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时期小学数学常规教学的几点认识

2017-08-23陈发贵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常规数学

陈发贵

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一线教师很注重常规教学,我在近几年教学中,也很重视常规环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問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激发学生学习的优势至关重要极活跃的课堂氛围等,则是笔者本文所探讨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教师多思考,用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题意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审题不仔细,对有些题目里涉及的事情不熟知,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去做充分的准备。如,收集图片、实物备用等。教师多彩的教学手段,会为课堂增色许多,学生弄懂了题目的意思,明白解决问题的方向,就会有信心、有兴趣去解决问题,这样岂不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每当学生看到老师上课时带来了不同的教学用品,就会猜想:老师今天又会让我们解决什么有趣的问题呢?学生有好奇,课堂教学就会有魅力。学生也就会喜欢数学课,更乐意融入课堂随老师探讨一个问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中的优势

我们教师让每位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在提升中成功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教育夙愿,更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教育理想和追求。翻转课堂的设置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教学更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相比传统的数学课堂相比之下更随机、更灵活。可见动态课堂实现了“高效课堂”、“精品课堂”、“雅致的课堂”、“兴趣的课堂”、“幸福的课堂”,让课堂有了无限的活力。(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提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课堂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课堂生命散发出无限的光彩。

三、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习数学知识的印象

课堂上太安静 我所追捧的氛围。我在教学要时不时地弄花样来。比如,在教学有关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题目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售货员和买主,再增加一点讨价还价的情节,课堂氛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不管老师怎样把题目变式,都难不倒学生。有时我还采用分甲方和乙方开辩论会的方式,对一道题的对错进行争论,这样的教学印象深刻!当学生回答问题又对又快时,有时我会幽默地说:“你答对了,加10分!”这时学生会越来越兴奋,也越来越有自信。若课堂教学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精彩环节,乐中求知,学生还会被什么样的困难所吓倒呢?

四、引领学生轻松的走进数学知识的殿堂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很多同学由于数学学科的限制,收到自己数学基础的影响,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了为难情绪,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数学难学,而翻转课堂的产生,可以让学生轻松的走进知识的殿堂,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脚步。

新时期好的课堂中改变了学生被动听的学习状态,教师的角色也有教学的主宰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突出了课堂的生态特质和个性化学习。学生也更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更便于学生接受。而在课堂管理中,因为学生已经通过翻转课堂实现学习过,研究过,更增强了师生之间课堂双向活动的有效性。

总之,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好学生的方式方法很多,我以上提出的几点常规教学见解,以期同行赏识,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优势作用。当你看过《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对教育工作的感悟颇深,感触也很大。文章的更大的价值在于让一个词走进了教师的视野——守望,这既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观,更是教育者的一种育人的行为体现。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是在管与部管之间,在科学有序的教育统筹下,用教育的智慧激发学生的素养。我们用“守望”一次来形容育人的过程,是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理认知的,自然会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更大限度的发挥。

身为数学教师,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数学看数学,我们的目的是发展好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好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一个增长点。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受益匪浅,而且能为其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列为课程目标之一,随着生态课堂的提出,当翻转课堂步入人们的视野时,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教育界又一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已然拉开了序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常规数学
常规之外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破常规 获巧解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