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牛太师的人物形象分析《琵琶记》的悲剧源头
2017-08-22李韵羽
作者简介:李韵羽(1993.5-),女,汉,山西省忻州市人,山西师范大學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01
一、牛丞相的人物形象
《琵琶记》中,牛太师的形象固定在倚仗权势,仗势欺人。他作恶多端,利用权势逼迫蔡伯喈做女婿,是琵琶记中恶的代表。蔡伯喈辞婚后,牛太师想:“他元来要奏丹墀,敢和我厮挺相持,细思之,可奈他将人轻视”,于是先去“奏知官里,不准他上表便了”。除此之外,他也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是个标准的封建家长,认为“妇人之德,不出闺门”,责备女儿整日在外游玩,不习女红。
但牛太师除了以往人们对他的传统评价以外,在《琵琶记》中还生动刻画了牛太师的慈父形象,第六出中,当张尚书和李枢密派人来说媒时,牛太师说出了他的招婿条件:“不捡甚么人家,但是有才学,做得天下状元的,方可嫁他。”为什么牛太师非要让女儿嫁给天下的状元而不是嫁给与他家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呢?是因为他害怕女儿嫁给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受欺负:“我的女孩儿性格温柔,是事实会,若将他嫁给个膏粱子弟,怕坏了他。只将他嫁给个读书君子,成就他做个贤妇。”
在牛小姐《几言谏父》这一出中,牛太师也一门心思只为女儿着想,他不想女儿随夫归故里,事高堂,一方面是其面子问题,作为一国宰相,他自然看不起穷困潦倒的蔡家。另一方面,他更害怕女儿受欺负:“何不寄一封之音信,汝从来娇养,安能涉万里之程途”,“他既有媳妇在家,你去做甚么”。但最终牛小姐誓要嫁,牛太师虽然百般不情愿,最后还是顺了女儿的意。所以在女儿面前,牛太师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因为夫人早逝,他就是牛小姐唯一的依靠,他作为一国宰相,不愿意用女儿的婚姻换取政治利益,而是希望女儿能享受平凡的幸福。
对牛丞相,历来评点者也都大加谴责,称之为“牛”,而毛氏则有所不同,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强烈的谴责之辞。如《几言谏父》中,牛丞相上场唱:“好怪吾家门婿,镇日不展愁眉。教人心下常萦系,也只为着门楣。”李评道:“老贼,还是为你的女儿,不知趣。”毛氏则批曰:“本是女婿心下萦系,却引出丈人萦系来,然丈人心下并非为女婿萦系,乃为女儿萦系。写尽老儿私心。”与李氏评价不同的是,毛氏对牛丞相的评价着眼于人情物理,故其相对李氏而言,则要温和、委婉得多,且更加符合牛丞相为人父的真性情,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总是有所偏爱的,更体现出高明塑造人物的饱满。牛小姐在劝父亲时,用了特别强硬的语言,可牛太师除了能感叹一句:“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外,毫无办法。毛氏除了认为牛丞相对女儿有偏心外,还指出了“写丞相之悔过,有贵人迁善之美”,认为牛丞相之前拒绝采纳女儿的谏言,经反思后才觉得女儿的话“句句有理,节节堪听”。
所以牛太师并不是一个不通情理之人,他招蔡伯喈为婿原也是受皇上之命。强就鸾凤后,也并没有将蔡伯喈软禁在府中,蔡伯喈利用牛太师对女儿的偏爱,他总是能找到机会接回自己的父母,事实上他最后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所谓的“三不从”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主要看蔡伯喈的主观意愿,一切悲剧的源头并不是像牛太师这样的外在环境造成的,只能是他自己。
二、琵琶记的悲剧源头
《琵琶记》作为一部伟大的戏曲作品,因其戏剧的结构布置,丰富的人物形象一直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其结局也以大家喜欢的中国式大团圆作结,但弥漫全剧的悲剧意味却是掩盖不住的, 蔡公蔡婆因饥寒而死,死后祭祀、封赠有什么用呢,这固是人生悲剧,赵五娘的悲剧不只是表现在她的含辛茹苦、耽饥忍怨,同时也表现在她生活理想的破灭,她希望长侍舅姑,却妇欲养而亲不待,她希望夫妻团聚,而新婚仅仅两月便告分离,她希望丈夫“休重娶婚婷”,自己坚守贞操,“一马不双鞍”,结果却落得个一夫二妇的结局。可见,《琵琶记》因其大团圆的结局更突显其悲剧的性质。
从上述对牛太师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蔡家悲剧推给牛太师,所谓辞婚不从也是皇帝不从而并非牛太师不从,作者并不想将悲剧的根源归结到人物道德的善恶上来,而是归结到伦理的冲突中,究竟是选择父子伦理还是君臣伦理,这也是“三不从”的矛盾中心。他的《琵琶记》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他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成了全忠全孝,将蔡伯喈受到惩罚的悲惨结局改编成团圆收场。《琵琶记》中蔡伯喈有时的自私、软弱、没有定力,更凸显出赵五娘光彩照人的贤孝妇形象。而且高明已经很努力塑造蔡伯喈的孝子形象,一方面他的“孝”表现在没有违背父亲的命令去赶考,另一方面,他入赘蔡家已经享尽荣华富贵还挂念家中的亲人,尤其是《才俊登程》这一出中更集中刻画了蔡伯喈“日日思亲”的孝子之心。
高明费尽心思为蔡伯喈开脱,为他设计了“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将造成悲剧的原因脱离了牛太师或者是蔡伯喈自身的因素,为的就是突出“三不从”矛盾的复杂性,与最后悲剧的不可逆性。纲常礼教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这也是让前代评论者,让我们不断争论反思的地方。高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整个作品处于不可解的人生悲剧中,本来想责备蔡伯喈的私心、犹豫,认为悲剧的根源与他开始的选择脱不了干系 ,但想想他所处的伦理环境与痛苦的选择,还是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