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

2017-08-22沈光华

求知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教学

沈光华

摘 要:新形势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对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供中职英语教学者参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一、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美德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美德,让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民族品质、民族精神以及民族礼仪等传统文化美德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美德,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播这些美德。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大,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还能促使他们学会了用英语将这些传统文化表达出来,这样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就可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有利于促进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穿插传统文化内容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1.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中,为了有效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传统文化的理念,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掌握更多用英语来描述传统文化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规范英语将传统文化与教材相结合,将所有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

2.利用传统文化充实教材内容

在中职英语教材中,没有跟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传统文化来充实英语教材。如可以将孟母三迁、大禹治水等传统文化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来向学生表达出来;还可以将一些经典文章翻译成英语,纳入英语阅读中,充实英语教材内容。同时为了保证渗透效果,教师还应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测试和考核,定期对学生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进行口试和笔试考核,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

3.引用跨文化交際理论

在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引用跨文化交际理论来进行教学。如向学生总结一些日常经常会遇到的中西文化差异,可以总结为四个词:I、WARM、 WHERE、MEAL,其中I代表income,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erhig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在跟外国人交谈过程中应禁用的词语,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西方文化跟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其跨国文化交际能力。

4.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在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中,为了渗透传统文化,还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传统文化。如在讲解dragon(龙)这个单词时,在中国文化中,其代表的是吉祥和富贵;在西方文化中,它代表的是邪恶,因此在讲解过程中,就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既可掌握dragon这个单词在中西文化上的差异,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且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开展外语角、外语文化节等。同时在实践教学中,中职英语教师还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师等,直观将传统文化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技术,下载自己所需的资料,这样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流利地用英语来进行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中职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美德,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有利于促进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中应该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花 恒.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探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3):172-173.

王 颖.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鸭绿江月刊, 2014(6):207-209.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教学
关于中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析如何帮助中职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几种误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从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