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体探究:以小说《弗兰肯斯坦》为例
2017-08-22王丽丹
王丽丹
摘 要: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成为经典,一直被读者关注,和作家的叙事手法是密不可分的,书信体是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文章以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为例,来探究书信体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关键词:书信体;《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一)书信体(epistolary)的由来及作用
在英语中书信体是“epistolary”,来源于“epistles”, 意思是“letter”(书信)。一部书信体小说可以定义为“人物的故事通过书信往来呈现而写成的小说,有时也可以人物日记呈现”(Baldick, 73) 尽管早在18世纪以前,书信体就已经运用到英国文学中,但是书信体被成熟地运用于小说中却始于18世纪40年的塞缪尔·理查森的小说《帕米拉》,这部小说的发表赢得读者的欢迎,也标志着书信体黄金时代的到来,因此,1740-1800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英国书信小说的全盛时期。
书信体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可以在一部作品中呈现多个人物的思想和观点。“书信体叙事可以让作者不使用太多的叙事技巧就可以呈现多个角度的思想和观点” (Shaw 140),也就是说书信体能让小说中不同的角色通过书信各抒己见,这样就可以让读者很容易走进各个人物的思想,感受不同人物的想法和观点。
(二)书信体和《弗兰肯斯坦》
在书信体全盛时期,玛丽·雪莱在她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中就运用了当时流行的书信体叙事技巧,但是玛丽·雪莱的独特和高超之处却在于她把小说中人物的书信当作小说的开始和结束,中间再穿插各个人物的书信,以此来构成整部小说的骨架。不同人物的书信,展示了不同人物思想,更加丰富了这本小说。
1.书信体的框架作用
在小说《弗兰肯斯坦》中书信构成了小说的骨架。这部小说以罗伯特·沃尔顿写给他姐姐玛格利特的四封信开始,仍以沃尔顿写给他姐姐的四封信结束,以信开始,以信结束。中间穿插不同人物的书信。这样构成了整本小说的框架。
在小说最开始的四封信中,沃尔顿向他姐姐玛格利特表达他想探索未知世界的想法,“我对从未被人参观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想踏上从未被人类踏足的土地”(Mary,11),但是长途旅行让他感到孤独,他“想要有一个朋友的感觉特别的强烈”(Mary,14)。通过这些信件我们知道沃尔顿作为船长为人善良友好,爱好冒险,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极度的渴望,和他的那些普通的船员们有点格格不入,所以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他渴望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之为伴。沃尔顿的需要就给弗兰肯斯坦出场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弗兰肯斯坦和沃尔顿成为好友提供了可能,这样弗兰肯斯就可以毫无避讳的向沃尔顿说出他的故事,整个故事得以缓缓拉开帷幕。
小说的结尾仍然是沃尔顿写给他姐姐的信,这四封信交代了弗兰肯斯坦和他制造的怪物的结局,也表达了沃尔顿放弃对北极的探索,急切返回亲人怀抱的渴望。 最后的四封信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那就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狂热的和无理性的追求,最终只会适得其反,殃及自身。
书信体的运用增加了《弗兰肯斯坦》的可信度和普遍性。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斯是小说中最主要的叙述者,小说的主要故事也是由他来叙述的,所以很多读者可以怀疑小说的可信度。但是书信体做为小说的框架就给小说穿上了一层可信和普遍的外衣,所以小说在外表上就不能简单地看成一个鬼故事了,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隐藏在小说中。
2.书信的介绍和过渡作用
除了上述由沃尔顿写的信外,在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叙述的过程中,也有三封信写给他的信出现在小说中,两封来自他的未婚妻伊丽莎白,一封来自他的父亲老维克多。这些信件的嵌入是一种有效的描写手段,通过信件中透露的信息,人物关系、对某些事情的态度、情感和关注点就很清晰的呈现了出来。读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不受叙述者的干扰而快速观察出人物之间直接的心与心的交流的信息。
人物之间的书信交流也是一种介绍和情节过渡的工具。在伊丽莎白给弗兰肯斯坦的第一封信中,我们得知贾丝廷·莫里茨的存在,也得知维克多有两个弟弟:欧内斯特和威廉姆,然而在前文中却只提过其中的一个弟弟。在老维克多给他儿子的信中,我们知道了弗兰肯斯坦的最小的弟弟被杀害的信息,然后弗兰肯斯坦立即回家。这些信件很好的过渡了小说的情节,也加速了情节的发展。
结语:
小说《弗兰肯斯坦》发表已有200多年了,但依然被无数讀者所痴迷,这和作者玛丽·雪莱高超叙事手法密不可分,其中书信体的运用更是为这本小说的经典之路增添不少颜色。
参考文献:
[1]Shelley, Mary. Frankenstein. New York: Bantam Books, Inc., 1981. Print.
[2]Baldick, Chris.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Literature Ter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rint.
[3]Shaw, Harry.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1972.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