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日子
2017-08-22熊宗红
题目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农历大年三十)、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4月4日或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
节日,在不同心境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色彩,在某个节日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心生波澜。你与谁共度佳节?这个节日带给你怎样的经历和感悟?请以“特殊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解
“特殊的日子”是个短语型标题,具体来说是偏正短语。中心语是“日子”,也就是说,文章的核心过程应该是记录“某一天”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修饰语是“特殊”,即“某一天”是有限制性的,并非随便某一天。从提示语中我们知道,“这一天”限定为节日,而且必须是民族的传统节日。因为我们是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写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可以,但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就不在考虑之列了。为了便于大家选材,提示语的第一段还专门罗列了一些可供选择的传统节日。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的节日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叙事时间点存在,它应该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即在文章中应呈现该节日的文化元素。比如,写除夕这天,应突出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守岁等特征;写重阳节这天,应呈现登高、赏菊、敬老等特征……
“特殊的日子”,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记录“特殊的日子”,无疑能让我们重温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巨大魅力。
学生例文
特殊的日子
人大附中初三 丁凯瑞
难忘那个特殊的日子——故乡的春节。坠满竹竿的腊肉,墨香四溢的院落,璀璨奔放的礼花,一切都那么遥远,又仿佛发生在昨天
老家的人一向重视春节。腊月二十八,春节的气息就在腊肉的浓香中变得日益浓厚。尽管市场里可以买到已经做好的腊味,但爷爷奶奶仍保留着自制腊肉这个传统习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不能丢下啊!”奶奶总是这样说。于是,屋前的竹竿上便挂上了一串串腊肉,沉甸甸的压弯了竹竿,为喜庆的节日拉开了序幕。
除夕终于在期盼中来了。平日里很少见面的亲人们都早早赶回了奶奶家。在城里定居的小叔,在外地打工的二伯,尽管风尘仆仆,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人一多,那不算大的客厅就显得更拥挤了。我和表哥表弟们便在懂书法的爷爷与小叔的带领下,到后院去写春联。
小叔先為我们示范。提笔、落笔,墨迹在纸上氤氲开来,勾勒出浓与淡的转换。我们也纷纷拿起毛笔,照猫画虎地描着,就连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表弟,也在小叔手把手的教导下,写出了一副完整的作品。“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自强不息怀壮志,厚德载物携梦行。”尽管笔画十分稚嫩,但朱红的对联纸上承载着满满的喜庆,好像每个字都在微笑。
到了晚上,团圆饭做好了。雾气氤氲的方格窗户里,映衬着喜气洋洋的一家人,大家举起酒杯,共同祝福美好的新年。“来,多喝些甲鱼汤,这是我的拿手菜。”二婶笑着为我盛了一大碗。热腾腾的汤汁、甲鱼那鲜美独特的滋味在口中蔓延开来,香味在整个房间里扩散。在亲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南方的冬夜变得异常温暖。
吃过饭,久别重逢的家人们借着酒劲和兴奋的心情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一年来酸甜苦辣的经历。我和小伙伴们则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玩着老家的传统游戏。在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倒数声中,新年的钟声终于敲响。我们欢呼着,向周围人表达着最衷心的祝愿。鞭炮奏鸣曲适时响起,大朵礼花在深邃的夜空中绽放光芒,沸腾了整个夜晚。这幅画面,也在我的脑海中定格,成为永远的回忆和最美的意象。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个特殊的日子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消散。寒冷的冬夜,温暖的亲情,热闹的饭桌,一缕说不清道不尽的亲情经常浮现在脑海中,令我久久难忘。
教师点评
“坠满竹竿的腊肉,墨香四溢的院落,璀璨奔放的礼花”,文章一开篇,春节的气氛便扑面而来,让我们想起故乡的山路,想起老家的堂屋,想起满桌香喷喷的饭菜,想起鞭炮声与笑声……在小作者笔下,除夕夜氤氲着热闹的喜气:家人团圆——这是我们对家的牵挂,写春联——这是我们对来年的期盼,吃团圆饭、聊天儿——这是我们对亲人的关爱,看春晚——这是我们对国家的热爱。这是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除夕夜,其实也是一个民族的除夕夜。共同的文化氛围、共同的民族习惯,血脉传承,浓缩了中华儿女剪不断的情怀。
(熊宗红)
特殊的日子
人大附中初三 辛芮
轻轻剥开墨绿色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团散发着热气,清甜的枣香飘散出来。轻咬一口,醇厚的米香伴着粽叶与红枣的清香,安抚着我的味蕾。雾气氤氲中,我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品味着独特的亲情。
儿时的端午节,我总在奶奶家度过。每到那天清晨,奶奶便会搬出一箩筐芦苇叶、一罐糯米与一碟红枣。奶奶先把粽叶放到水里泡着,然后去淘米。水慢慢被芦苇叶染成了淡绿色,叶子的清香味充满整问小屋,也飘进我的心里。“奶奶,我想学包粽子。”我怯怯地摇着奶奶的手臂。奶奶只是眯起眼笑着,不紧不慢地在我的手心里放了两片粽叶。
奶奶娴熟地托起两片粽叶,用手捏住,一卷一握变成一个锥形。接着,抓起几把米撒进去,快装满时,放入一颗红枣。最后再把两端的粽叶盖在米上,用彩色线绳捆住,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我小心翼翼地端着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一卷一握,很快便成形了,但稍一放松,粽叶又顽皮地散开了。细小的汗珠渗出我的额头,我着急了。“要用一只手捏着,另一只手再往里卷。”奶奶温和的声音传来,“你看,这样捏住后再卷是不是容易些?”“慢慢地撒米进去,不然米会撒出来。”成形、倒米、匝线、入锅,她一步步耐心地示范着,我也跟着做
在升腾的雾气中揭开锅盖,粽子的清香夹杂着浓浓的温情扑面而来。那馥郁的芬芳久久不散,正如千年来的端午情怀从未消失。捧着自己的杰作欣喜万分,回味着刚才笨拙的动作,那晶莹的糯米、红润的甜枣太诱人了,赶忙咬一口,粽香四溢,唇齿问是满满的端午情。
如今,远离家乡的我年年都收到奶奶寄来的枣粽。剥开粽叶,那股清香依然如故,那份真情也依然如故。
特殊的日子,蕴藏特殊的情;年年有端午,岁岁有亲情。
教师点评
如果仅仅只写端午节吃粽子,未免太平庸。小作者很聪明,她写端午节包粽子。青色的芦苇叶、雪白的糯米、饱满的红枣,还有慈祥温柔的奶奶。雾气中蒸腾出来的不仅有粽子的清香,还有一份端午的情怀。文章将端午包粽子这一节日习俗写得诗情画意,温情流露。结尾文字简洁,韵味悠长。
(熊宗红)
特殊的日子
人大附中初三 张思桐
落日西斜,渐渐消失在天边,古巷并没有因夜幕降临而沉寂。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那些是花灯,透亮的玻璃灯、描着碎花的纸糊灯、镂空的彩灯,在长长的红绳上挂了一排又一排。尽管形态各异,但是每盏灯的下面依照多年的传统习俗,挂着一张写着谜语的纸条。这便是猜灯谜的地方。
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围着灯谜抓耳挠腮,自己也不由得跃跃欲试。踮起脚看那张纸条,轻声读出来:“一轮明月照窗前……打一礼貌用语。”我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同行的伙伴也反复读着,“明月……光,窗前……舍下?”我们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喊出答案:“光临舍下!”和好友沿着这条绳子一直猜下去,冥思苦想中不断传来欢声笑语。“你看这个,年终岁尾,不缺鱼米。打一字。”我用手指比划了几下,“鱼鳞的鳞,是不是?”“对了!”她拍掌大笑起来。
在花灯与谜语中体会一脉相承的习俗与文化,我们兴致勃勃地买了一个最传统的红灯笼举在手里。天气因热闹的节日氛围而变得暖意融融,我看到澄澈的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满月,不由得脱口而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好友立刻接了下句:“人约黄昏后。”
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炸元宵,竹签儿扎进酥脆金黄的外皮,红豆沙就从白嫩嫩的面团儿中流淌了出来,咬一口,格外香甜……这个特殊的元宵节和那些有趣的灯谜一起深入我心。用最传统的方式过最传统的节日,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文化在我们的时代里还需发展提高,至少应该“莫失莫忘”,让它们成为我们生命中“特殊的日子”!
教师点评
元宵夜,花灯如昼,猜灯谜,吃元宵,好不惬意。寄寓美好愿望的灯谜,引发诗意的节日氛围,还有热腾腾的炸元宵……这些“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文化”在一遍遍地提醒我们“莫失莫忘”——莫失传统,也莫忘传承。
(熊宗红)
片段
奶奶蹲在爺爷坟前,向火堆中添着纸钱,默默念叨着:“你看啊,孩子们现在都挺好的,都挺顺利的,你最挂念的小孙子也上初三了。大家伙儿的身体也健健康康的,你放心吧……”奶奶的话夹杂在阵阵爆竹声里,虽然很小但我听得清清楚楚,爷爷想必也听到了吧!
泪水从眼眶中冒出来,心中五味杂陈。我想起了爷爷,未曾谋面的爷爷,感觉他离我很近。我一下子明白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体会到家族传承的重担。
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边的青草历经冬季的枯黄与严寒的洗礼,此时已返青。回头望望,纸钱的灰烬被清风吹起,像蝴蝶展开的翅膀,轻轻飞舞……
——人大附中初三 侯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