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浅谈

2017-08-23田世江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农民工农村教育

田世江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民工潮”。随之而来留守农村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本文简述农村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农村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的成因。通过分析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提出做为学校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力图改善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

一、目前农村留守子女存在的教育问题

青少年时期正是孩子们的品质认识水平、是非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外出让留守子女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失去了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引路人,因此产生了较多的消极影响。

1.心理上的孤独

留守子女在农村往往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及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孩子的成绩不好。通过对农村留守子女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子女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子女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子女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子女,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留守子女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老人们所能给予更多的只是身体、起居饮食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大多被忽视导致孩子极易产生心理焦虑,经常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甚至无心学习、厌学等消极情绪。

2.自理上的逆反

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劝导,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导还顶撞自己的长辈。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孩子产生紧张、焦虑、易思、厌学、猜疑等逆反情绪。

3.情感教育的不足

目前,留守儿童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爱的缺失。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并且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加之,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此外,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性格问题,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并对别的小伙伴存在敌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主要归结为教育理念的不足和师资队伍的不完善,过多重视学业成绩的考核。加之过度的家庭负担让本就先天缺失的留守儿童无法接受公平的教育。另外,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关爱他们和帮助他们,让留守儿童无法感受学校教育的温暖和教育的公平性,从而让他们觉得学习是无用的,只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打击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问题。

2.家庭因素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由父母变成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将自己的人生观念传授给留守儿童,而爷爷奶奶的观念往往是陈旧的、落后的,如认为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劳动才是最重要的。正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关爱不足,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人生观念和意识形态,或者说留守儿童是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3.社会因素

由于农村的精神建设相比于大城市还十分落后,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让留守儿童的发展偏离正轨,逐渐迷恋上网络游戏,加之农村教育和监护力度的不足,留守儿童可以轻易出入网吧和娱乐会所,导致留守儿童误入歧途,农村教育难以顺利开展,出现了许多教育问题。

三、做为学校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面临问题的建议

1.强化留守儿童沟通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要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的关系。外出父母要经常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和孩子的学校经常联系掌握孩子的动态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要同监护人及时联系同时经常通电话与孩子说话,经常与子女电话进行情感互动顷听孩子的心声赴孩子感受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时时陪伴他们。

2.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学校管理教育

学校真正用真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灯,让留守儿童真正体会到学校就是他的乐园教师就是她的亲人河以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第一、学校要奉行“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理念。学校所有职工人员,除了自己的教书或行政等职责外,都需要主人翁的精神参加到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中,扎实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安全文明教育切实的渗入进去,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第二、学校与家庭要建立好“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由学校统一部署管理。由此了解好儿童的家长和监护人等的信息,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完善学生的寄宿制。另外需成立“留守儿童”的家長学校,对其监护人进行培训,协助委托监护人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动态,切实关爱儿童。第三、实施责任帮扶制度。可以在学校开展“扶贫扶志活动”,以及学生间的“手拉手”传递爱心活动;另外可建立“留守学生奖学金制度”,制定相应的奖学金奖励制度,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鼓励。

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学习、身心、品德的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对症下药。

3.班主任爱洒留守农民工子女

(1)班主任是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角

班主任不仅要做好留守儿童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好学生心灵抚慰者的角色要切切实实地走进留守儿童的思想深处,更应该多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注重留守儿童的思想变化顷注真挚情感用心去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祖辈的照顾很多时候仅仅满足了留守儿童的吃和穿在孩子的学习和心理上顾及很少。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哪怕是一个鼓励、一个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非常高兴。真正做到用亲切的话语去打动他,以诚挚的情感去感染他,切忌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作风这样,即使孩子是顽石用真挚的情和爱也能让他健康成长。

(2)从小事入手,督促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成长中与成就感相伴,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感受到大家庭的快乐。更乐意和大家做朋友消除孤独感增强自信心。

我们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孩子,把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给这些孩子们努力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营造出浓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从细微处做起,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信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拥有快乐的人生,使农民工留守子女健康成长。

四、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子女的成长已经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这一群体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怎么去做,怎么去改变,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关爱留守儿童,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精神,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做为教育工作者提出点滴看法,希望能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些许参考。

猜你喜欢

农民工农村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新农村 新一辈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