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有效防控技术的探讨

2017-08-23黄福亮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3期
关键词:杂交水稻防控技术制种

摘 要:随着我国的杂交水稻种植的推广,杂交制种产业的发展,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可影响制种产量的10%~15%,对一些颖角大的组合制种,其危害更重,高的可达20%~30%,严重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优质、高效益,从而制约了制种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技术防治稻粒黑粉病。本文探讨了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防控技术,以其对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2060

前言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发病较为普遍。稻粒黑粉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杂交制种的不育系上。稻粒黑粉病的病菌菌丝对水稻花器的传播,主要是借助气流和水珠,通过柱头实现对水稻子房的侵入,病菌菌丝产生的黑粉孢子会严重破坏杂交水稻籽粒的价值。杂交水稻制种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大雨等不良天气,极易引发严重的稻粒黑粉病,对杂交水稻种子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种子的商品价值,对杂交水稻制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稻粒黑粉病进行有效防控。

1 稻粒黑粉病概述

稻粒黑粉病俗称“黑谷”、“乌谷”病,是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病害,是由真菌侵染而引起的。杂交水稻的侵染源主要是潜伏在土壤和种子中的厚垣孢子。稻粒黑粉病病菌会在杂交水稻制种亲本的开花期,萌发出小孢子,这些小孢子随着气流和水珠侵入杂交水稻花器中,病菌菌丝产生黑粉孢子会阻碍水稻米粒的成形。杂交水稻在其开花期与乳熟期之间,极易感染稻粒黑粉病。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如下几点:感染稻粒黑粉病的水稻米粒外表如常,而颖壳内米粒呈现黑色;感染稻粒黑粉病的水稻米粒呈现暗绿色,与水稻青粒较为相似。病粒较为松软,病粒成熟之后经受雨淋会导致颖壳的开裂,尤其是在水稻收获过程中,病粒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导致破裂,其病菌孢子又形成对水稻健粒种子的粘附,导致健粒种子呈黑色,对种子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 稻粒黑粉病发病条件

2.1 稻粒黑粉病侵染轻重与亲本有关

稻粒黑粉病侵染的轻重,与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和生理特点具有重要关系。当母本具有较长的开花时间和过大的颖壳张开角度,以及外露率较高的柱头时,极易感染稻粒黑粉病。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恢复系很少发生稻粒黑粉病,其主要原因,是恢复系与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和生理特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杂交水稻的恢复系,具有较短的开花时间,以及较小的颖壳张开角度,另外杂交水稻恢复性的柱头很少出现外露的情况,有效减少了稻粒黑粉病孢子对杂交水稻恢复系的侵入。

2.2 不良气候因子易导致稻粒黑粉病

对杂交水稻制种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不良气候因子,诸如连续阴雨、高湿、缺乏光照等,均极易导致水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在杂交水稻制种开花期间,连续阴雨会导致湿度较大、缺乏光照,为稻粒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芽提供适宜的环境,从而加重稻粒黑粉病病菌孢子对杂交水稻侵染的危害性。

2.3 栽培管理不科學,容易诱发稻粒黑粉病

一般稻田氮肥偏多、偏晚,使稻株生长过旺,既增加田间湿度,又降低稻株抗病力,发病常常偏重,抽穗期灌水过深或低洼,积水过多,均可形成环境郁闭,光照不足,容易感染稻粒黑粉病。此外,“九二○”使用不当,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 稻粒黑粉病防控技术措施

稻粒黑粉病有其特殊的侵染特点和发病规律。侵染的部位较为专一,而且时间较短,侵染的机会受父本花粉量影响较大。根据这些特点,稻粒黑粉病的防治策略是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即通过水稻高产栽培方式,营造健壮群体,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同时在杂交水稻生产生长的关键时期,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采用先进的施药方式,增强水稻病害治理效果,从而达到绿色有效防控稻粒黑粉病的目的。

3.1 农业防治措施

3.1.1 强化父本栽培,提高父本花粉量

按照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管理父本,营造健壮的父本群体,确保父本充足的花粉量。对父本行比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以实现父本花粉的均匀分布,父母本行比在1:8或者2:10~12为宜;培育多蘖壮秧,插足基本苗,科学合理配方施肥,早管促早发;要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确保父母本花期相吻。

3.1.2 严格种子消毒,减少菌源

通过减少菌源来防控稻粒黑粉病,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好晒种工作。在浸种催芽之前2~3d,充分利用晴朗的天气晒种,将依附于种子表面的部分病菌杀死,同时对稻种内部生化酶活性有效激活,以促进水稻种子的萌芽。做好选种工作;在浸种催芽之前,用浓度在8%~10%的盐水进行选种,淘汰病粒。做好浸种工作。用强氯精800~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800倍液浸种8~12h。

3.1.3 科学喷施“九二○”,改善穗层结构

科学喷施“九二○”,改善穗层结构,能减轻病害发生。因此,喷施“九二○”时,要依据组合特征与特性,适时适量喷施,使得穗层高度分布均匀合理。群体中穗层通风透光性好,降低穗层湿度,从而抑制菌丝的萌发和侵入。

3.1.4 加强田间管理,注重母本抗病栽培

注重母本的抗病栽培,关键是要加强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科学配方施肥,不迟施、偏施氮肥,防止稻株生长过旺。应重施基肥,轻施追肥,基、追肥比例以 7:3为宜;抽穗期尽量不施氮肥。深水返青,浅水促孽,适时够苗烤田,后期干湿交替,降低田间湿度。通过科学水肥管理等措施,增强稻株抗病性,减轻病情。同时及时摘除病穗,以减轻病害的传播。

3.1.5 适时早播,安全抽穗杨花

根据各地气候特点,选择最佳抽穗期。以晴多雨少,日平均温度 30℃左右、湿度适中的时期为宜 。因此,可适当提早杂交稻制种田亲本播种期,尽量避免花期与低温阴雨的秋雾天气相遇,减少发病机会。

3.2 化学防控技术

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采用化学防控技术,要注重以下3点。

3.2.1 选准对口药剂

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和种子商品价值,另外,要在杂交水稻制种生长过程中,要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

3.2.2 抓住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

稻粒黑粉病的防治,主要抓住4个关键时期,即:母本始花前的3~7d、始花期、盛花期和灌浆期。

3.2.3 对重点环节进行防控

对于感染稻粒黑粉病的,要注重防治下层穗,并在雨后及时进行药剂的补喷。

4 结语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种常见的病害,对水稻种子的产量与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笔者认为要采取种子灭菌、科学肥水管理、营造健壮群体、科学喷施“九二○”、关键时期喷药防治等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稻粒黑粉病的有效防控。

参考文献

[1]黄胜忠, 陈红光, 钟日生,等. 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综合防治技术[J]. 杂交水稻, 2007, 22(2):43.

[2]胡艾. 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J]. 湖北植保, 2005(2):16-17.

[3]刘文炳, 林昭让.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危害与防治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 1994(3):39.

[4]胡艾. 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防治技术[J]. 种子世界, 2005(2).

[5]李忠芹, 曹跃先, 司宏明.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14,31(2):29-30.

[6]康艳琼,李勇,李开平.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 杂交水稻, 2010,25(2):19-21.

作者简介:黄福亮(1963-),男,福建泰宁人,中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杂交水稻防控技术制种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杂交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