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承诺,一辈子的坚守
——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在富
2017-08-22宋土生邢石国
□ 宋土生 邢石国
在河南省武陟县西滑封村,流传着一位老支书的故事。他在职30多年间,一心为村里谋发展,即使是卸任后的20多年,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仍然用在关心村民、村里的发展上……他叫王在富,200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市级荣誉称号更是不计其数。2014年,他的生命永远划上了句号。虽然人离开了,可他的传奇却永远留在了这片红土地,留在了百姓的心里。
临终前,老支书将自己的儿女叫来,嘱咐道:“丧事不准大操大办,不准收群众一分钱!”
2014年4月18日,老支书出殡那天,自发赶来送行的百姓站满了几里村路,有乡亲哭着说:“全村千把口人,谁都没有亏,只亏了你一个人啊,老书记!”
乡亲们口中的老书记名叫王在富,尽管已经卸任20多年,人们仍习惯称他一声老书记,是他带领着河南省武陟县西滑封村这个一穷二白的“糠包村”变成了闻名的小康村。几十年来,吃苦时,他第一个站出来;享福时,他却总是最后一个。
“不让老少爷们儿都富起来,我死不瞑目”
西滑封村位于太行山脚下,黄河岸边。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滑封村穷得叮当响,全村没有一头大牲口,100多户人家中,向外逃荒要饭的就有37户。
1959年1月,31岁的王在富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贫穷的村庄,王在富立誓:“不让老少爷们儿都富起来,我死不瞑目。”
当时正值3年自然灾害时期,王在富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到黄河滩割水红芽,晒干后碾成粉,分给全村群众煮食;他带领群众利用废弃的边角地种植了70亩耐旱涝的怀山药,拌着树叶、树皮和野菜充饥,渡过了难关。
可乡亲们吃饱饭仍然不是一件容易事,王在富琢磨着在改良土壤上做文章。
1960年春,他和群众一起肩挑车拉,从沁河滩运了3000多立方米沙土,把几百亩土地翻了二尺多深,改良成两合土;为使土地旱涝保收,王在富不顾天寒地冻,穿一件破棉袄,腰系半根牵牛绳,和乡亲们一起拉着平车到30公里外拉水泥井管和沙子、石子,打了12眼水井;为了学习科学种田技术,王在富带领7名村干部,骑着自行车,往返上千里,到河北省邯郸市学习作物套种经验……粮食亩产很快从6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困扰西滑封村多年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与此同时,王在富也在积极想办法,让村集体富裕起来。1960年年初,王在富把自家院内的几棵大树变卖了,凑了300元钱摆在了全村党员干部的面前,打算当垫底资金办副业。他说:“赚了是村集体的,赔了算我自己的,欠了债我一个人还。”
村干部听了王在富的话十分感动,纷纷自掏腰包捐钱。就这样,村里用筹来的700元钱搭起了8间简陋的草房,办起了一个小型养鸡场。
小鸡孵出来后,王在富带领村干部和销售员,跑到新乡、运城去卖小鸡,不但赚了钱,还买回了几头耕牛供村集体使用,这是西滑封村最初的一笔集体财富。
看着父老乡亲喜笑颜开的模样,王在富心里暖洋洋的。从此,他把心深深地扎根在这片红土地上,一门心思让群众致富,成了他毕生的信仰和追求。
“干事创业,说到底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想让村民们富裕起来,村里需要有更多的产业。产业从哪里来?王在富想到了早些年外出打工的那些人。他一连跑了几趟博爱县,苦口婆心地把本村能人一一往回请,村里开起了酱菜厂、酱醋作坊,弹棉花、轧花、磨面、榨油、砖瓦窑等工副业相继办了起来,10年间村里共积累财富6万元。
1969年冬,王在富去郑州推销辣椒酱,偶然间听说办纸厂很赚钱。于是,他步行上百里,到密县去考察,并决定办起纸厂。当时村里没钱买锅炉,王在富就带领群众改用地锅蒸麦秸;买不起烘缸,就买来铁皮自己加工;打浆机、网笼改用木制,找本村的木匠做……就这样,尽管简陋,王在富还是带领大家用6万元就建成了15万元才能建成的纸厂,成为西滑封村第一家工厂。之后,面粉厂、酒厂等相继建起,全村企业达到13家,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可是,有件事仍然一直梗在王在富的心头。村民们都记得,每当下雨天大家都躲在家里时,村里总有几个戴着草帽、穿着胶鞋的身影奔波在雨中,那是王在富带领村干部到各家各户查看漏雨情况。
有一年秋夜,电闪雷鸣,王在富立刻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王在礼家,他家的茅屋破漏不堪,王在富担心大雨把墙冲倒。王在富一边催促王家人先到自己家去,一边背起王在礼的老母亲,人刚出屋,墙就塌了……
王在富心知,对农民来说,盖新房是梦寐以求的事。1976年起,他开始为村民的住房奔波。
为了省钱,王在富组织村里的能工巧匠成立了建筑队,白天在村里烧砖、烧瓦、烧石灰,夜里到太行山上拉石料,一干就是整整10年。随着村里820间两层排楼先后盖起,全村800口人全部搬进了新楼房。
王在富和村里的孩子们在一起。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村里走上致富快车道的时候,1994年,66岁的王在富作了一个决定——让贤:“西滑封村发展到现在不容易,可如果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要培养和引进有知识、会经营的年轻人,一代一代地干下去。”
王在富向组织推荐了两位干部,但他卸任不卸责,仍然时时关注着村里的发展。40多年来的日日夜夜,让他早已和西滑封村紧密地连在了一起,不可分割。
王在富说:“我们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发展经济,说到底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他用一辈子对这个乡村的坚守,践行着这个信仰。
“当干部要勇于奉献,甘于吃亏”
在西滑封村北,有一片村民新居,两栋16层的农民公寓矗立。这是西滑封村第三次住房变革了,村里有老人感慨:“能住上高楼,以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这都是我们老支书辛辛苦苦干出来的。我们休息时他在操劳,我们住上新房时他还住旧房……”
村里分过三次房,每一次都是等全村人都有了新居,王在富家才最后一个搬进新房。
第三次住宅变迁是2001年,村里投资3000多万元相继兴建了两栋高楼,规定家有老年人的住10层以下,其他一律抓阄。村里为照顾老支书,在7层给他大儿子分了一套房。王在富得知后火了,退了房与群众一起抓阄。许多村民都搬进了150平方米的大房,可王在富家却住进了小房子,他幽默地说:“俺家房虽小,冬天开空调暖和得快,比你家强!”
“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得全村最高奖金”,是王在富给自己立下的三不规矩。1973年,他被调到乡里任党委第一副书记,两个月领了100元。那时村里还是记工分,一个劳动日1元钱,年终分配。王在富把100元交到村里,自己仍记工分,他说:“拿恁多钱干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提起这件事,西滑封村原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廉淑英忍不住红了眼眶。
王在富不仅给自己约法三章,还给家里人也约法三章,多年来,家里人从没“沾”过村里一点光。
1969年,武陟县纸厂招工,这是当时许多农村人梦寐以求的事。王在富的女儿符合条件,可他却把指标给了家里揭不开锅的退伍军人王大旺。
1975年,村民举荐王在富的儿子王胜上大学,他却把名额给了一位普通村民的儿子。
村里配给王在富的车,他从不允许亲友用,老母亲几十年都没坐过车,有一年,小孙女搭村里的顺风车去看病,他还付了600元车费……
甚至,就连自己的奖金,王在富都捐给了村里。2001年,王在富被评为“武陟县十大经济功臣”,县政府奖励他50万元,他把钱全部捐给了村办卫生院。
王在富常常说:“当干部要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勇于奉献,甘于吃亏。”
在百姓的眼里,王在富是鲜红的旗帜,是村里的领头雁,可在王在富眼中,自己只是做了些自己该做的事。一个人,一辈子,奉献给一个贫穷的村庄,创造了一段永恒的传奇。◀
后记
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老区人民依然秉持着顽强拼搏的老区精神与贫穷作斗争,在新的时代创造着新的传奇。
王在富就是这样的老区人的代表,在条件艰苦的时期,他勇于开拓、坚持不懈;在走向富裕后,他不骄不躁,永远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一个老区干部最质朴的本色。他用一辈子的坚守践行着当初的誓言。现在,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人“愚钝”,但正是千千万万这样“愚钝”的干部,带领着老区人民创造了美好富裕的新生活。今天,我们需要这样“愚钝”的好干部;在红色精神滋养下的老区土地上,像王在富这样的好干部不计其数。
编辑 李清
栏目编辑 李清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