书院。王安石变法之后,许多大臣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便退居离开朝廷,因这里和都城开封很近,他们便云集于此、著书立说、传徒授艺,嵩阳书院名噪一时,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等均在此执教,而司马光的伟大巨著《资治通鉴》其中9至21卷就是在这里写就的。明朝末年,嵩阳书院不慎遭了一场大火,殿堂建筑被焚烧殆尽。到了清朝,由于嵩阳书院的盛名远播,登封知县叶封、名儒耿介、河南巡抚王日藻等人先后主持重修书院,到康熙年间累计学田1427亩,四方求学者不远千里而来,重新恢复了往日书声朗朗的场景。1711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子,按照录取名额每个县不到一人,可是单嵩阳书院就考中了5人,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近代以来,书院曾先后为登封教师进修学校、嵩山村小学的所在地。20世纪80年代,随着旅游热的兴起,才将学校迁出。现在的嵩阳书院,基本保留了清朝修复后的建筑主体原貌,占地近1万平方米,分五进院落,共有古建筑106间。近些年来,由于当地文物部门的重视,对一些房屋和文物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使得这座古老书院重新以蓬勃的生机出现在游客面前。现已成立郑州大学嵩阳书院。

仪门·石碑·杏坛

仪门为新修的牌坊式建筑,因书院除具有讲学的主要功能外,还有藏书和祭祀孔子的功能,所以在这里设置仪门,是提示学子到这里要注意言行穿戴、不致失礼。门额上有乾隆皇帝御书的“高山仰止”四字,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石路上有一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在台阶之下的右侧建有一座碑亭,亭子里立有一通古碑“中岳嵩阳寺伦统碑”,为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刻立,是在中岳嵩山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石碑。从石碑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时这里作为一处佛教寺院的兴旺程度。石碑正面刻有91尊佛像,保留有北魏时期造像“曹衣带水”的风格,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的破坏,许多造像已经面目全非。佛龛下方有碑文,记述嵩阳寺造塔之事,上面的文字是典型的魏碑体,介于楷书和隶书之间,字体刚健、笔力圆阔,也是魏碑书法的上品。沿台阶向上,有一个圆形的坛子,中间一棵茂密的杏树,这是为纪念孔子杏树下筑坛而讲学的旧例所建,称“杏坛”。

大唐碑·汉将军柏

嵩阳书院三宝之一的大唐碑,是国家文物,同时,它也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块古碑。石碑的正式名字叫“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744年)。碑文记载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游览嵩山,身患疾病,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他献上了一颗九转金丹,治好了皇帝的病,李隆基遂下令为孙太冲立石碑进行表彰。碑文为李隆基的幸臣李林甫所写,石碑上的字为唐代著名書法家徐浩所书。徐浩是浙江人,为当时书法名家,得父亲徐峤真传,精于楷隶,不在北海(唐朝书法名家李邕)之下。先后经历了四个皇帝,“四方诏令多出浩手”,意思是说这些皇帝的命令诏书大部分都要由徐浩来代书,他的字圆劲厚重、自成一家。目前在全国保留下来徐浩所书写的石碑仅存三通,都在河南,登封就有两块,而大唐碑是字体最多(有1078个字)、保存最好的。整个作品书体工致,无一懈笔,是为一绝。

该碑石质细腻,雕工精细,达练圆熟,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虽历经1250多年的阳光暴晒,风雨侵袭,至今碑面依然光滑,乌黑油亮。唐代的文化艺术在开元盛世以后,发展到成熟阶段,嵩阳书院大唐碑的雕刻艺术正处在这一成熟阶段的顶峰,因而在唐代石刻中,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整个石碑不仅在书法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从石碑的造型特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唐代建筑大气、雄伟、壮观的风格。

整个嵩阳书院的建筑都属于灰筒瓦覆盖、硬山卷棚式建筑,代表着儒家主张朴素、中庸、平和的思想理念。大门上“嵩阳书院”四字是由登封著名书法家宋书范先生仿照苏东坡字体所写,这块匾额为嵩阳书院增色不少。

碑林后面是乾隆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秋。时年十月,乾隆皇帝巡视中岳,先后到嵩山会善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地游览,游嵩阳书院后书《嵩阳书院》诗一首:“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睛。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荫中句偶成。”有人将其镌刻成碑,立于嵩阳书院讲堂东侧,并建碑亭一座。可惜碑亭清代后期被毁,只留下了亭址基台。碑身在“文化大革命”中也被砸毁,仅留碑趺、半截碑身和碑帽。2005年重修。御碑亭和碑廊之间有一棵苍劲龙钟古槐,树高19.5米,虽然树干嶙峋,中空外实,却新枝簇簇,生机依然,树姿优美,老而不衰。北宋神宗年间,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在嵩阳书院聚徒讲学,亲手栽种槐、柏多株,装点院景。今嵩阳书院仅存古槐,因是二程所植,故称为儒槐。

嵩阳书院的将军柏,是中国现存的原始古柏,诗人李观兴诗谓:“翠盖摩天回,盘根拔地雄。赐封来汉代,结种在鸿蒙。”传说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中岳时,对三株高大茂盛的古柏分别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现在成活的只有大将军和二将军两株。被汉武帝先入为主封为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干与树枝向南倾斜,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当年胡耀邦同志来此旅游,听说了汉武帝错封将军柏的故事,想起文革中许多的冤假错案,于是提议把二将军称做“元帅柏”。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珮,犹闻丝竹之音。清朝时期为纪念北宋名儒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河南学道林尧英把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所修。历史上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在嵩阳书院的教育史上,儒学教育更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北宋《洛学》名家程颢、程颐在这里讲学期间,融合儒、佛、道三家思想,开创了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咱们知道,儒家思想统领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几千年,而真正发挥其成熟效益的是北宋理学诞生后,而程朱理学也叫洛派理学的诞生地就在这里。可以说,嵩阳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箴碑·道统祠·藏书楼

这里修竹丛生,为书院平增了许多幽雅的气氛。月台上并列着四块石碑,叫“四箴碑”,内容就是孔子所提倡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殿内陈列的用具是1989年根据宋元时期的讲堂风格而复制的。在这里老师不仅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同时还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和情操感染、熏陶学生。过了讲堂,前面这个池子叫泮池。比较通俗的说法,孔子家居泮水之滨,少年常在泮水边读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以表示不忘先师的意思。古代嵩阳书院凡考中秀才,都要在这里举行绕池仪式,表示不忘先师的教导,继承先师的博学,要效法先师品德,安邦治国。

道统祠,始建于青康熙年间,后多有重修。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的文化理论,那么可以说,它是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并极力推动其发展而成的。在孔子之前,中国的先民就在嵩山地区这块热土上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道统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些为创造、发展、继承中国远古文明的先驱者所建造的。道统祠四周种植紫薇。

藏书楼是嵩阳书院的最后一重建筑,由清朝王日藻捐俸銀所建。属砖木结构的硬山式建筑,面宽五间,纵高两层,上层室外有通廊。历史上藏书很多,北宋太宗皇帝曾御赐书院九经藏于楼中,可惜毁于明末大火。嵩阳书院在古代有大量藏书,并建有书库,有“掌书”管理,在清代,藏书已达到86万册。除经典史籍外,还有《理学要旨》《理学正宗》《日讲四书》《性理精义》等,但大部分已遗失,仅存清代版本的一些书籍。现陈列有《二程全书》《二程遗书》《四书五经》《中州道学编》《四书近指》《理学要旨》《说文解字》等,另外尚存部分书籍的木刻板和在嵩山地区发现的稀世国宝《唐武后金简》,以供游客观览。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她执政期间,曾八次到嵩山,并一改其他皇帝到泰山封禅的传统,开创了嵩山封禅的先例。为纪念她封嵩山登中岳,把当时的嵩阳县改名为登封县。咱们知道,武则天有创造文字的爱好,她自己的名字“矍”就是出自她的发明。武则天政权倒台以后,由于政治原因,和她有关的实物资料大部分都被销毁,历史上也很少真实可信的记载。

藏书楼东侧为“三宝堂”,有门联云:天地人合称三才,石书画又添三宝。里面目前是陈鹏艺术工作室,估计是出租了吧,游览图上是“观善堂”。至此,游览完毕。

猜你喜欢

嵩山石碑理学
消失的亚特人之黄金山谷
礼学与理学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岳嵩山
三教策源——中宗嵩山
我爱我家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张耒的嵩山,张耒的网
论《评史心见》史论的倾向与得失
雷公奇遇记之石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