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领域中所处的地位
2017-08-22■贺峰
■ 贺 峰
安全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领域中所处的地位
■ 贺 峰
1 我国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全国事故总量保持继续下降态势,大部分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基本稳定,非煤矿山、化工和危化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及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频发且危害严重,暴露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规章的不完善、安全发展理念的不牢固、企业主体责任的不落实、安全监管执法的不严格等问题。因此,仍然要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辩证审视经济社会发展对安全生产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正确处理生产经营者与国家、政府、行业、社会和职工的关系,不断提高工作针对性和预见性;仍然要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为抓手,以严格监管执法、强化风险防控、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基础建设和全社会安全宣传教育为保障,振奋精神、改进作风、奋力拼搏,推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继续下降,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着力提升全社会整体本质安全水平。
2 安全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6年全国安全工作会议强调: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根据事故发生的行业领域、时段节点、薄弱环节等规律特点,找准、盯紧高风险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制度、技术和管理措施,严把高危行业企业准入门槛,推行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安全管理中,对于事故的预防,安全技术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通过采用技术手段使事故不发生,或避免或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安全技术时刻与安全生产相伴相随,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安全技术,特别在隐患整改、风控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及提升本质安全化程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安全管控过程中大力提倡运用安全技术,特别是运用本质安全化技术来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化安全管理水平。
3安全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安全技术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领导对安全技术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安全管理技术迟滞实施或轻描淡写落实,达不到应有效果。
3.2 技术方案、技术数据不规范
编制的安全技术方案未经过专业领导机构审核,没有针对性,对其中风险有害因素没有真正辨识到位,控制的技术数据措施不够准确。这种仅为应付检查而制定的技术方案不可能对安全管理的完善有所帮助。
3.3 安全投入不到位,本质安全化程度较低
主要体现在不少企业重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装置、设施和落后的工艺仍未全部淘汰,设备带病运行情况严重,特别是大量从事高危行业的小作坊生产环境特别恶劣,技术装备落后,安全生产根本没有保障,导致事故频发。
3.4 检查、督促、验收不到位
有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和制度不完善等导致层级之间,制约不足,上级部门监管不力,致使较多安全技术漏洞得不到及时修复,安全技术不能满足安全的基本要求。
4 几点建议
1)加强对员工安全技术的培训,成立企业或单位内部安全管理技术核心领导小组,提升安全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
2)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标准或编制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内部强制执行。 确保安全技改投入到位,安全管理技术有针对性,要注重适用性、效益型和实用性。
3)追求安全技术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安全功能。①失误的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受到伤害或发生其他事故。②故障的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时,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伴随着本质安全技术的运用范围的扩大,应用本质安全的工艺流程比率会不断提高,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概率也会随之下降。
4)创新安全技术,重视激励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必须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的重要方向。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可以从管理层到基层中评选安全标兵,满足个人的荣誉感。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有所选择。
5 结 语
重视安全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领域中的作用,能够对及时消除危险源,特别是确保物的安全状态起到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