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7-08-23楼应深蔡玉朝
楼应深+蔡玉朝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尤其作为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站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如何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高校积极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找到应对措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享受,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物质追求的膨胀也使得追求者丢失正确的价值观念,出现盲目的拜金思想和物质主义,降低了物质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效用。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如何教育出即拥有专业知识,又拥有正确价值观念的的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外部環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外部环境变化带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个性,使独立、自主成为人们生活的新标签,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氛围下,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都明显增强,每个人都想彰显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人群中凸显出来,并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一旦这种想变得独特的思想过于膨胀就会出现个人主义,影响学生包容心的培养。市场经济不同于以往的人情经济更加强调金钱之间的等价交易,这使得很多人唯利是图,不公平竞争出现,作为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反对唯利是图,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力量弱小,对以利益为主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感到无可奈何,面对这样心态的学生,高校也困惑政治教育工作的该如何有效施展。二是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中西方文化冲突带来的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管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也使我国与西方各国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凸显。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西方文化影响着学生对我国教育方式的看法,使学生思考我国教育改革的同时,对我国传统的教育的方式产生抵触情绪,影响高校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
(二)我国高校内部教育弊端带来的挑战。我国传统教育重教轻学,尤其是对人文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过于“填鸭式”,课堂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学生记忆为主,不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很容易使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我国高校的政治教学工具主要是教育部编制的思想政治教材,教材内容逻辑性强,趣味性差,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大多是对教材内容的解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少,使得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再者,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政治,有关道德方面的教育则相对而言比较少。最后,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供给远大于社会需求,学校收取的费用越来越高,而接受高校教学带来的效应越来越低,学生就业压力增大,这就使得学生认真对待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降低。就业压力增大带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求增加的同时,教学难度增大。
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仅仅知识渊博的学生,而是要培养即有知识文化素养,又拥有健康思想政治、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学生的需求放在主导地位。其次,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之间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接收到与自身特点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其次,思想政治教学要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的结果如果仅仅是教育出有知识却没有思想道德素养的学生,这样的教育则是片面的、有缺陷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培养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全面教学思想,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知识的接受和消化理解是不一样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要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最新实事提出思想政治问题,让学生思考,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枯燥。在课堂以外要跟学生交流思想状况,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吸收教学内容。
(二)创新现代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教学要与时代接轨,跟上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步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在网上流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冲击很大,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上网教育,让网络成为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不良思想行为形成的罪魁祸首。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实现形式不必仅仅拘泥于教堂教学,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高校教学更应该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在校园,可以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因此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优秀的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结语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挑战是巨大的,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必须积极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实现自己的教学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勤. 浅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3)
[2]王媛.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新教育时代.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