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升探析

2017-08-21林美燕

文教资料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互动交流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林美燕

摘 要: 课外阅读受文本类型、阅读方法、阅读量及与读物相应的认知背景、读者所处的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甚乐观,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本文在调查课外阅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从多方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方法,即:寻找适合的文本;亲子共读、互动交流;营造团体阅读氛围,彼此探讨、分享;教师的促动及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 互动交流 勤练笔 学思结合

在信息爆炸时代,课外阅读越来越被社会各界重视。课外阅读能让我们超越世俗,不断追求真善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稳固的精神世界。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即我们对书面文字、图画等材料组成的文本进行解码,并内化为自己的新想法,而后积极反思运用阅读所得的信息进行创作的活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获得前人的处事经验和思考方式,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更深更广地认识社会的方方面面。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将来在竞争环境中可以处于有利地位,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受文本类型、阅读方法、阅读量及与读物相应的认知背景、读者所处的环境、读者自身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需有长远的计划、可操作的步骤按层次进行。课外阅读带有滞后性,不能帮助学生立即解决现实问题。课外阅读成了长期被重视却一直被“冷漠”对待的一部分。综合各方面因素,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甚乐观,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任重而道远。

一、课外阅读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课外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未来发展前景更宽广。对学生而言,当前的意义在于较快较稳地提高语文成绩。当前新闻媒体中某些重点高校毕业即失业的新闻层出不穷,直接影响到某些初中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再者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达到小康水平,优越的物质条件让他们觉得无须努力也可过上舒适生活,这使得当中某些人缺乏宏伟大志,不具备广泛涉猎、求知若渴的追求,把文化名人当作自己的偶像,更没有成为学富五车、通古贯今的大师的个人追求。

中学生迫于中考考查名著的压力,少数学生阅读过经典名著,如《水浒传》、《繁星·春水》、《简·爱》、《骆驼祥子》等。相反,一些学生对网络媒介上的碎片化阅读痴迷,整天“机”不离手。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和质量若未能得到保障,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能得以真正提升吗?目前,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的出现,呈现的内容及时性、多元化,图文结合,阅读时方便快捷,颇得学生喜爱。某些学生依赖于网络文字、视听图像,把这当作一种快捷阅读,对书面阅读逐渐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写作时“言不由心”。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想象力必然退化。如果不进行课外阅读,就很难真正汲取经典文化的营养。

当前学校的课外阅读教学情况同样让人忧虑:教师害怕课外阅读教学,因为课外阅读教学辐射面大,课外阅读教学缺乏系统性,教育过程以升学考试为目的,阅读教学局限于课内有限的篇目,进行机械化、格式化训练;部分教师一旦建立起教学模式后,在任何文体的阅读教学上都大同小异地复制着;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多种能力长期融合的结果,某些学生单纯依赖课堂教学的指导,课外阅读能力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途径探索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应在充分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外在因素:(1)文本的适合度。选择富有时代气息、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也易被理解,易引起共鸣。在涉及传统文化时,我们可以《中国诗词大会》的评论文章为结合点,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让学生多习得古诗词,学会评论古诗词。(2)亲子共读、互动交流。英国一个读写研究项目调查8000多名中小学生得出结论,大多数学生是在卧室里进行课外阅读的,然后才在教室与客厅里,可见在家进行课外阅读很重要。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长,亲子共读,能全面地进行交流,从而更深地理解作品内涵。(3)营造团体阅读氛围,彼此探讨、分享。初中生对同伴的认可度已逐渐提高,在每周的课外阅读课上,看到同伴热衷于阅读,这样的场景必然能带动周边同学投入阅读中。培养课外阅读的领头兵,以自身的阅读体验激发其他学生乐读、善读的方法很重要。另外,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从作品内容、思想感情、读后评价等方面探讨,从最先的引导式到最终的放手式交流。交流会上让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必要时引用作品中的经典内容,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内在最真实的感受。所有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不同程度地完善和发展自己。(4)教师的促动及方法的指导。首先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即使学生非常深刻地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能完全自觉地自主阅读是不现实的。我们首先要有循序渐进的心理准备,理解其心性,并有恒定的、前后一贯的要求,使其自主阅读内化为一种习惯。其次,情感支持,并非所有学生都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课外阅读,他们或是一时兴起或是考试利益的驱动……不管学生出于何种目的,首先都应肯定其课外阅读行为。再次,怀着同理心设限,尊重生命应有的成长姿态,学会移情,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和理解他。

除了改善外在影响因素外,还应当要求学生从改变自身开始。学生真正的阅读,首先要“入书”,把自己当角色,或认同角色,与作者“对话”;其次要“出书”,阅读后还原真实的自己,以自己的方式评价书的内容、写法、情感等。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挖掘,“为学当如金字塔,根底宽阔顶如尖”。将外在的促动逐渐内化为内在需求,把阅读当成享受,并跟自己的成长、发展、生活、生命紧密相连,当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后,阅读便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在接受作者思想洗礼的同时,读出“问题”,读出“灵性”,读出“创造性”。

通过阅读寻找属于自己的方法,自己“会学”是关键,从而培养良好的自读能力。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硕导王松泉说,中学生读书,“一要营造‘金字塔,二要掌握‘金钥匙,三要使用‘金刚钻,四要练就‘金不换”。所以,课外阅读须有方法意识,重视方法的掌握、策略的应用和规律的研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首先,培养学生勤练笔的习惯。一个人只阅读不练笔,容易眼高手低,只写作不阅读,就无法创作出精深的作品。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所学、感悟、理解与表达一脉相承,以笔检测所阅读的成效。对文章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也是新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的要求。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在每次阅读后多写阅读评论,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盘托出,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的敏感性增强,经过多次修炼后,学生就能顺畅地进行阅读写作。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并对读书笔记做适当点评。教师一方面可以依据学生阅读的作品篇目,向其推荐互为补充的作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阅读感受,了解阅读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所起的作用。这种无声的交流有时比当面的交流效果要好得多。初中阶段的文学欣赏,学生已不仅仅停留在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开始尝试通过自己的解读提出新想法,由书本内容走向生活,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让学生对作品、对生活多几分思考。

其次,致力于阅读时的学思结合。阅读之时对文章见解、评议是否正确,原来未读懂之处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能否读懂,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能得出结论。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才是有深度的阅读。学生不同时期的阅读会有不同的收获,对于經典名著,可以鼓励学生多次阅读,阅读时可以将自己的思考批注在旁,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

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一脉相承,这种阅读需要长期的积淀,犹如花儿需要长时间精心浇灌一样,短时无法出高效。对于自己喜欢的名著不是读一两遍就能全面理解作品内涵,有时甚至需要我们用漫长的时间反复推敲、品味。书籍是时代智慧的结晶,初中生不断以此为精神营养品,从中吸取精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自己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做好铺垫。教师的职责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路上的领路人,帮助推荐优秀作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检测成效,在学生个性形成和人格健全方面尽一己之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神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祝新华.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互动交流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