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

2017-08-21毛筛华

文教资料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毛筛华

摘 要: 课堂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有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为有效朗读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前提,有效质疑是师生互动的核心,有效讲解是教者主导课堂的必备技能,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思维训练的基础,有效激励能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在课堂,如何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将知识技能训练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朗读是前提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目前在阅读教学中,“读”已得到大家的重视,但语文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情感性”。在实际教学中,多读,不同形式的朗读,反反复复地读,不厌其烦地读,只要多读就有效吗?不是。那么怎样才算有效呢?

第一要读通读顺。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词句,停顿得当,做到眼看、口读、耳听、心思。这是个内化的过程,每个孩子接受能力不一样,教师要区别对待,适时帮助。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一次外出公开教学四年级一篇常识性课文——《新型玻璃》,他指导一名女生把一长句读正确流利读到第八次才成功[1]。于老师真会教,一个长句,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展示了一个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充满爱的期待,善于点拨和讲解,对于“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是真教。

第二要朗读成诵。朗读是揣摩词语、体悟文意的过程,也是向诵读攀登的阶段。书读顺畅了,便会自然产生欣赏语句的欲望,语感就出来了。例如教学《海燕》一文,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诵读品味,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后都情不自禁地“以抑扬顿挫之声”“抒深切真挚之情”。这一切都源于朗读这个前提。诵读多了就能熟记,积累就多了,既能悟情,又能表情。因此,认认真真让学生把书读好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

二、有效质疑是核心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对问题的感知力和创造想象力。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因素,抓好两个环节:第一,把握提问时机,要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第二,把握问题的难度和深度。绝大多数学生要结合所学知识,经过思考,基本找出答案。解答后,对知识理解达到一定高度,从而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读书贵在有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分享收获是阅读教学的一大乐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中的困惑之处质疑。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落花生》一课,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可无一人举手。于是,孙老师启发提问:“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呀?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经过教师的提问指引,学生纷纷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孙老师发现学生的提问都局限于词语时,他再次启发提问:“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呢?”在老师的启发下,一个女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个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我不懂。”听到有学生提出涉及文章重难点的问题,孙老师立即不失时机地继续启发提问:“我想,就这句话我们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你们动脑筋想想看,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提出来的。”[2]

教师要舍得留时间,教学要留有余地,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同时也要善待学生的每一个疑问,长此以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師设疑激思,学生乐学善疑,以学定教,这是阅读教学的精髓。

三、有效讲解是关键

清代语文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说:“盖读一篇,能求名人指点剖析精微,从而细加审玩,则读十可以当百;若不求名人指点,更不精研细读,虽平浅之文,尚不能窥其所以,虽读百不如十也。”这说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答疑解惑也,关键是如何讲解?

于永正老师执教《燕子》一文,为讲解“小圆晕”一词提供了精彩的范例。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生:就是小圆圈。燕子点水时荡起的一圈圈波浪。

师(随手板画)疑:但是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大家都应该养成查字典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随时查字典,不要放过。

生: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丽的!咱们再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3]。

于老师讲解精妙,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出内含的滋味。从中我们可以悟出:教师的讲解要重点明确、突出,让学生抓住。同时,对难点要尽可能解决,消除学生的误解、困惑和疑难;对关键和重要内容要讲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激励学生有效学习,这样的讲解应该积极鼓励;反之,那些无法刺激学生学习的讲解,即使是简短的,也显得多余。在追求课堂有效教学的今天,只有认真研究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策略,提高讲解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言之有效讲解的根本是“精”,但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四、有效策略是基础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纲要》指出: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交流、讨论,并使学生尽可能地凭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探求正确答案,从中体验获取知识与学习成功的快乐。的确,学生通过有效合作,能发挥感悟交流情感的作用。如教学《秦兵马俑》一文第三部分时,为避免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语言,领悟课文的特点,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学生在读到这么多类型的兵马俑时,一定有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俑。教师可以此为契机,顺其自然,让相同爱好的学生组成一组,在一起自由交流、讨论。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已经领悟到每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又经过充分有效的合作,兵马俑的鲜明个性在学生眼前鲜活起来。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鲜明生动的兵马俑的形象显现出来,使人听后有如身临其境的感受。

当然,合作学习只是众多教学策略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采用什么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由内容决定,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结合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品”,训练学生“析”,鼓励学生“评”,放手学生“演”,大胆实践,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够提高。

五、有效激励是动力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有效激励能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老师们都比较重视激励机制的运用,但是由于有些老师未能把握好分寸,激励变成廉价表扬。为了体现对學生的尊重、赞赏,时下一些公开教学中出现如此怪状,不管学生回答是否正确,理解如何,对学生一位叫好,教师变成捧场的高手,试问:这样的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何益处?我们不能过于强调张扬个性而放弃起码的底线。

笔者曾听过一堂三年级阅读教学课。执教老师伶牙俐齿,说话声情并茂,古诗文背得倍棒。学生一答完题,这位老师就送一句古诗词,都是李白、杜甫、苏东坡、毛泽东等古今名家作品,有些诗句不要说三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听课的老师都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样的激励变成了教师卖弄古诗文表演,这样的奖励对学生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呢?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的激励语言匠心独具,恰到好处。如:“你读得真好,我都被你感动了!”“你写得好,读得更好!声情并茂!”简洁的话语却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感染学生的情绪。对于读错的学生,贾老师没有一味包容,而是明确于委婉中,激励于情理中。如“读错了是正常的,一点不错是不正常的。”“噢,这一点是人家说过的,不过你强调一下也是好的,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那体态语言更是得心应手,炉火纯青。课堂上,于老师或注目,或点头,或微笑,或抚摸,或俯身,或跷起大拇指……这些看似平易的形象语言,却能准确传递信息,熏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可见,成功的激励是在自然平实中展示魅力,在宽容中把握原则。

课堂需要激励机制,但需要有效激励: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通过亲切朴实的口头和形象语言,服务课堂;在学生困惑时给他信心,在学生软弱时给他勇气,在学生徘徊时给他鼓劲,在学生成功时给他善意的提醒,在学生犯错时给他创造改过的机会。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小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否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这里只是结合点滴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一些见解,因为笔者深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途径绝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还需我们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摸索出一条扎实有效的阅读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于永正.教海漫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孙双金与情智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