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出镜记者非言语行为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2017-08-22孙维

今传媒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传播效果

孙维

摘 要:当前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加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因此一名记者在镜头前表现的好坏,可以说是影响新闻事实传播效果的关键。结合当今电视媒介可试听性的特殊属性,人类发现只有将有声语言传播与非言语行为传播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本文以非言语行为传播为视角,分析出镜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非言语行为,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现场报道;出境记者;非言语行为;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135-02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嘴唇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非言语行为,包括传统情境中除去言语刺激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1]。非言语行为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所有交际符号的集中表现。比如说人的表情动作、仪表等,都是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言语行为不仅仅存在于人际传播当中,在大众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非言语传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美国学者艾伯特·梅瑞宾的调查中,93%的人际沟通是通过非言语行为进行的[2]。同样的,电视受众对于出镜记者的认识和其言语信息的判断,大多时候是根据记者的非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通过对于视觉信息的分析,可以更透彻地对内心活动进行彻底的剖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出镜记者刚进入镜头画面时的非言语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往往能够使电视受众对于随后的新闻信息的感知和判断带上某种印记。以下就将以四个方面的内容来说明,非言语行为对于新闻传播效果存在的现实影响。

一、强化报道内容,增强新闻主体表现

出镜记者在传播过程中利用体态语、表情语等非言语行为的传播,使其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加深入、鲜明,进而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下面我们以柴静《新闻观察》中报道“非典”为例做以分析。

在“非典”全面爆发期间,人们都只能依靠收看电视,广播及时了解事态发展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境下,除了运用有声语言传播外,电视画面中的视频讯息也是十分重要的[3]。人们关注的不只是每天有多少人为疑似病例,多少人已经确诊,更多的是关注我们如何能够防治,以及在隔离区的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患者怎么样了。这就需要记者在抗战第一线通过现场出镜报道的方式将新闻传递出来。而柴静正是在此次非典阻击战中冲锋陷阵,一战成名。在报道的过程中,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柴静出境的许多画面都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首先,形象性的表现。在柴静报道非典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的动作、表情对其感受以及事件的严重性进行了可视化的真切報道。一个眼神,一个角度的转换,都使我们对当时的场景一目了然,甚至由心而生一种沉重感。

其次,在参与现场接诊的报道中,柴静并没有因为害怕被感染而远离疑似病例,没有像其他记者一样站在接诊医护人员的后边,而是勇敢地跟了上去,选择了追踪报道,现场焦急紧迫的情景就在柴静勇敢的跟进上发挥地淋漓尽致。确实,在诸如此类的出镜报道中,我们没有时间再去细致地描述当时的情境,与其苍白地介绍,不如参与当中去,一身隔离服匆匆而过的脚步,远比一句“现在情况很紧急”有感染力、说服力得多。柴静就恰恰利用了非言语行为形象性的特征,在镜头面前展现了当时千钧一发的情境,此时的情境会显得生动形象而真实迫切。

二、弱化报道内容,削弱传播效果

弱化功能指的就是有声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所传达的内容不一致,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有些时候,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不可抑制性,造成了受众对于新闻事实的质疑,从而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4]。

2014年,在“岁月号”沉船事故的现场报道过程中,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画面突然出现了记者大笑的画面,并持续了大约 4 秒,该画面一经播出,便受到了韩国民众的集中抵制,并表示在全体韩国民众沉浸在悲痛之中时,这种失误是对遇难者家属与受伤民众的第二次伤害,是难以理解的。在事情发生之后,SBS电视台对此事件公开道歉,但是并未得到韩国民众的谅解,要求SBS以后“更加慎重”。的确,出镜记者务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在如此严重的灾害面前,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能理解和原谅的。反观国内,2013年11月,2013亚冠决赛次回合,首尔FC抵达广州,央视记者艾婷婷出镜采访,粉色外套搭配低胸内衬出镜,许多观众直呼难以接受。因此,只有合理地利用非言语传播,将有声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妥善结合,才能避免对传播效果的弱化,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三、指代新闻主题“无声胜有声”

指代功能其实就是指我们用非言语行为替代言语行为,从而利用非言语传播替代有声言语传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

2008年5月14日,在央视“汶川24小时抗震救灾”的直播报道过程中,赵普面对镜头潸然泪下,使得万千受众感动至极。面对几个小时的直播节目,赵普第一时间见证着伤亡人数的急剧上升,也在尽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在和前方记者的连线当中,赵普得知一名护士在自己的孩子被埋杳无音信,依然投身抗震救灾工作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并难以控制情绪,数次哽咽,眼含泪水,几乎说不出话来。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赵普是一名专业的主持人和记者,面对镜头时不能遵循“镜前情绪”的原则,而将自己的个人情感掺杂进去有失水准。但是出于当时的情景,赵普的哽咽,哭泣都是报道过程中非言语行为最真实的表达,我们都能理解这种行为,所以是可以被原谅的。于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关于赵普直播哽咽的话题关注度逐渐升高,许多人都称被赵普所感动,并表示:我们需要这样有温度的主播,让新闻也有了温度。正是由于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才让赵普的新闻显得更有人情味,而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和肯定。

这一幕可以说是非言语传播的典范,没有任何的有声言语,赵普热泪盈眶、情难自禁的一幕深深扎在受众的心里,与任何有声语言的描述不同,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无声胜有声所带来的巨大震撼。

四、补充新闻主体,促进传播效果最大化

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的表达出现冲突会表现如何?在这里,可能就会用到了非言语行为对于新闻传播效果的补充功能。在这里所说的不同步,不是指表达的内容信息不同,而是指它们相互分离,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但是都是为了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目的而交于一点。从而对所想表达的内容加以说明补充,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5]。

比如说央视著名法制类节目《今日说法》,在2013年推出特别节目《撒贝宁时间》通过全新的视角解读案例,同时利用现场还原,撒贝宁化身侦探,通过一个个现场还原场景,揭露破案细节,扣人心弦。在这里,许多重大案件是无法切身参与的,我们也不在案发的时间与空间里,但是利用非言语传播,将案发现场再现,同时加入电视有声语言的配合,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品质。纵观当代电视媒体环境,俨然已经成为了视觉与听觉双方面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非语言行为作为有声传播的附加,成为传播的另一重要手段,在镜头面前展露无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观众除了“听其言”满足听觉上的享受,更要求“观其行”,在视觉上通过记者现场报道的体态语来判断和了解记者以及新闻事件。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有声语言的单一传播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大数据自媒体时代,一言一行都是受众关注的焦點,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很有可能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非言语行为有的来源于传播者本身,有的只是来自传播者外部非语言行为的补充。相对于有声语言传播,非言语行为有其独特的优势,使得事件的传播更有真实性与说服力,同时也更易于受众的接受。非言语行为不仅是有声语言传播的辅助与补充手段,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记者如果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成功运用非言语行为,不仅能够完成新闻内容深度再加工,而且能够拉近受众距离,使得事件可信度得到加强,使得新闻传播效果得到加强,进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非言语行为以其变化无穷、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非线性的传播,使电视受众的感官得到全方位、立体的刺激,使当事人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能够得到真实反映。非言语符号可以更形象化地解释新闻事件,能够将某些抽象的表达或者节目的传播目的变得更加具体而形象,这是言语信息所不能企及的。因此适当地运用非言语行为,出镜记者能够使信息通道得以疏通,加强与受众的情感沟通,进而创造和谐的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楠.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J].大众文艺, 2014(1):204-205.

[2] 李亚铭,武彤.无声胜有声:论节目主持人的非语言传播策略[J].新闻知识,2014(11):69-71.

[3] 唐建军.非语言符号与电视传播[J].新闻爱好者,2004(6):51-52.

[4] 费兴海,郑惠钦.电视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到位”[J].新闻实践,2012(6):58.

[5] 徐小平.电视的非语言符号[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0):74.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传播效果
浅谈现场报道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发展历程
不能作现场报道的记者不是合格的电视记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现场报道中细节的捕捉及运用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