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017-08-23刘俊茂王丽娟鲁相臣
刘俊茂++王丽娟++鲁相臣
摘 要: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当前农业集中化、规模化经营的必要选择,只有农业全面推行机械化生产,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积极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意义;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2024
1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在不断缩小,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中经营。所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田产出率是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推进。只有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才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因此,农业生产机械化对于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化发展水平较低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不断重视,各种农机补贴政策也相继推出,推进了我国农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对应的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也非常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的种类也日益增加,农机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重工轻农的思想影响,与工业生产机械化相比,农业机械装备的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相对比较低,农机装备的结构不合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推广跟不上。同时,农机装备制造还仅仅是处于初级生产阶段,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最新科学技术不能应用于农机装备生产与研发,农业机械装备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2 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比较低,不能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生产
随着我国目前农业土地流转的全面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集中经营和规模化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对较慢,还不能全面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业社会化组织程度仍然很低,农业生产率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也没有增长,加之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的大中型农机具购买能力无法承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2.3 目前我国农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目前还处于逐步推广的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随之滞后,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农机化服务还不能做到完全市场化、专业化,而且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技服务企业、网点和技术人员多集中在县乡级,多数不能覆盖到村屯或田间,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农机服务体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非常小,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需求。
3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机制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建立健全农机化发展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农机化发展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完善经销商管理制度,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肃纪律,强化监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正付应针对农机购买、农机安全、农机合作社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实惠,拉动农机市场长效发展;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大力发展农机小额信贷,对农机具库棚建设、维修设备购置、购置农机具等提供便捷的贷款支持,解决农民或农业专业合作社购买农机或农机相关配套设施等资金短缺的问题。
3.2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现状,发挥当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创新农机服务体系的各项模式,逐步形成以市场主导的农机社会服务机制,引导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促进农机社会服务化体系与农业生产机械化相匹配。加快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化平台,提高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3.3 促进农业机械化区域化发展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地域复杂,种植作物的品种繁多,各种作物不同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差异很大,各地气候条件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也存在各种差异。因此,农业机械化势必并已经朝着非均衡方向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一定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将紧紧围绕各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和特色农业而发展。
3.4 构建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制造水平
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规范市场,加强联合重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农机产品制造水平。政府部门要给农机制造企业更大扶持,并积极引导农机制造企业,研制生产适合当前农民购买力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解决好农业机械使用的先进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安全性问题。开发高性能和高技术的农业机械,应加强农作物特性的信息收集技术的研究,将农业机械作业对象特性,作为机械改良的信息基础进行开发,并建立有关农作物特性的情报信息库。
作者简介:刘俊茂(1971-),男,吉林省桦甸市人,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王丽娟(1973-),女,吉林省樺甸市人,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鲁相臣(1981-),男,吉林省桦甸市人,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农业站(农机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