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语篇话语分析——语篇翻译的新视角
2017-08-23陆阳
陆 阳
多模态语篇话语分析——语篇翻译的新视角
陆 阳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基于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认为,语篇意义不仅能够由语言手段体现,也能够由图像、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手段体现。语篇整体意义体现模式的多样化,为翻译领域提供了新的课题与探讨视角。分析多模态语篇翻译探讨的现状及其对现有翻译理论的冲击,指出该探讨的必要性、可能性,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探索其翻译策略。
翻译;模态;多模态语篇分析
引言
自从人类翻译活动开始以来,古今中外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探讨的重点莫不是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进行的语际翻译,语言被看成是体现语篇意义的唯一手段。然而随着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翻译仅从语言文字的层面已不能满足对语篇意义的全面、深入解码。口语交际中的手势、面部表情、身体距离,书面语篇中的排版、插图,以及戏剧、电影中的音乐、舞蹈、服装、灯光等各种模态,无不表现着一定的语篇意义。语篇意义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为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出发,分析多模态语篇翻译的探讨现状、必要性以及可能性,指出翻译界应开始重视多模态语篇的翻译,并结合具体实例探索该类语篇的翻译策略。
1.多模态语篇:翻译探讨的死角
1.1 多模态语篇
多模态指的是多种符号系统即模态相结合的交际产物或交际过程(Stöckl,2004)。多模态语篇 “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该理论认为,语言文字、图像等并不仅仅是表达语篇意义的手段和符号,声音、动作等手段和符号同样能够传递语篇的意义。所有语篇意义都是多模态的展现(Kress & van Leeuwen, 2001; Levine & Scollon, 2004)。在多模态语篇中,任何一种模态都蕴含着某种特定的意义,各种形式模态的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语篇的整体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任何语篇都是多模态的。
1.2 多模态语篇翻译
传统观念认为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一种转换行为,原作的意义、形式和风格是翻译的基本表达。而在多模态视角下,语篇意义不仅由语言手段体现,更是多种模态共同作用的产物。简单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而不触及其他模态,严格说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所以,同时由多种模态体现的语篇如何翻译?而同时翻译多种模态时如何处理不同的模态及其组合?这是否还是翻译?这些问题都迫使翻译领域做出积极回应。多模态语篇视角下的翻译探讨主要指译者应该采取何种策略,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在译文中体现原文中由多种模态共同构建的语篇意义。
自从翻译这种文学形式诞生以来,译者主要集中精力于语言和文字之间的互译。国内外学者对文本中的某些非语言模态符号翻译,则关注不多。雅各布森(Jakobson, 1959)认为,翻译除了“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外,还有“符际翻译”。在雅各布森看来,“符际翻译”就是“运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手势变成言语表达”[2]。虽然这种翻译形式早已存在,但却并未引起翻译界的足够重视。
布勒在《语言理论》提出语言具有 “再现”( rep resentation)“表达”( exp ression)和“感染”( appeal) 的语用功能。莱斯依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把文本分为三中类型,即“重内容的文本”“重形式的文本”和“重感染的文本”。三类文本分别对应不同的语篇。
多模态语篇的翻译探讨在翻译领域近乎空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翻译的中心在于语际翻译,尤其是书面语篇(其中主要是文学)的翻译。翻译领域中的大多数理论都是以文学翻译为探讨重点,而文学语篇意义主要由语言手段体现,其他模态的作用并不突出,对其他模态的忽视也就在情理之中。其次,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起步较晚,自身尚不完善,无法为翻译领域提供完备的理论支持。
2. 多模态语篇视角翻译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2.1 必要性
多模态视角下的翻译探讨,有其必要性:
首先是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符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数字化和多模态化成为人类的语篇话语世界的特点之一。例如,相对于语言表达手段而言,图像更善于真实再现语篇意义,而声音、视频等模态的综合运用,使阅读方式更具有神秘感,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青睐。语篇意义体现手段的多元化,使我们必须重视各种模态的应用以及在译文中的体现方式。
其次是不仅科技语篇,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的多模态手段存在。文学语篇的体现手段主要有语言和图像两种。二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共同构建文学作品:一是语言和图像作为相对独立的模态同时出现,共同构建语篇,例如大量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插图,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语篇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二是语言文字本身能够通过印刷体式和版式编排变化等手段取得视觉效果,这方面最典型的文学形式为视觉诗。
如果说视觉诗是否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诗或文学作品,文学界还有争议,那么其他经典文学名著中多模态的使用,更能证明其普遍性。例如:
现在我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精华提炼在下面,遥献这些崇拜家,是‘望梅止渴’云。
那就是——△。[3]
鲁迅先生用数学中的“△”来指代“三角恋爱”,语言和数学符号“△”相结合,除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外,同时“△”这个简单的符号也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张资平小说的实质,彰显了非语言表达手段的艺术魅力,作者的思想也得到了表达。图像模态的这种作用,不是语言手段所能体现的。
再次是多模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翻译。当今大量的文学作品是在文字书写的基础上,配以生动、活泼的图像,实现了图文的有机结合,使译本具有了崭新的传播和受读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作品的装帧设计愈来愈精美,而封面能够折射出整个文本的内涵;二是图文并茂的作品大量涌现,插图在作品中被大量使用。在这些翻译作品中,虽然文字发挥着叙事的主导功能,但图像的说明性和辅助性功能正在不断加强;三是大量附带音像资料的文本不断出现,尤其是适合于少年儿童阅读的文本;四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翻译文学应运而生。网络翻译文学中各式各样的声音、图像和文字的交相配合使用,使之更具魅力。
最后是在翻译实践方面,多模态语篇同样对翻译构成了极大挑战。因为翻译不仅要能够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而且又要尽量再现译本的文风特征。但是,由于原文和译文作者所接受的语言文化传统存在差异性,译者能否准确理解原文中非语言模态的意义就变得困难重重,缘此也就更难于在译文中准确传递其他模态所具有的全部功能。
2.2 可能性
各种文化间的不断交流以及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多模态语篇翻译成为可能。
随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各种不同的模态进行交流并熟悉异质文化中各种模态的体现方式与功能,这使读者更容易解读原作中的各种模态所体现的意义。
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迅速发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语言学家逐渐分析了各种模态的功能、体现方式以及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克里斯和凡利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将韩礼德的语法概念延伸到包括视觉模式,并由此创建了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核心内容的分析图像的视觉语法”[4]。张德禄建立了一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框架,并探讨了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为多模态语篇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实践中,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在广告、建筑等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证明了该理论对分析语篇意义的可行性。
3. 语境理论下的多模态语篇翻译
3.1 语境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语境有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之分。文化语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包括这种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意识形态、文化和观念等等,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一般来说,抽象的语篇是由文化语境决定,但文化语境往往需要通过情景语境来表现。情景语境由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三个变量组成,这三个变量又分别对应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从语法词汇的层面上来看,概念功能由“及物性和语态体现;人际功能由语气、情态、语调和归一性体现;谋篇功能则由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体现”[5]。如图1所示。
语境语场语旨语式 ↓功能(意义)↓概念↓人际↓语篇 ↓词汇-语法层↓及物↓语气、情态↓主体、信息、衔接 ↓实体↓书写/语音
3.2 情景语境的多层性
文学语言的交流形式与其他语言交流形式存在显著差别,它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人和事,通过模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向人们表达作者的一定思想。话句话说,就是文学作品语篇的产生除了展现现实社会生活的客观情景语境外,作者还通过模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来创造一种或多种情景,这就形成了情景语境的多层次性,情景语境的多层性决定了其不同层次上的各自变量也具有层次性:
第一层语境中,文学作品的作者给读者提供语言艺术,使其得到艺术享受,获得某种乐趣或启示。这一层次的情景语境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没有明确的显现,但始终蕴含在作品得字里行间,并起着主导作用。其中,语场是作者通过语篇传递的信息;语旨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社会距离较远;语式是书面语。
作者如果要实现第一层语境中的目的,必须再创造一个情景语境并从该语境中创造出艺术来。在第二层语境中,作者本人或通过第三人以提供信息的身份,向读者叙述事件。第三层语境,则是由事件本身以及事件中的参加者组成,这一情景语境明确贯穿语篇的始终,是由语篇的基本内容体现出来。这样,第二、三层情景语境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是实现第一层情景语境并由后者制约的。
3.3 情景语境与多模态语篇翻译
翻译是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翻译,原译文的文化差异必然体现在原文与译文情景语境中。两种情景语境(包括其各层次)的不同,同样必然体现于词汇语法层面。多模态语篇中,各种模态都是语篇的组成部分,并体现一定得语篇意义,所以同样都受到情景语境的制约,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下发挥各自功能。
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首先解码原文情景语境中各种模态体现的语篇意义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原文的整体意义。然后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译文情景语境中,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整体意义,使译文中的各模态能够发挥其在原文中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体现相同或相似的意义。
4. 多模态语篇翻译策略
4.1 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从而保留其语篇意义
由于文化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或相通性,原文中的各种模态在翻译时能够完全保留,在译文情景语境中发挥相同或相似的功能,这时译者能够在译文中保留各种模态。
例1:
例1是刊登在《泰晤士报》(2006年12月28日头版)上的一语篇,由图像和文字两种模态构成。体现“北极熊希望能和人类表达某种愿望”的概念意义;蕴含“描述北极熊孤独无助、处境艰难”的人际意义;表现“图像和文字通过信息和颜色两种手段实现了语篇的衔接,从而使整个语篇连贯”(6)的谋篇意义。
在中英文的情景语境中,这一语篇的图像模态体现相同的含义,译者中只需译出文字部分,整个语篇能够传递相同的意义。
4.2 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利用注释补充意义
有时原文中的某种模态在译文中不宜改变,例如某种特殊标志、图像等,这时译者能够在译文中保留该模态,并利用其他模态补充说明,从而在译文情景语境中体现原文模态的语篇话语意义。
例2:
例2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7]。
会徽英文介绍:“The emblem, depicting the image of three people-you, me, him/her holding hands together, symbolizes the big family of mankind. Inspired by the shap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世’(meaning the world), the design conveys the organizers' wish to host an Expo which is of global scale and which showcases the diversified urban cultures of the world.”(8)
从上海世博会会徽的整个图案来看,主色调为绿色,点缀以红色,而英文文字则为黑色。绿色不仅是大自然色彩的代表,它象征着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契合世博会所倡导的主旨,而且也是历届世博会会徽所使用的倾向性色彩。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红色代表热烈、庄重、喜庆、吉祥等情感,在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中大多使用。而英文中的“red”则蕴涵着危险、血腥、暴力等情感色彩,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红色有着不同的人际意义。在会徽的英文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译文情景语境在各层次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语篇实体层的表达。译文仅仅翻译了文字模态所包含的语篇意义,“世”字图形所意寓的人际意义无法表达。如果译者在保留图像模态的通知,运用注释模态补充说明图像的含义,那么就能传递与原文模态相同的语篇话语意义。
4.3 改变原文模态,保留原模态语篇或译出部分语篇的意义
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原文和译文无法体现完全一致的意义。在翻译的实践中我们不妨尝试:一是根据原文,译者可以选择合适的译文模态来表达与原文模态相同的语篇意义;二是译者只有译出部分模态的意义,而舍弃其他模态,从而译出原文部分语篇意义。
例3:R. Bar-thes,, 1977.
罗兰·巴特.《图像的修辞》,1977.
例3的语境体现的是罗兰·巴特的著作。根据中文的语言习惯,译文无法选择与之一致的模态来表达相同的意义,但译者改变了原文模态后,利用汉语的“.”和“《》”符号模态就能表达相同的意义。因为,英文书籍、报刊杂志、电影、艺术作品等的名称通常使用印刷体中的斜体字,在译文情景语境中,该模态和原文中的斜体印刷体模态具有相同意义。
例4:
l(a
l(a
le
af
fa
ll
s)
one
l
Iness
——e.e. cummins
原文由文字和视觉两种模态构成,视觉模态把落叶与人的孤独交融在一起,又以一种奇特的形式出现,恰到好处,妙不可言。而在译文现实语境中,汉语词汇语法无法用视觉模态来传递原文语篇意义,改用文字模态只能译出部分意义,这也是翻译中“不可译”的部分。
总结
文章通过对多模态语篇翻译现状的描述,指出了多模态视角下语篇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为指导,总结了多模态语篇的几种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运用多模态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最大程度上在译文情景语境中传递原文情景语境中不同模态所体现的语篇意义。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
(2)Roman J.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C]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145.
(3)宋庆森.张资平的△符号[N].新华每日电讯,2013-02-22(15).
(4)魏晓茹.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5):106.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6)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18.
(7)田璐,刘泽权.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4.
(8)http://www.kekenet.com/kouyi/69172.shtml.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 New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Translation
LU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Anhui)
Based on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discourse meaning is not only displayed by linguistic means, but displayed by other means such as: picture, sound, color, animation and so o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discourse total meaning embodied by various modes supplies a new task and investigating perspective in translation domain. This present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 theory, pointing out the necessity, possibility of this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context theory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some applicab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also explored in the paper.
translation, modality,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4.10
H0
A
1004-4310(2017)04-0054-05
2017-02-22
陆阳(1977- ),女,安徽淮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