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2017-08-23赖美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游戏化实践策略节奏

赖美

摘要:节奏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是音乐的生命,人天生就具有节奏的本能。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倡导“节奏味”与“游戏味”的有机融合,让幼儿从“玩和奏”开始,避免枯燥的技能训练,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节奏,在音乐节奏中快乐游戏。结合作者多年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实践经验,剖析当前幼儿园节奏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及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节奏;游戏化;实践策略

幼儿在音乐学习中,节奏训练是最重要的音乐基础训练。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倡导“节奏味”与“游戏味”的有机融合,让儿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从被动的音乐接受和模仿为主动参与,通过体验让儿童感性认识、主动参与,各领域的有机融合,挖掘音乐节奏训练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协调、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并培养学习品质和音乐素养,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节奏[1]。

一、当前幼儿园节奏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存在滞后现象,教师音乐教学方法传统、理念陈旧。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大部分采取集体上课模式,如唱歌活动就是范唱、孩子跟唱、最后齐唱,感觉有点繁衍了事。教学模式陈旧,束缚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创造思维,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

(二)音乐教学内容、操作材料的选择,忽视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和身心发展实际需要。幼儿园音乐活动在教学内容与操作的选择上,往往注重规范性,按教学主题进行音乐内容制定,对幼儿接受能力与情感的考虑,导致幼儿产生抵触和消极情绪,造成音乐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师的音乐技巧技能专业性不够,游戏没有渗透在音乐节奏教学活

动中。经对我市20所幼儿园担任音乐课的教师调查,很多教师都不太愿意上音乐教学活动,感觉上音乐课难、累、力不从心,至于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活动更不知从何下手,无法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受和体验音乐节奏。

二、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

(一)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核心概念

节奏是指把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的组合起来。游戏化是指在将游戏与音乐节奏教学有机结合 ,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游戏性体验,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实践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是为实现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游戏性体验, 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并习得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格品质而制定的教学过程整体方案。

(二)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内容

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与韵律活动、声势活动、打击乐器、歌唱、音乐图谱、故事、戏剧、舞蹈、语言朗诵的有机整合,将丰富的教育内容以趣味化、游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熟悉并掌握2/4拍、3/4拍、4/4拍音乐歌曲的节奏拍打方法。即兴的节奏,身边所有能拍的物品包括身体各部分都可以作为拍打节奏的载体,并让孩子能自由、轻松投入地即兴拍打简单的节奏。

三、幼儿园节奏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实践策略

让幼儿快乐学习、自主建构已经当下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为了避免教学策略研究流于抽象、空泛、单一,融唱、跳、奏乐为一体,将动作、演奏、图谱、语言朗诵、音乐故事、美术、舞蹈有机结合,借助游戏为中介感受音乐, 培养节奏感。结合作者多年的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经验,提炼出有效的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从而让幼儿在音乐节奏中快乐游戏[2]。

(一)自然的呼唤,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节奏

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并感兴趣,教师就应该做有心人,挖掘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引导幼儿发现和感受。倾听雨声“滴滴”、时钟的“滴答”和打开电吹风“呼…,感受节奏匀速的、稳定的拍律及节奏时值长短的不同。从音乐活动中感受节奏进行曲的行进、摇篮曲的舒缓、舞曲的欢快,结合节奏游戏,从而使他们的记忆力、思维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二)钢琴的融合,激发孩子学习主体的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余时间经常会弹奏钢琴,让幼儿从听钢琴节奏音乐做走跑立停、拍手跺脚等动作,渗透在生活常规中,培养听音乐节奏的兴趣和习惯。钢琴音乐游戏一,钢琴声从慢到快,从强到弱弹奏,要求幼儿能跟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拍手、跺脚。游戏二,利用钢琴的高低音区别明显的特点,让孩子感受高低音的区别;游戏三,在游戏二的基础上,把二、三、四拍子的节奏渗透在高低音的区域中,如二拍子高音区x x 孩子就得拍手两下,低音区 x x ,孩子得跺脚两下,三、四拍子类同训练。把节奏的难度逐渐加大,更具挑战性,孩子学习的热情更高,能根据节奏时值长短的變化而变化,节奏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

(三)语言的开启,经典吟诵与音乐节奏的有机融合

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人类语言抑扬顿挫,是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音乐的节拍、力度与速度来念儿歌、顺口溜、童谣、诗歌等。如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引导幼儿根据划分的节奏朗诵,并分组比赛,这种语言节奏游戏对于大班孩子非常有挑战性,不仅需要团队精神,而且培养了孩子语言节奏的感知能力。

(四)肢体声势的引领,感受并掌握舞律节奏的多样化

陈鹤琴先生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动作节奏游戏化以拍手、跺脚、拍腿、捻指四个基本形式,让身体发出声响。节奏接龙游戏:一是“接尾”即教师拍四拍,孩子重复后两拍,再换一个节奏型练习;二是“接头”即拍四拍要求孩子重复拍前面两拍,再换一个节奏型练习;三是演唱接龙,师:小朋友们好!(1 2 3 4 ︱ 5 - ︱)幼:赖老师你好!(5 4 3 2 ︱ 1 - ︱)等。2.节奏卡农游戏即教师先拍四拍,孩子接着模仿头四拍,然后难度增加,并延续到更复杂的节奏型。3.节奏造句创编游戏,出示若干节奏型,孩子分组表演。坚持去做,时间长了,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及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都会有提高的。

(五)非洲鼓的介入,激发孩子拍打节奏的欲望

非洲鼓是孩子好奇、罕见且节奏明显的打击乐器之一,非洲鼓的节奏、速度和旋律的强度可以直接体现出整个音乐节奏的强弱程度。在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了非洲鼓的作用,认识鼓高中低音的位置,渗透好玩的游戏,再教孩子拍打从简单的节奏过渡到复杂的节奏,最后拍打完整乐曲。

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以孩子作为主体,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和感知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再现音乐,实施有效的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激发最纯朴的音乐元素,心理上得到美感和满足,诱发幼儿自身内在的节奏感,使幼儿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去创造和感知节奏[3]。

参考文献:

[1]郁玲玲,钱磊.追求音乐味与游戏味的融合,以大班韵律活动手影舞会为例[J],幼儿教育,2015(4).15.

[2]郑照华.游戏音乐快乐成长,试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游戏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5.25.

[3]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52,122.

猜你喜欢

游戏化实践策略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