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017-08-21徐牧

文教资料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现状

徐牧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中国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的外显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源,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高校承担着弘扬和创新文化的重任,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大学生懂得饮水思源,树立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

1.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离开了文化,“天下”是无法形成的,文化指引人类社会的构建。“象形”、“会意”、“形声”等语言出现在我国殷商时期,周朝创立了礼乐制度,这是中国文化中社会、家庭、个人的家国文化体系形成的雏形。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比较有代表的为儒、道、墨、法、兵、名等学派,孔子创立“儒学”,倡导礼教伦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结合起来。老子创立的“道家”,倡导无为,倡导顺势而为,顺其自然,“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世事易变,命运多变,老子的道学思想恰恰体现了现代发展心理学的某些思想。墨子创立了“墨家”,同儒家学说同属于显学,主张“兼爱、节用、尚力”。法家思想主张严刑峻法,主张“以术佐法”,形成较为完备的社会法制学说。西汉董仲舒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倡导崇儒,汉王朝最终“独尊儒术”,统一文化。几乎与此同时,传入中国的佛学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组建形成了以儒家为中心,以道家、佛家文化为两翼的“儒释道”文化,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概括。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近400年的战乱瓦解了儒家思想的模式。理学在宋朝兴起并发展完善,通过道德修养、格物致知、追求理想,形成中国文人气节。但是,以朱程理学为代表的“存天理、去人欲”思想遏制了个性自由,于是,明清时期从人性论出发发展了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流派。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提出新启蒙思潮,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质疑理学为儒家代表的正统思想,蕴含着对社会平等、民主和个性主体精神自由的追求。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已有诸多论述,张岱年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李宗桂则概括为:天人合一,人文精神,经世致用,中和特征。邵汉明将人文精神、和谐意识、实践品格、宽容思维视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何晓明在《中国精神论纲》里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辩证执中的矛盾观,通变适中的发展观、刚健有为的实践观和尊亲尚德的社会观。”笔者在吸收和借鉴已有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归纳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孝尚德,和合致中,知行合一。

(1)天人合一。

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流派中,各方思想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不尽相同。儒家强调“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较早地认识到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关系,强调人应该顺其自然,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庄子主张“不以人助天”,认为人应与天为徒,直至天人合一境界。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相同的内涵和外延,都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2)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在百家争鸣时期非常注重人的作用,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老子“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墨子认为兼爱利人是伦理道德之本,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倡导个人追求理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在人与整体之间关系的主要阐述。在政治方面,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为贵民重民,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也有“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的阐述,以上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论述,彰显了中国的民本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中国历代政治、文化、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

(3)崇德推孝。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推崇和对先人的尊敬构成中国人基本的伦理和信仰体系。道德修养以人的修为和人为社会进步贡献为目的,《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道德思想核心是“修齐治平”思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的品德做起,施行“内圣外王之道”,要求人们严于律己,防微杜渐。除了“忠”外,中国儒家思想还极其看重“孝”,《孝经》曰:“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人必须对父母负责,一个人的最高成就是“立身行道,以显父母”。

(4)和合致中。

中和思想在《中庸》中表达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倡导“和而不同”使得“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就是要在承认和而不同的基础上,没有极端状态,达到事物发展和谐统一的状态。正如马克思提出人类最终理想就是达到共产主义,人与自然矛盾、人与人矛盾、人与社会矛盾真正得以解决,人不断从必然王国进步到自由王国。和合致中,体现的是中国人对宇宙秩序、发展乃至最终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5)知行合一。

知行关系的争论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渐变过程之中,孔子重视学习理论知识,也重视躬身践行,希望“讷于言,敏于行”。知行关系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宋明程颐提出“以知为本”,朱熹提出“知先行后”,王阳明坚持“知行合一”,王夫之在斥责宋明理学“先知以废行”后,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行优于知的知行合一观。

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

(1)辩证吸收,崇德爱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优势与短处,正如珍珠与沙砾一般共存于中国文化这条长河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道德建设非常重视,在2013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番话指出了中华传统美德是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精髓,是应对当今国内外局势环境的规范,一个民族只有各个阶层道德水平都提高了,才能凝聚民族力量,团结一致,更加踏实地发展。

(2)增强民族自豪感,强调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对于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国,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底蕴增强了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更激励中华民族尤其是年轻人继续追求理想。拥有璀璨文化的国家带给民族人民的是可以继承的文化观、价值观。

(3)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中提到“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概括了他的世界文化观,只有在和平合作的前提下,秉承开放包容的心态,互学互鉴,这个世界才能互利共赢的和谐发展。“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和而不同的思想表达为当代外交思想就是一个民族接纳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的宽广胸怀。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其原因

1.一些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环。

当前大学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开设得不是很多,尤其是理工学科,在平时的课程安排中,主要设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这些课程所涉及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多。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选修课,但因其内容不全而、设置结构不尽合理,以至于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课程兴趣不是很高。

2.一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较淡薄,对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认识不足。

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比如大学生对经史子集不太了解;大学生对孟子、荀子、墨子、王阳明等古人的生平事迹和其思想了解程度也不甚理想,以致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另外,一些當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处于相对笼统的状态,并未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影响,自然就不能完全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从而产生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文化陶冶从基础教育开始。教育界一些人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等基础教育的大量时间用于应试,升学压力使得很多孩子们忙于学英语、练奥数。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某种忽视现象,一些高校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存在程序化、形式化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将文化育人和引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其次,社会环境、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使得某些大学生“崇洋”、“哈韩哈日”。再次,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全球化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挑战。

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与思考

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坚持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发展观。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坚持与大学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等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教育素质。

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要坚持与大学教育相融合,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的感官要求,他们更要求新媒体的介入,需要更多实践课的参与。关怀参与型的融入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发展大学生独特的创造才能,从而有效培养大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大学阶段是年轻人最美好的年华,也是各种文化、各种思潮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施加影响的重要时期,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推进习近平文化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对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历史依据和时代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有硬性的制度建设,还应有潜在的文化熏陶影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社,2015.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崔志爱.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6.

[6]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5.

[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8]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9]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7.

[10]薛俊武,冯艳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1).

[11]汪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南昌大学,2012(12).

[12]杨洲.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现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