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愤怒?毁灭?重生

2017-08-22李在娟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符号学语境

摘 要:《茫茫藻海》是英籍女作家琼·里斯唯一的一部以西印度群岛故乡为背景的小说。琼·里斯在小说中不仅描绘和揭示了女性生存及命运问题,而且审视了男性在父权社会中不可避免的悲剧。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小说中“火”在特殊语境下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解读,以揭示“火”这个特殊的符号在小说中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茫茫藻海》;语境;符号学;火

作者简介:李在娟(1991-),女,汉,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琼·里斯(Jean Rhys, 1894-1979)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大师。小说《茫茫藻海》一面世,就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批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掀起了一股“里斯热”,其势头至今不衰。本文借助赵毅衡在《符号学》中提出的“符号的构成”、“符号过程,不完整符号”以及“符号的解释中的语境论”来研究“火”在《茫茫藻海》中的深层意义,从而揭示琼 里斯在小说中提及“火”这个特殊符号的真实意图,以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因此,本文从“火”这个特殊符号所蕴含的三种含義“愤怒、毁灭、重生”着手,来探索女主人公及其其他人物的人生历程。

一、愤怒之火

赵毅衡在给符号下定义时这样提到:“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表达意义的符号。”安托瓦内特知道她们是被憎恨的对象,因为她们处于英国白人文化与当地黑人文化的夹层中,没有家园,身份不明。当地黑人点燃了这把代表“愤怒”的火,想要烧光和他们格格不入的一切。安妮特那松开的头发被火烧到了,皮埃尔的婴儿床着火了,起初安托瓦内特没看到火苗,只看到浓烟和火花,但不久她就看到火焰高高地蹿上天空,一些人大笑着,挥舞木棍,后面的一些人举着火把,把黑夜照得明亮如昼。这些人把愤怒撒向安托瓦内特一家人,把火抛向了库利伯里庄园。

它可以向纯然之物一端靠拢,完全成为物,不代表意义;“火”是自然事物,它原本不是为了“携带意义”而出现,但它进入了作者的意识中,被意识符号化,携带了它在特殊语境中的特殊意义。安托瓦内特母女过着穷愁潦倒、无依无靠的生活,但却没有改变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敌对和仇恨,相反,奴隶制的废除释放了多年来黑人一直压抑着的对白人的满腔怒火。为了摆脱困境,安托内瓦特的母亲改嫁来自英国的白人梅森,但因为梅森要从东印度群岛雇苦力来干活,激怒了庄园里的黑人从而引发了火烧庄园的暴乱事件。在这样的特殊语境下,“火”这个特殊的符号代表着庄园黑人们心中的“愤怒”。

二、毁灭之火

塔拉斯蒂说:“当我们将一个行动符号(符号文本),与他的‘本质的超越的观念比较,这个行动符号就有了一个更深刻的本质意义,一个超越的观念。因此,当接受者接受这个符号行动,我们事实上肯定了站在它身后的后符号(意义)。”换而言之,我们之所以接收一个符号,是因为它的“本质”即是有意义的。“房子正在燃烧,天空红中带黄,像是落日般的景象,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看到库里伯里了,什么都没有留下来:金蕨、银蕨、兰花、姜百合、玫瑰、摇椅、蓝沙发、茉莉、忍冬、《磨坊主女儿》的画像。”大火烧完后,什么也不会留下来,只剩下了烧黑的壁墙和上马石。庄园里的黑人们愤怒地点燃了那把火,烧毁了庄园里的一切。库里伯里庄园整个被毁,安托瓦内特的痴呆弟弟送了命,她的母亲因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精神崩溃被幽禁。“火”在这样的特殊语境下,成为蕴含“毁灭”意义的特殊符号。

到了格朗布瓦,飞蛾扑火的场景多次出现。飞蛾与甲虫直扑烛火,死在桌布上,接着是更多的飞蛾和甲虫飞来,相继毁灭。飞蛾扑火,身不由己,最终她的命运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毁灭后消失殆尽。安托瓦内特走出这个房间,但她自己带来的那根蜡烛燃光了。她看到这可爱的颜色扩散得如此迅猛,不由得大笑起来。人都是社会的人,人对符号的解释结构,总是以可以预测的语境构筑起来的,“火”这一符号在这样的特殊语境下表意出来,似乎“火”在安托瓦内特的世界里意味着毁灭和结束。

三、重生之火

符号化,即对感知进行意义解释,是人对付经验的基本方式。在库里伯里庄园被大火烧毁后,庄园里的黑人对安托瓦内特一家穷追不舍,想要斩草除根。那个男人说道:“原来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烧起来都一样,是么?”“都一样,”她说,“不是今生,就是来世,你会明白那滋味的。要不了多久了。”庄园黑人因愤怒烧毁了庄园,而对于安托瓦内特的母亲来说,庄园的毁灭,也意味着她将要在这个灵魂无处安放的世界彻底消失,回到那个能接纳她的“地方”。“火”作为符号,被解释为携带“重生”的意义。

人的灵魂升天时也就是生命结束之时,红裙子就像燃烧的火焰,将安瓦托内特推向宿命的终点,安托瓦内特认为红裙子就像火焰和落日,毁灭她所在的世界同时给予她新的生命。红裙子就相当于一把火,它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重生。安托瓦内特丢下蜡烛,它点燃了桌布的一端,安托瓦内特看到火苗冒起来。她跑,或者也许是飘,或者是飞,一边喊着救命啊,她往身后看,看到自己已经得救了。最终安托瓦内特选择了用火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用手护住那支蜡烛,但火苗又旺了起来,照亮她沿着黑暗的过道向前走去,走向那个属于她的“新世界”。

“火”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出现在小说里,它代表着当地黑人对白人的愤怒,代表着安托瓦内特一家人的毁灭,也代表着安托瓦内特的重生。

猜你喜欢

符号学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符号学理论初探
跟踪导练(三)2
符号学的得与失——从文本理论谈起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
电视剧《走西口》的符号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