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地悲剧:共享单车发展下的公共空间问题研究

2017-08-21周钰郭乾

魅力中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共享单车

周钰++郭乾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随着城市人口不断攀升,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状况也越来越严重,这与人们要求的生活方式的便捷化和生态化背道而驰,因此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迫在眉睫。在此状况下,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共同催生出新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平台,主要服务于市民片区中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自行车系统。[1]

[关键词]共享单车;公共空间;公地悲剧

一、共享单车的现状

目前,我国共享单车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2010年为第一阶段,我国开始学习国外的共享单车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管理的有桩单车。2010年—2014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导管理,但仍以有桩单车为主。201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逐渐出现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武装单车,例如ofo 、摩拜等。根据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日前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到2016年底,我国共享单车的用户量将达到1886万,2017年用户量将上升到4965万。

图一: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共享单车的出现,创新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模式,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灵活便捷、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但是共享单车在方便短途出行的用户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单车遭破坏、乱停乱放、单车“私有化”、单车所引发的路权问题等。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在公地悲剧理论下,共享单车对公共空间的占用问题。

二、公地悲剧的理论阐释

(一)公地悲剧的内涵

公地悲剧一词是由英国学者哈丁(Hardin)在1968年发表的《公地的悲剧》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公地是一种公共的资源、财产,他的每一个拥有者都有使用权而且不能阻止其他人使用,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甚至是枯竭。由于公地的每一个拥有者明知道如果过度的使用会造成资源的枯竭但是却认为没有办法去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抱着一种“及时捞一把”的态度,这就是这里我们所说的“悲剧”。

(二)公地悲剧下的共享单车空间占用问题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方式,伴随着其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投放数量的不断增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比较容易发现的是数量众多的共享单车被随意的乱停乱放在公共道路上,占用着公共空间。各大运营商通过增加他们的共享单车投放量来吸引用户,但也是对公共空间使用权的争夺,加大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然而,每座城市都有其能够接纳共享单车的临界值,这种盲目进行投放而非按需分配资源的手段,最终将导致超出城市所能容纳的正常负荷,从而引发公地悲剧。

三、共享单车公共空间问题的解决之道

共享单车所引发的公共空间的公地悲剧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社会之间的多方面的合作,通过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创新公共单车管理新机制。

(一)用户方面

首先,需要补齐民众“公共意识缺乏”的这块短板,提高社会公众的主人翁意识,自觉的把共享单车停放到规定的地方去。其次,可以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使用者纳入“失信黑名单”等监管范畴,引导市民加入到日常监督和举报中来,倒逼人们养成规则意识。

(二)企业方面

首先,共享单车的运营商应当根据其投放的共享单车的数量配备足够的维修专员。让他们负责共享单车的整齐排放和故障车辆的的处理工作,避免故障车辆又将成为闲置车辆,侵占城市空间。其次,企业应该为其所投放到市场上的每辆共享单车配备精准的定位系统,以便更好约束顾客违规停车的行为。最后,企业运营商要在政府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对顾客违规停车的行为坐车相应的惩罚,从而更好地规范停车。

(三)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应该强化对共享单车进行科学管理的意识,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规范市民对共享单车的使用行为,公安交警、城管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依法对乱停乱放的行为进行追究,并对行为做出者进行处罚。其次,政府应该规定企业投放自行车的数量,避免各企业为抢占市场无节制的投放自行车,造成公共空间的无端占用。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共享单车配套的城市交通设施的投入,规划特定的自行车同行道路,解决路权问题,为市民提供骑行保障。

四、总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环保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共享单车的出现,加入到城市交通系统,其低碳环保的优势深得大家的喜爱。知名投资机构、传统自行车制造商、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投资共享单车,看中的是共享单车的发展潜力,在共享经济、绿色出行受到鼓勵传统城市自行车租赁系统亟待拥抱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共享单车在城市行领域显然大有作为。但毋庸置疑的是共享单车也存在着许多隐患,所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不能掉以轻心、任其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的防止问题进一步蔓延以便共享单车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常用模式。

参考文献:

[1]《共享单车投放 要匹配区域承载力_房产之窗新闻资讯频道》

http://news.zh51home.com/artical/180778.html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前面有两座大山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