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境界
2017-08-23郑敏
郑敏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审美,就会呈现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容易出现两极倾向,要么偏爱人文性,脱离语言形式;要么偏重工具性,强化知识训练。课堂教学压抑、沉闷、交流不畅,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学生成了语文考试的答题器,语文素养得不到培养,造成了人格的残缺;教师也不断的练、考、讲、评,专业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审美境界
语文教学审美,就是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与优化语文教与学的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精心品读文质兼美的文章并慧心领略蕴含其中的审美因素,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过程中,师生都能感受到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品质得到提升。
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功利语文”的束缚下扭曲,原本充满着生命活力、蕴藏着文化气息、孕育着智慧灵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在贫于应付的考试中、在寻章摘句的串讲中变得破损不堪。学生在体会古诗的悠远意境、揣摩散文的灵动飘逸、欣赏戏剧的动人情节时,还要不时地思考是否为考点? 为了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常常是“声、光、电、影”轮番上阵,表面异常热闹,实则破坏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静态之美。师生处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走向贫困,学生的才智逐渐消磨,人文关怀被忽视,谈何美的体验、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审美,就会呈现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容易出现两极倾向,要么偏爱人文性,脱离语言形式;要么偏重工具性,强化知识训练。课堂教学压抑、沉闷、交流不畅,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学生成了语文考试的答题器,语文素养得不到培养,造成了人格的残缺;教师也不断的练、考、讲、评,专业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
教师要紧紧依托文本,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的天然优势,充分营造审美氛围、挖掘审美因素,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学习、品味、感悟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行审美素养的培养。
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的句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文字中的语言美,朱自清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既写出了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又赋予荷叶动态美,极为贴切;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荷花在月光照耀下的晶莹之美,又写出了和荷花不染纤尘的高洁之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再现景象,更体味到如何用审美的视角看世界,如何用优美的语言写世界。
体味作品中的意境美。欣赏作品意境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十分注重意境美的创作。如《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只开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两句,就展现给读者这样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在夏秋之交,荷花盛开,风和日丽的美好日子里,江南农家女子,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再折几枝美丽的出水芙蓉,回去送给心爱的人,来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意,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何况在湖泽边上,还有那么多的兰蕙芳草,幽香袭袭,令人心醉。只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一幅幅气韵灵动、情趣盎然的美丽画面。享受意境之美就是享受精神之美,这种美是无穷无尽的,也是缤纷多彩的。懂得体味文学作品中意境美的学生,一定也会成为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有温度、有情趣、有思想的人。
康德说过,美是德的象征。美与德是相互作用、互不分离的,美的陶冶更有利于德的养成。教师要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步养成道德情操。这就要求教师发现雷人精神的闪光点,不断挖掘典型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人性美。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并未被当时士人的浮靡思想所影响,而是响亮的在《兰亭集序》中喊出“死生亦大矣”的口号,是对生于死意义的一个很好地阐释;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由衷发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感慨,告诫世人做事要有志、力、物;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激情呼喊“曾记否,到东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有着相同的品性,一样的追求着自己的信念。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其峻洁人格深藏在人们心底。
感人的忧患意识。教材中,有诸多作品或针砭时弊,或力刺人性,或忧国哀民,很好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忧患意识。时至今日,这种意识依然影响着千千万万中国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忧患意识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如《过秦论》《六国论》《扬州慢》等作品,无不饱含着“先天下之忧而忧”之深情。又如《拿来主义》《祝福》《药》等许多文章深刻揭露了中国的国民性,救助了无数从“精神上掉了鼻子”的人,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看客形象,发人深省,力透紙背,影响深远。
语文课堂和谐美是指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各种关系间都能融洽共通、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除此之外,重构语文课堂的和谐美,还要注重构建合作共享的学习方式和谐美、行于流水的教学过程和谐美、丰富有效的学习内容和谐美。在构建合作共享的和谐学习方式时要注重互助性和集体性、自主性和独立性、适应性和发展性,避免成为热闹的演绎。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合作共享的学习方式和谐美:科学建组,合理分工,明确规则;培养习惯,明确目标,重视主体;注重对话,预留时间,加强展示;合作参与,抓住时机,强化评价。如学习《丹柯》,学生特别不能接受丹柯为了他的族人牺牲了,他的族人还把丹柯用心燃烧的火苗给踩熄了这个情节。在此问题上,学生对丹柯该不该为他的族人而牺牲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教师可以抓进契机,要求学生在关注课本对丹柯形象描写及理解作者写作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得出各自的见解。在激烈而有序地辩解过程中,丹柯这一形象便很好地为学生所掌握。
语文课堂诗意美是指语文教学展现出区别于其他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蕴含着时而余味悠长、深情含蓄,时而热烈奔放、荡气回肠的诗性内涵,凝聚于文本之中的语言文字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多彩画面、一处处情趣盎然的迷人美景、一串串余音袅袅的动人音符,成了可与之对话的言说主体,是“一种以浸润与体验为特征的教育,它让教育为一种自然的流露和呈现”。教师可从精彩导入引诗意、情景创设渗诗意、资料辅助增诗意、深情诵读唤诗意、总结升华延诗意等几个方面构建语文课堂的诗意美。如讲授《琵琶行》,通过播放纪录片《唐之韵——白居易与新乐府》使学生对白居易及其诗歌风格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配乐朗读诗歌,在诵读过程中用符合诗歌意境的音乐和饱含感情的语言使学生产生共鸣;运用背景音乐《琵琶曲》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美的享受,并且通过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变化使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展示;在讲解描写琵琶曲音乐的段落时,我搜集整理了五段描写音乐的文字,包括《喀秋莎》《列子 汤问》《赤壁赋》《听颖师弹琴》等,让学生感受的同时掌握描写音乐的方法。
诗意的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的歌,詩意的语文课堂不能把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作理性的分析,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质地,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中国的语言文字极具美感,一个平面的字,只要教师善于调拨,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诗意的感悟下,一下子就立了起来,丰满起来。
语文课堂生态美应具有生成动态性、环境生态性、开放真实性和探究特色性的特征。生态课堂是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生命完善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创造学生生命发展的生态空间,以帮助学生转知为智、化智为能、知情互生,进而使他们的生命增值。在这样的生态空间里,教育十分注重人物关系技术论、人人关系交往轮、人域关系生态轮,发挥各个因子之间的互动、互补、互融、互生功能。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有利于整体生命投入的学习环境中,调动起自身的一切,不断地去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美应突出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提升学生更精彩的生命价值,让课堂充满学生研究的风采,使学生获得更快的发展。叶澜教授提出“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是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开发,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滋润光彩的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高中阶段是学生研究性品质形成的阶段,打下终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让每个生命个体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